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构筑“理想课堂”;联片教研,共享学科智慧 -历史联片教研及构筑理想课堂展示活动

2021级

<h3>“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凛冬已至,可是牡丹区二十一中历史联片教研及构筑理想课堂的展示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12月20日,在牡丹区二十一中中华路校区举行了构筑理想课堂的历史课展示活动,这次活动旨在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共同发展,进一步推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本次活动由牡丹区二十一中中华路校区的张海山校长和魏凤英校长坐镇。由初二的教研组长刁艳霞老师主持。来自牡丹区王浩屯中学,大黄集中学,金堤中学,何楼一中,单县李新庄中学和单县人民路中学的数十位历史老师齐聚牡丹区二十一中,认真感受来自牡丹区二十一中和大黄集中学的三位优秀的历史教师所呈现的精彩课堂。</h3> <h3>在本次活动中,来自牡丹区二十一中的付晓璐老师和侯小莲老师和大黄集中学的段双军老师共同选取了《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作为课堂主题,但是三位老师就自己对本主题的理解做了不同的教学设计,通过听课,我们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br></h3> <h3>第一个阶段是课堂展示</h3><h3> 首先登台展示的是来自牡丹区二十一中的付晓璐老师,付老师年轻漂亮,凭借出色的业务水平常年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因此对复习课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这一主题抽象且复杂,付老师用自己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春风拂面般的亲和力使本节课显得的轻松愉悦。付老师用中国梦做主题导入,用四个完整的主题串联起整个课堂,其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复习,这一举动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另外付老师课堂的另一亮点就是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历史材料的选取上精准得当,游刃有余,既考虑到中考的方向也结合学生的现阶段的阅读速度和能力。最后首尾呼应点题中国梦。课堂完整,层次清晰。</h3> <h3>第二节课是来自大黄集中学的段双军老师,段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本节课开头就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把这一主题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显现出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这一主题在中考中所占有的比例。然后段老师出示了本节课的课堂目标,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有的放矢的摘取重点。段老师在课堂开始就从宏观上给学生了一个整体的近代化的概念和整体的发展脉络,让人能够从高处来俯瞰近代化发展的历史。课堂开始段老师就根据近代化发展的几个步骤,分别用自主学习,小组展示,链接中考的方式,有基础知识有能力提高的方式稳步进行。且段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非常之深刻,这节课明显能够感觉出来对教材的挖掘足够深刻。</h3> <h3>第三节课是来自牡丹区二十一中的侯晓莲老师为大家呈现的,听完这节课在做老师纷纷感叹不虚此行,课堂大气,高效且使用。课堂可以用“三新一高效”来形容。最大的亮点便是新颖,一新,新在导入新颖,用华为的孟晚舟事件作为导入使学生能够立足现实来回首往日岁月。二新,新在设计新,侯老师不愧是有经验的老师,知道现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用微课的方式快速展现基础知识和整体的特点,让学生对本主题有一个快速的回顾,大脑伴随着微课迅速转动。三新,新在环节设计新,抛开了传统的提问方式,用车轮式的提问方式,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的程度。一高效是值得的思考的高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逐渐点评加深了学生对本主题思路的理解,且用链接中考的方式展现了各地区的中考题,学生在出错的过程中,侯老师给与了及时的点评和讲解,符合初三追求高效的主张。</h3> <h3>  第二个环节是评课 在评课环节中各学校老师畅所欲言,就课堂的优缺点进行了真诚的点评。首先是远道而来的单县人民路中学的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他认为付晓璐老师的年轻亲切,段双军老师的高屋建瓴和侯晓莲老师的别出心裁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紧接着来自何楼二中的韩文勇老师结合新教育背景下的课改给了三位老师不同的建议,着重提到了侯老师的思维导图的方式作为一种思维重建的方式,高效且实用。</h3> <h3>而后来自牡丹区二十一中,目前在王浩屯中学的王自标老师给出点评意见。充分展现了一个老教研组长对课堂的理解。</h3><h3>最后一位点评人,是由资深老教师,杨凤海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杨老师从大局着眼,细节出发,结合课堂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精准到位。</h3> <h3>第三个环节由刁艳霞老师进行再新教育背景下的对课堂改革的理解。如何构建为学而教的历史课堂做了精彩的报告。</h3> <h3>总之,通过校际片区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授课的老师各显其能,作出了不同的课堂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同课异构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虽然这次的教研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永远在教研的路上!</h3>

老师

课堂

牡丹区

二十一中

教研

学生

展示

主题

近代化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