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一号站台

上校1970

<h1><b>(为纪念伟人毛泽东一百二十五年华诞而作)</b></h1>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在济南西部新城,腊山河东路旁边有一座神秘的院落。说它神秘,是因为该院落处在高楼大厦的环绕中,由一周高高的围墙围住,一个朝南的大铁栅栏门常年紧闭,偶然有人进入也立即关闭。</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如果从大门口的缝隙往里看,可看见院内茂密的树木间,一条水泥道路静静伸向远处,几座别样的老建筑和高耸的水塔在林荫中时掩时现,透过树林的枝隙一辆老式的蒸汽机车车头和一排绿皮客运车厢默默停在这里……这一切,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秘密,更似乎时间在这个僻静的小院里凝固。</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b>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由豫西山区调到济南西郊某部任站长,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两年的任职时间,却让我与历史的这一交汇点成为邻居。</b></h3><h3><b><br></b></h3><h3><b> 每每无事时,登上办公楼三楼的平台,向东北望去,便会看到两条铁轨,由院墙外弯延划过,静静的穿入一片树林,消失在一座绿荫之中。寂静幽幽之间,太阳下,身背步枪的哨兵游弋而过,偶尔闪露的枪口刺刀上反射着一缕银光。</b></h3><h3><b><br></b></h3><h3><b> 少数知道内情的地方人把这儿叫做"五七站台″,而我们当兵的人,则用"一号站台″称呼它。一号站台其实很小,又隐藏在众多部队环绕的核心里,一般人既使知道它的存在,但要想走近这里并非容易。这里除空12师、济空机务训练团、空军新兵训练7团,周边还有空军各类仓库、工厂等四、五个团级单位,小小的一号站台被近万人的部队围在当中,不说固若金汤,也是铜墙铁壁。究竟是什么车站建在这里?</b></h3> <h3><b>  究竟是什么车站,非要建在这么隐蔽而又重兵重重的地方。</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槐荫区腊山河东路这处鲜为人知的神秘车站,连许多老铁路人也无从知晓它的存在,最多也不过知道有个五七车站在西郊专用线,而对详情却难说出个一、二来。</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这个小火车站始建于1952年。那年,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中共华东分局会同山东省委及济南军区,决定在济南修建一处接待中央领导人的专用火车站。由当时的省警卫处牵头,济南铁路局施工,从西郊空军部队管辖的土地中割出一块180亩的土地,次年又从大饮马村调了一块60多亩的土地,建起了一条铁路专用线。直到1957年,这里初步建成为一个属于济南火车站分支的小型火车站,行车调度都隶属济南站,行政归省警卫处。该站也因此被定名为“五七车站”,(军内称为一号站台)。</b></span></h3><h3><br></h3><h3><b style="line-height: 1.8;"> 作为京沪铁路枢纽的济南,依托西郊空军基地,在此建设的一号专列车站,并配套建设了接待室、蓝天阁别墅 、游泳池、防空洞等设施,与空军济南场站联动,形成了一个接待、保卫毛泽东及国内外领导人的完整体系。1952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毛泽东借休假外出视察,首次乘火车来到济南,专列就停靠在当时的西郊铁路专用线。</b><br></h3><div><b><br></b></div><span style="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30.6px;"> 这里,曾是中央重要领导人来济南停靠办公和休息的火车专用线。建国后,、</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30.6px;">毛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30.6px;">东主席共 24 次到济南,其有 23</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30.6px;">次停靠一号车站,每次都做到了安全正点,可见这个一号站对济南当代历史有着多么光辉和重要的位置。</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font-weight: bold; line-height: 30.6px;"></span> <h3><b style="line-height: 1.8;">  1952年,山东决定在济南修建的这处接待国家领导人专列的专用火车站,最早定名为“西郊专用线”。当时只有接待室一处房屋,专用线由省警卫处直接管辖,济南铁路局派数名职工具体管理。至1957年建成后,对外称"五七车站″,军内称一号站台。</b><br></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到1967年,专用线的管理、设备已不适应警卫任务的要求。<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68年,山东省革委会发文,由济南铁路局接管专用线,定名为济南铁路分局“五七”车站。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南铁路局正式接管专用线后,对车站进行了大整修,三面垒起围墙,建起地下防空洞,内有卧室、办公室数间,通风发电设备齐全。这是按当时防“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要求修建的。</span></b><br></h3><h3><b><br></b></h3><h3><b> 1970年又建起休息室6间,1978年又建起厨房餐厅、深水井、水塔,硬化了路面,至此一号站台初具规模。后经几次改建,车站环境越来越好,南北主干道和站台两边树木成行,多种鸟儿栖息。1982年,车站又修建了养鱼池和百花园。</b></h3> <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从大门进去,延路口往西转弯,远远便看到,一节节绿皮客运火车车厢停在西侧30米处。走近数了一下,一共是6节车厢静静地停在铁轨上。在车厢东侧,是一个超小的弧形站台,样子就像大宾馆门口的迎台,面积大约仅能停放2辆中巴车,站立一、二十个人。 </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沿着铁轨边缘走到绿皮车厢的北头,便可以看到那辆蒸汽机车车头停放在那里。这个火车头是个大块头,两侧10个染成红色的钢铁车轮很是令人震撼。车头最前面中间嵌有铁路的徽标,车皮上红底白字刻有“大同机车厂”和“1982”的字样。爬上车头的驾驶室,可以看到里面有各种仪表和金属操作拉杆,以及蒸汽锅炉的进煤口等设备。在后门有盛煤的大车斗,很有当年蒸汽机车的厚重感。