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2月18日,磐安县初高中语文有效衔接暨名师带徒活动分别在磐安中学、安文初中举行。高、初中语文名师及所带徒弟,高一、初三全体语文老师,方前中心校、大盘中心校、玉山初中等小规模学校的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br></h3> <h3> 活动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高中的3名执教者——磐安中学王琳、胡琳娟,磐安二中曾明,和初中的3名执教者——大盘中心校李田玲、第四中学胡倩、尚湖初中雷杰,共6名教师,基于同一篇文本——朱自清的《冬天》,用各自独特与创新的方式,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场语文教学的饕餮盛宴。<br></h3> <h3> 高中3位老师着眼一点,各有侧重,深入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br></h3> <h3> 王琳老师抓住《冬天》里的冷暖对比,从“天寒地冻、父子情深”“山城寂寥、家庭温情”“湖畔恬静、友情悠远”“人世变幻、真情永恒”四组对比中,层层深入,带领学生由季节的冬天感悟到人生的冬天,以及抵御冬天的永恒真情。<br></h3> <h3> 胡琳娟老师回归文本本源,关注细节、咂摸字眼、入情朗读。通过引导学生极细致、极生动的语言品味,揣度平淡文风后的至深情感。她善于通过换字让学生体会炼字的妙处,诸如“掉”和“落”,“养”和“煮”的分析等,都让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h3> <h3> 曾明老师知人论世,将文本置于时代的宏大背景下,结合朱自清的生平经历、所处遭际来分析文本,让文本的温暖不仅洋溢在回忆之中,更带有时代和现实的意味。学生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了背景意识,学会在感知文本之余更深入地思考、探究。<br></h3> <h3> 初中3位老师注重实践,提供支架,运用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br></h3> <h3> 李田玲老师精心设计了四“读”:“初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细读课文——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精读课文——合作交流,读出疑问”“回读课文——知人论世,读出真情”。运用这样的方式,课堂既贴近学生,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又紧扣文本,抓住文本的细节与内核。<br></h3> <h3> 胡倩老师细处着手,注重实践。通过两个活动:找共鸣,写温暖,将文本感知到的温暖化为学生自我的体验,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联通的桥梁。<br></h3> <h3> 雷杰老师以“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贯穿始终。通过对这个句子的不断赏读,让学生体会朱自清生命的严寒、回忆的温暖和斗争的力量。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着实巧妙。<br></h3> <h3> 课后,各名师对上课教师进行了细致精道的点评,对语文教学探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董兰芳老师从“怎么读”“怎么教”两方面入手,为与会老师带来了关于语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念;郑群英老师分析了上课教师的共性与个性,并指出语文教学正走向一种“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公开化”的良好趋势;教研员张兴波老师在评价教师的教学之余,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了初高中教学的特点与差异,寄语老师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br></h3> <h3> 初高中教学的演绎、碰撞让在座老师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教学方式、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文本解读是多种多元,初高中教学亦能如此这般有效地衔接融合,无论是语文还是教学,这条路无穷无尽,教师一直在路上。<br></h3> <h3> 最后,张老师对全体语文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寻找有价值的教学点,创造有设计感的教学活动,阅读五类书籍。此次活动增进了初高中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壁垒和界线,让语文教学定义更博大,境域更广阔。同时,借以活动的平台,教育同仁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名师优师面对面,青年教师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茁壮的成长。纪伯伦曾说: “沟通,是两个心灵间的捷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语文学科,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h3><h3><br></h3> <h3>文字:杨晔婷</h3><h3>图片:张兴波</h3><h3>编辑:杨晔婷</h3><h3>审核:张兴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