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20日,陕西省科技特派员猕猴桃产业技术服务团年度工作总结会暨岚皋县猕猴桃产业调研与发展座谈会在岚皋县召开。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服务团张创新博士等九位专家教授、市农科所李学宏主任,县农林科技局党委委员、林业总场场长李云平及县猕猴桃产业开发办相关人员、各猕猴桃示范园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农科中心主任雷玉山主持会议。</h3><h3> 在这次会议上,服务团秘书长王西锐全面总结了服务团2018年一年来的工作,并对2019年服务团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服务团九位专家教授分别就2018年服务团的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对我省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各地科学建园、生产种植、病虫害预防、防灾减灾、优良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重要发言。李云平同志以“巴山画廊,硒有岚皋”向与会服务团成员概括介绍了岚皋县基本县情和发展概况,介绍了我县发展猕猴桃主导产业建设总体规划、生产规模、园区分布、实施情况,受到了服务团专家的赞扬。</h3><h3> 当天下午,全体与会代表还乘车前往岚皋县佐龙镇新园猕猴桃示范园实地考察了园区猕猴桃生产情况,代表团专家对园区生产技术环节和管理细节进行了现场具体指导、示范。特别强调猕猴桃株苗溃疡病的防止、山地降水减排、建园坡地选择、修枝剪枝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针对岚皋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与会代表畅所欲言,争相把脉,专家们一致认为:</h3><h3> </h3> <h3> 一一成果斐然,新“桃”产业成规模。从2016年开始,岚皋农林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推进“政府统筹安排、经营主体实施、园区基地承载、农户出地投劳收益”的重要政策,由农林科技局统筹制定总体规划,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在政策、技术、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率先在南宫山镇、佐龙镇和四季镇分别建成三个总面积为5500亩的高标准山地猕猴桃示范园,给广大山区人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资种果的积极性。截止2018年11月底,全县猕猴桃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按照全县的“十三五”规划,在现有猕猴桃基地的基础上,“十三五”末全县种植面积要达到10万亩,全县的林业支柱产业将实现规模化经营。在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县农林科技局和林业总场还创造了独特的“园区+贫困户”扶贫模式创新、“五统一”种植营销模式创新以及“山地猕猴桃种植技术创新”,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h3> <h3> 一一困难犹存,同志仍需再努力。与会代表们认为,猕猴桃原产地就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特别是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比较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要在竞争中取得产业突破,重在发挥我县自然资源优势,培育优良品种,要以独特的口味和绿色生态果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此外,岚皋地处秦巴山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当地果农的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我县工业基础较差,林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交通运输仍不够便利,现代化的商业物流产业也在起步阶段,营销成本也对猕猴桃产品的竞争力存在一定的制约。从明年起,起步较早的猕猴桃陆续开始挂果,县农林科技局一定要未雨绸缪,超前布局,认真做好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南宫山、神河源景区沿线建设猕猴桃观光园,重点打造南宫山宏大猕猴桃田园综合体,推进猕猴桃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互动发展;支持发展猕猴桃深加工产品,满足来岚皋游客的多样化购物需求,增加全域旅游业收入;鼓励示范园区、企业和果农开展电商营销,培育我县自然生态绿色名牌产品,提高猕猴桃产品的知名度和综合经济效益。</h3> <h3> 一一砥砺前行,攻玉还要他山石。在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借鉴。从市场价格看,原产地在中国的猕猴桃市场竞争力弱于国外的奇异果,其原因在哪里?专家们认为,主要在于市场营销和品牌效应。品质是产品的生命,品牌是市场对于品质的认可程度。所以我县发着猕猴桃产业要高度重视品牌效应,而创建知名品牌重在加大科技投入,优选父株、母株培育优质品种,广泛开展品牌宣传,力争使其成为岚皋的一张经济名片。另外,从陕西关中地区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情况看,目前已经形成了经济规模,但知名品牌却很少。究其原因,也是一些乡村少数果农一味追求产量和效益,忽视果品的品质,甚至使用膨大素等化学农药,不仅破坏了果品的口感,而且不易储存、易变质,严重损害了当地猕猴桃产品的整体形象。岚皋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防止类似问题发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