西班牙自由行第三集(2018年11月21号—11月29号)

朱薇

<h3>11月25日,我们从巴塞罗那乘坐火车两个半小时后,准时抵达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h3> <h3>马德里火车站的装饰非常新颖浪漫,让我们感觉既时尚又温馨。</h3> <h3>入住酒店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赶到普拉多博物馆时,看到大批参观者在排队等待入场。这个博物馆受到人们的如此青睐,还真是超乎我们的预想。</h3> <h3>博物馆门前的草坪花坛。</h3> <h3>1819年普拉多博物馆作为皇家美术馆开馆,1868年成为国家博物馆。1918年由于馆藏面积小而进行了扩建。2016年随着日益增多的藏品,再一次通过了扩建计划。我们去参观时,博物馆正在扩建之中。<br></h3><h3>普拉多博物馆在19世纪末就被誉为“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它的绘画藏品除了涵盖欧洲所有流派和所有名家之外,还几乎囊括了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的全部精品。普拉多博物馆是西班牙绘画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收藏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普拉多博物馆内严禁拍照,但它的官方网站允许以个人使用的名义下载照片。以下是我们参观普拉多博物馆时印象较深的几幅著名作品。</h3> <h3>《查理四世一家》(第32展厅)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1746-1828)为国王查理四世画的家族肖像。在这幅画中,戈雅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将查理四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无能、外貌丑陋和不可一世的骄横性格表现了出来。 查理四世一家共13人,因欧洲人对13这个数字忌讳,戈雅因此添画了自己的半身像(凑成数字14),就在该画的左角阴暗处。</h3> <h3>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的作品《圣家族与天使长拉斐尔、托比亚斯和圣赫洛尼莫》(第49展厅)</h3><h3>画的正中是圣母怀抱着耶稣,右边身穿红色长袍的是圣赫洛尼莫,左边是天使长拉斐尔和手中拿着鱼的托比亚斯。</h3> <h3>《红衣主教》(第49展厅)是拉斐尔创作于1510年的肖像油画。当时拉斐尔正处于绘画的巅峰时期,正如其同行所说:“他可以将人画的比真人还要逼真”。作品的构图来源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运用颜色和亮度的强烈对比加上精心的描绘,使画中人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展示出拉斐尔非凡的绘画功底。</h3> <h3>《爱之园》(第29展厅)是佛兰德斯艺术家、巴洛克画派大师鲁本斯(1577-1640)的代表作之一。1666年,这幅画首次出现在马德里皇家宫殿,被悬挂在西班牙国王的卧室里。</h3><h3>这幅画涵盖了人物、建筑、雕塑和风景在内的丰富内容,鲁本斯将充斥着浪漫色彩和欢愉之感的庭院之景描绘的栩栩如生。正如人们所说鲁本斯以精准的人物动作和情感表达,将世俗生活变成了圣洁美好的神话。</h3> <h3>《宫娥》(第12展厅)是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在1656年的作品。此画画面上,作者委拉斯凯兹站在最左边,手拿画笔表情严肃,接下来的五位分别是仕女和公主。站在她们身后的一男一女,女士为王后的仕女,男士的身份难以判定。画面最后站在门口的那个人是作者的亲戚涅托。画面中央位置的镜子里面,映出了菲利普四世夫妇的影子。《宫娥》由于兼有实景与虚景且构图复杂难解,长期以来是西方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在西方绘画中经历了最多分析与研究的作品之一。</h3> <h3>《卡洛斯一世皇帝在穆尔堡的骑马像》(第27展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1488-1576)的作品。这幅画是为了纪念王室军队大胜新教徒的穆尔堡战役。卡洛斯一世身上穿着的盔甲还保留至今,被收藏在马德里皇宫的皇家军械库中。</h3> <h3>提香的《自画像》作于1566年,融入了他一生的技艺、感悟和对自我的深刻理解。整幅画中,唯有人物的面部和他脖子上佩戴的荣誉勋章得到了细致地刻画。这是他绘画艺术受到肯定的标志。</h3> <h3>《大卫战胜歌利亚》(第6展室)是意大利巴洛克画派大师卡拉瓦乔(1571-1610)的作品。</h3> <h3>走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街头,感触最深的是马德里的街心广场特别多,据说有300多个。每走几百米就会遇上一个,大大小小、各具特色。有时尚建筑构成的新型广场,也有遗留了几百年的古老广场。</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独立广场(Plaza de ia Indipendencia) ,是以阿尔卡拉门为核心的一个圆形广场。