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strong>祝</strong></strong><strong><strong>静静</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生日</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快乐</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h3></br><h3><strong>外婆的教育日记(40)</strong></h3></br><h3>《在玩中开启探索的热情》“丹尼埃尔.谢赫特曼,2011年他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论坛上他饶有兴趣地回忆了他的童年时光,来告诉大家他的成长故事。</h3></br><h3>在7岁那年,他得到了一件生日礼物,一把放大镜,这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他如获珍宝,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放大镜,无论是花朵、树叶,还是昆虫,他都喜欢拿着放大镜去瞄一瞄。</h3></br><h3>除了放大镜,丹尼埃尔还提到另一面镜子:显微镜,在读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带了显微镜来到教室,他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玩具”。他也像对待放大镜一样,对它爱不释手,一直用它观看身边的微观世界,而其他人根本无法染指。直到老师提醒他:“够了,也该让别的小朋友看一看。”放大镜和显微镜,就这样无意间启蒙了他对于科学的认知,驱动他不断地去认识真实的世界以及掩盖在表象后的世界。或许在当初小谢赫特曼眼里,这只是玩具而已,然而,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就是在玩中建立的,在玩中开始自我和世界的探索,开始科学的探究行为……”</h3></br><h3>看到这篇报道,我知道今年送给静静的生日礼物是什么了。</h3></br><h3>当静静拿到放大镜的时候,就像丹尼埃尔.谢赫特曼小时候一样,去喵喵周边的一切东西,在家里、在室外、在草地上、在池塘边,花草、树叶、水滴,每一个人的手心手背,每一双鞋……就连地板缝也要看一看。</h3></br><h3>“静静照水看见了什么了?静静说:“看见泡泡变大了!”</h3></br><h3>“静静照青苔发现了什么?”静静说“青苔原来是小的,青苔变大了。”</h3></br><h3>“这是什么形状的水滴?”静静回答:“这是圆形的,还有椭圆形的,还有半圆形的就是没有正方形的。”</h3></br><h3>“静静你看什么呢?”静静说:“这两片树叶变大了,像两只牛的犄角。两片叶子变小了,像兔子的耳朵。”</h3></br><h3>看到静静捡起一片树叶,我就问:“你在叶子上看见了什么?”静静认真的说:“看见了纹路”我接着问:“你用放大镜看到什么了?”。“看见小树叶变成大树叶了,还看见了刚长出来的纹路像没有树叶的树。”我好惊喜的说:“这真是好意外呀,外婆从来都没有想到。”静静自豪的说:“是静静先发现的,外婆都没有看到。”</h3></br><h3>……</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儿童显微镜BRESSER,倍率40X-640X,LED照明,物镜转换头带4X/10X/40X三个物镜,还带有做好的各种切片,昆虫腿、昆虫翅膀、动物毛发、微小动植物、蔬菜、植物茎、五彩缤纷等。</h3></br><h3>静静从认识显微镜到使用它,从调整物距、转换镜头到观察切片,有模有样的像个小小科学家,在她思考的眼神中能看到知识的渴望,在她探索的眼神中能看到希望和自信</h3></br><h3>……</h3></br><h3>这样的动手动脑玩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这样的探索思考玩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素养。</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3></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fl8Wl4yWKIK2c_HB44IAp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