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33333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精神的发展史就是她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br></span> 12月20日上午兰塘小学以“品书香,长知识,强素质,多受益”为主题,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综合组的老师们放下手中的教科书,相聚在科学教室,共叙读书的千滋百味。</span></font></b></h3> <h3><b> 每位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对文章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b></h3> <h3><b> 首先郑老师和我们分享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虽然记录的都是些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每件事都像一束灿烂的阳光,释放着教育神器的能量,温暖我们的心灵。</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一叶一世界,一书一思悟。如果说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教育就是一面多棱镜。在教育的海洋中,我们应该有一双慧眼和一颗童心,俯下身来关注身边的每一颗小豆豆,让每一个教育时机都能发出灿烂的光芒。用那束温暖的光,照亮每个守候在窗边的小豆豆们,让每颗小豆豆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欢悦出动人的音符。</b></h3> <h3><b> 柴静的《看见》。当看到书名时,<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名记者十年来的采访自传,听了董老师的介绍之后,才发现这本书记录的是柴静采访中的错误与失败,内省与反思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span></b></h3> <h3><b>董老师的声音很好听哦🙈</b></h3> <h3><b> 挺着大肚子的翁老师也通过ppt与大家分享了《平凡的世界》。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慢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 细想起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凡的。</b></h3> <h3><b> 郑老师阅读的《小王子》<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span></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听了郑老师分享,我们知道,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b></h3> <h3><b> 徐老师则像大家分享了陈果的《好的孤独》。像大家解释了孤独不等同于寂寞。</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b></h3> <h3><b> 作为一名新教师徐老师向我们分享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他告诉我们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不自觉得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只有爱自己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而阳光,只有我们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b></h3> <h3><b> 幼儿园林老师像我们分享了龙应台的《目送》是本生死笔记,它深邃,忧伤而美丽,从她的分享中我们对孝敬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b></h3> <h3><b> “当你无所畏惧时,你会怎样?”雷老师说这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正是因为有所畏惧,才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了这样或是那样的迷局。虽然这本书讲述的只是一个简短的寓言故事,但它却生动的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同时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b><br></h3> <h3><b> 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流畅自然,因为这部书,让世界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斯坦人......</b><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沈老师的一本《狼图腾》带我们领略了狼的智慧、威猛、勇敢和强大的团队意识,他们不会让同伴冒险,也不会抛弃同伴,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b></h3> <h3><b> 分享之后,老师们又拿出来了对书中的经典片段进行了分享。<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读书分享活动历经两个多小时,老师们在讲述和聆听中既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也为开展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span></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时间有限,阅读的心灵空间无限。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深刻地理解到:每个人都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进行深度阅读,不断地潜心思考,把读书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让生命的质量在书香的滋养中,一点点变得厚重丰盈。畅游书海,迷醉书香!</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