阿尔卡拉门始建于1778年,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它采用了大型罗马凯旋门的形式,共有5个门洞,其中3个是半圆拱门,另2个为平拱门。阿尔卡拉门是马德里作为首都的象征之一。广场目前的状态形成于1869年,广场周围由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建筑环绕。</h3> <h3>在独立广场的东南侧是马德里最著名的公园—丽池公园。17世纪菲利普四世下令修建丽池公园,作为皇室成员的娱乐场所。公园占地350英亩,各种植物超过15000株。公园内有一座由铁和玻璃建成的非常美丽的玻璃宫,与另外一座委拉斯盖兹宫一起,曾是皇室成员的娱乐场所,如今都已成为展览馆供游人参观。</h3><h3>5月到10月初,是游览丽池公园的最佳季节。每周日还有马德里交响乐团举办的免费音乐会。</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距独立广场仅几百米远的地方又是一个大广场——西贝莱斯广场。这里有几条大街交叉,马路十分宽阔。</h3> <h3>西贝莱斯广场的中心是西贝莱斯喷泉,喷泉旁的雕像是驾驶着雄狮战车的丰收女神西贝莱斯。<br></h3><h3><br></h3><h3></h3> <h3>西贝莱斯广场也是皇家马德里球队庆祝获得冠军时的圣地,球队会与数万球迷一同在广场上欢庆。</h3> <h3>位于西贝莱斯广场东北角的两个建筑,左为ABANCA 银行,右为美洲文化中心。</h3> <h3>这座古色古香的巨型建筑坐落在广场的东南角,它是西班牙邮电总局。自2007年起马德里市长办公室入驻。</h3> <h3>站在西贝莱斯广场向西看,便是马德里著名的阿尔卡拉大街。照片中央位于两街交汇处的大楼是大都会大厦,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它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雕塑元素为特色,具有非常优雅的法式风格。</h3> <h3>这里是马德里市中心的热门景点西班牙广场。广场中心建有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纪念碑。纪念碑的前面就是他笔下的堂吉柯德和忠实仆人桑丘的雕像。两旁还有堂吉柯德喜爱的两尊石像。这座广场是1930年为纪念塞万提斯而修建的。雕像背后的大楼是西班牙大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纪念碑最上面是个地球,周围有五个人代表五大洲,象征塞万提斯的巨著誉满天下五大洲。</h3> <h3>西班牙广场里的喷泉和广场东北角外的马德里塔大厦。高142米、1948年建成的马德里塔是当时欧洲的第一高楼。大楼最顶层设有咖啡厅,可以在此鸟瞰马德里全城的风貌。</h3> <h3>萨巴蒂尼花园是马德里王宫附属的花园,中世纪这里曾是节庆竞赛的地方,之后成为王宫的马厩。1933年开始清理兴建花园,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建成。花园得名于它的设计者、意大利建筑师萨巴蒂尼。</h3> <h3>萨巴蒂尼花园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花园中的灌木修剪成对称的几何图案,高大挺拔的松柏树则处理成圆柱形,排列得整齐有序。花园中建有水池、喷泉和雕像。这些雕像都是西班牙历代国王,其中有一座卡洛斯三世雕像,正是这位国王授命萨巴蒂尼在马德里展开大规模的市政建设。</h3> <h3>1978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将此花园对公众开放。</h3> <h3>萨巴蒂尼花园紧连着马德里王宫的北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建于1738年的马德里王宫是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王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游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首屈一指的景点便是马德里王宫。为此,临行前一个月我们便在网上预定了11月27日的参观卷。但在临行前一周,收到马德里王宫的电子邮件,因国事访问王宫暂停对外开放一周,并将预定票款退还给了我们。</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1月27日早上,我们在下榻酒店餐厅里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习近平主席于当日抵达马德里进行国事访问的新闻报道。真可谓无巧不成书,没有能够进入马德里王宫内部参观,是此次西班牙之行的最大遗憾,但同时也给了我们再游马德里的最好理由。</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马德里王宫南端的双扇大铁门紧闭,只见到少许工作人员出入,估计正在筹备国宴。这长长的铁栅栏和高高的铁门,还真与英国伦敦的白金汉宫有些相似,只是规模略小了一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透过铁栅栏拍摄的马德里王宫南端及宫前宽阔的四方形广场。</h3> <h3>在马德里王宫的东侧拍摄外景。</h3><h3>马德里王宫是西班牙国王的正式驻地,至今仍然用于国事活动,西班牙加入欧盟的签字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王宫在没有正式活动期间向公众开放。</h3> <p class="ql-block">马德里王宫是一座具有法国和意大利风格相结合的华丽宫殿。</p> <p class="ql-block">紧邻马德里王宫的是东方广场。拿破仑的兄弟何塞·波拿巴一世在位时,总是担心王室会受到平民的骚扰,这位不受人民欢迎的国王决定在王宫前修建广场。</p> <h3>我们站在东方广场东侧的皇家音乐厅阳台上,居高临下,东方广场的全景尽收眼底。这里是拍摄东方广场的最佳位置。</h3> <h3>菲利普四世的铜像屹立在东方广场的中心。那高耸的马头、悬空的前蹄,雕刻的精致细腻、栩栩如生。</h3> <h3>身后左边的雕像是费尔南·冈萨雷斯,他是卡斯蒂里亚王国(西班牙王国的前身)的奠基人。右边的雕像是拉米罗二世,是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上四个主要基督教国家之一莱昂王国的国王。</h3> <h3>马德里皇家歌剧院位于东方广场的东侧,与马德里王宫隔广场相望。皇家歌剧院从建成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1997年重新修建并对外开放后,主要进行歌剧、音乐会、朗诵会和舞蹈节目的演出,也为西班牙皇室、政府和企业机构举办活动提供场地,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马德里皇家歌剧院拥有目前欧洲剧院最先进、最创新的舞台。这个有1472平方米的大舞台,可以对前台和乐池进行多重组合,从而使舞台布景更加千变万化。</h3> <h3>整个剧院专门向参观者开放的仅有圆廊一个楼层。它完整地围绕剧院一周,有四个被装饰成不同色调的大厅,展出了一些国家历史遗产级的藏品和普拉多博物馆的部分收藏。大厅里的所有的灯具都产自La Granja 皇家工厂。</h3> <h3>马德里也是一个旅游业十分成熟发达的城市,重要景点,都有多种语言的讲解器供游客参观时倾听解说。</h3> <h3>上面的照片:昔日是伊莎贝拉二世芭蕾舞厅现已改为皇家歌剧院餐厅。它最大的特色是天花板的设计,共用了630条不同尺寸及亮度的光纤,使室内天花板繁星闪烁、熠熠生辉,呈现出逼真美丽的夜空景色。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晚宴,一定会令人难忘。</h3> <h3>马德里王宫南端大门的对面是阿尔穆德纳大教堂。</h3> <h3>阿尔穆德纳大教堂外的圣彼得雕像。</h3> <h3>阿尔穆德纳大教堂的东侧大门是游客入口。教堂前面的雕像是教皇约翰·保罗二世。</h3> <h3>阿尔穆德纳大教堂是座新哥特风格的教堂,始建于1879年,因西班牙内战直到20世纪末才最终完成。这座建立在马德里最古老的历史遗迹——罗马城墙之上的崭新大教堂,1993年在教皇保罗二世的祝圣下正式启用。</h3> <h3>具有现代人物绘画风格的彩绘玻璃窗,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马德里众多的广场里,最有名的是太阳门广场(Puerta del Sol),它也是马德里最热闹的广场。我们下榻的酒店距这里步行只需5分钟,。从清晨到夜晚这里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872年,太阳门广场建成后成为马德里的标志。1853年太阳门广场扩建,面积为1.2万平方米。有10条街从广场呈放射状向外延伸。广场周围环绕着各式各样的商店、酒店和餐馆,是马德里最重要的繁忙商业圈和观光景点之一。</h3> <h3>最初太阳门广场旁有一个城门,它曾经是马德里的东大门,因为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所以取名叫太阳门。后来由于城市的发展,1570年太阳门被拆除,但马德里人民没有忘记这座古老的城门,一直把这个遗址叫作太阳门。</h3><h3>广场中心的雕像是卡洛斯三世。</h3> <h3>这座18世纪末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式建筑是旧邮政大楼,它是太阳门广场中最突出的建筑。曾作为马德里的中心邮局、陆军司令部和内政部等。楼顶的钟楼是1867年建的,此后,西班牙人就把这座大钟上的时间视为“标准时间”。</h3> <h3>在旧邮政大楼门前的人行道地面上,有一个半圆形的零公里标志牌。它标志着以太阳门为中心(零点),可以计算出通往全国各地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的里程。</h3> <h3>这座攀依在莓树上的棕熊的青铜雕像,是马德里的城徽。</h3><h3>几百年来,太阳门广场还是西班牙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1808年西班牙人民不畏拿破仑的淫威,在太阳门前浴血奋战,拉开了西班牙独立战争的序幕。1812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班牙议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最先在太阳门广场公布于世。1848年马德里安装了煤气街灯,太阳门广场首先被照亮。1879年西班牙有轨电车诞生,发车仪式也在太阳门广场举行。</h3> <h3>夜晚,绚烂的灯光照射在太阳门广场上,特别是广场中心高大的圣诞树,渲染了节日的气氛,吸引了更多游人前来观看。</h3><h3>每当除夕之夜,成千上万的人们便涌向这里来辞旧迎新,等待太阳门广场上钟楼响起新年到来的钟声,跨年狂欢将持续到黎明。这个传统从19世纪一直延续至今。</h3> <h3>从太阳门广场向外延伸的十条街道上都装饰了不同颜色的彩灯。</h3> <h3>太阳门广场上一家咖啡店的橱窗里展示的各式各样的糕点。</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太阳门广场向西南方向步行5分钟,就到达另一个重要的广场——马约尔广场(Plaza de Mayor)。它是在1619年菲利普三世统治时期修建的。当时是作为民间集市而建立起来的长方形广场,四周由四层高的建筑围成,很有特色。广场中央是菲利普三世的骑马雕像。</h3> <h3>马约尔广场还被称为“西班牙大院”。它就像是马德里生活的一个缩影,可以见识到马德里市民的日常生活。这里经常举行集市、戏剧表演、宗教活动, 还有斗牛表演、街头艺人表演杂耍等,俨然一个生活大舞台。</h3> <h3>马约尔广场上的银色圣诞树。</h3> <h3>步行沿着马约尔广场北部的小街几百米,便是市政厅广场(Plaza De la Villa) 。它的面积虽然不大,却是马德里最重要的广场之一。中世纪时市政厅广场是马德里的核心。广场中心矗立着菲利普二世国王的海军大将巴桑的雕像,雕刻精致气势雄伟。</h3> <h3>这一历史建筑在市政厅广场的右侧,它是建于1692年的“市政之家”。直至2008年,这座历史悠久、古老朴实的建筑, 一直是马德里市政府的办公场所。</h3> <h3>这里是马德里著名的商业街格兰大道,它东起阿尔卡拉大街,西到西班牙广场。这一段格兰大道距太阳门广场较近。</h3> <h3>马德里的建筑很有特色、每一栋看着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h3> <h3>这是一家英国商场(El Corte Ingle’s) ,它的最高层9层有许多餐馆和咖啡厅。在这里能够俯瞰格兰大道和马德里老城区的全景。</h3> <h3>华灯初上时的格兰大道。</h3> <h3>夜晚的格兰大道灯火通明,令人流连往返。</h3> <h3>身后街对面那栋挂有招牌 “Hotel Regente”的大楼就是我们下榻的酒店。这家酒点地处市中心、格兰大道最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干净整洁、服务一流,价格实惠,下次再来还会选择住在这里。</h3> <h3>这家大型百货商场就坐落在我们酒店附近的格兰大道上。里面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出于好奇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发现服装鞋帽的价格低廉的令人大跌眼镜,不知规模如此庞大的商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h3> <h3>6欧元的雪地靴!并非在街边摊或批发市场,这可是家座落在格兰大道上的百货商场!</h3> <h3>这里是马德里哥伦布广场(Plaza Columbus),哥伦布纪念碑耸立在广场中间。纪念碑建于1885年,哥伦布的白色雕像站立在17米高的圆柱顶部。雕像面向西方,那是他发现的新大陆的方向。哥伦布右手握着当时捐助他航海的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旗帜,旗下是地球仪。纪念碑基座的四面分别是和哥伦布航海相关的浮雕。</h3> <h3>哥伦布广场的一侧是发现者花园。那里有四座巨型混凝土雕塑,是1977年为纪念哥伦布建造的,被称为美洲发现者纪念碑。</h3><h3><br></h3> <h3>巨型混凝土雕塑上面有铭文装饰记载了美洲的发现。</h3> <h3>美洲发现者纪念碑的底部是大型喷泉和瀑布。这个公园是各种庆祝活动和示威活动的中心,也是举办西班牙国家日(10月12日)的地方。</h3> <h3>这栋十分考究的历史建筑是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该图书馆由国王菲利普五世于1712年创立,作为皇家图书馆,后向公众开放。</h3> <h3>西班牙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超过两千六百万余件物品,其中包括书籍、图书资料、报刊和其它印刷品,各种录音、乐谱、胶卷、地图、电子文件和手稿等等。它是保存、研究和传播西班牙文献遗产信息的中心。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未能入内参观,与西班牙王宫一起,列入下次来访的重要景点。</h3> <h3><br></h3><h3>再见了,历史悠久美丽动人的西班牙!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还会再来,弥补此行的缺憾。<br></h3><h3>美篇2018年西班牙自由行到此结束,衷心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关注、支持和鼓励!并祝福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平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