</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  据说,这辆机车的最大牵引力为4000吨,是国内生产的最大动力的蒸汽机车。</b></h3> <h3><b> </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该站在1958年开始启用后,当时车站只有接待室一处房屋,由省警卫处直接管辖并派警卫部队一个连的警力常年守卫。</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开始这里是单线,只有一条铁轨,中央领导人的专列到达济南站后,再用火车拉到这边来。这个小车站只有两股线、一个站台、一股单开道岔,没有行车室,没有扳道房,没有专职行车值班员和扳道员,只有一名站长和数名工人。虽然站小,可与众不同,有一个封闭的大院子,四周都是围墙,有一座独立的水塔水井和给火车上水的设备,还有一处地下防空设施。除了有关人员,就是干了几十年的老铁路人未必知道还有这么个车站。至到1968年,车站才由济南铁路分局派人具体管理。</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到了1970年,又建起休息室六间,配拖拉机一部。1978年又建起了厨房和餐厅,修建了深水井和水塔,结束了使用旁边航校水源的历史。至此,“五七”车站已初具规模。及至1986年又开始了大修接待室,并装修一新,添置了桌椅、沙发、茶几、床铺和地毯,按装了空调等电器设备,又栽种了一批梨、核桃、板栗等果树,至此车站接待条件大有改善。</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b style="line-height: 1.8;"> </b><b style="line-height: 1.8;"></b></h3><h3><b></b></h3> <h3><b>  车站</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高墙里面,树木遮天蔽日,一段闲置的铁轨上停放着一列退役的火车,火车头是上世纪普遍使用的蒸汽机车,火车旁边就是站台,距离站台百余米远是站房,站房总共四五间,中间是一个接待室,两边是厢房,周围还有一些配套的水塔、厨房等设施。</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其实,在此停放的6节绿皮车厢,都是铁路上报废后,近几年前才运过来的。而那个蒸汽机火车头,也是铁路上退役的,并不是当年领导人使用的火车车厢和车头,放到这里,似乎是为了一种历史的见证,以此表明这里的神秘、唯一和重要,也似为了展示铁路的发展历史,起到一个博物馆的作用吧!</b></span></h3> <h3><b style="line-height: 1.8;"><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站台和站房之间还有一个六百余平方的地下防空洞。</span></b><b style="line-height: 1.8;"><span style="line-height: 1.8;">防空洞面积是674平方米。进门往下走是33个台阶,左拐是地下“三防”门:第一道门是防爆门,大约30厘米厚,钢筋混凝土铸成,是防爆炸冲击波的。第二道门是防水门,密封胶条虽然已使用几十年,依然没有老化痕迹。第三道门是防毒气门,虽然不算厚,但是密封性强。在二、三道门之间东墙的下部,有一个排风口,当有毒气入侵时,三道门关闭,排风系统开启,毒气就会从这个排风口被抽走。</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 进入三道门,右侧是工作人员卫生间,左侧是机械间,里面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整套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虽然内部空间不大,但是设计合理,布局紧凑。</b></h3><h3><b><br></b></h3><h3><b> 出来机械间再往里走,是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领导人办公室。办公室右侧就是领导人的卧室,里面有衣帽间和独立的卫生间,办公室南面还有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的右侧有一道门,出了这道门就是站台。</b></h3><h3><b><br></b></h3><h3><b> 整个防空洞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虽然时隔多年,但发电、空调等设备现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由此,可以让人体会出它与普通车站的不同,这种不让人知晓的秘密更加显示出这里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b></h3> <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顺着长长的水泥路往北走,</span></b><b style="line-height: 1.8;">走到尽头,正对着的是一座带走廊的连体平房建筑,共6间。一看建筑风格,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b></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这个平房相当于一般火车站的候车室,平时供工作人员休息,或者省委和军队领导在此等候中央领导接见。紧挨着平房的东侧,还有一座2层小楼,是最早的接待室,因为多年前装饰过一次外墙,已经看不出原来的色彩。在道路北口东边是一个高大的影壁,上面的红色标语隐约可见,影壁西北方向有一个高耸的水塔。</b></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毛主席爱坐火车,除了因为火车安全方便外,毛主席还可以亲眼看到铁路沿线各地的建设和农业生产情况,也应该是一个原因。</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  由于毛主席惜时如金,又不愿意给沿途地方增添麻烦,每次来济南必停在一号车站。一般都在火车上办公、读书、开会、住宿,以及接见地方领导,真是把车廂当成了办公室。这样做,既减少了繁琐的接待程序,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不少地方警卫工作的压力。</b></h3> <h3><b style="line-height: 1.8;"><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原济空十二师大院东南侧的招待所(后称为蓝天阁)内,有一处上世纪50 年代初建造的天井式院落。院落红瓦覆顶,红砖墙面,大门上方有圆形装饰性透气窗,石质门楣上有花形装饰浮雕,两旁壁灯上侧有和平鸽浮雕,大门上挂有一方“毛泽东同志旧居”的牌匾,整体院落庄严厚重又富有灵动变化。</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处院落是毛泽东来济南后,由一号站台出来的临时落脚点,因空十二师大院与一号站台仅相距不过百米,因此,毛泽东下车后到蓝天阁十分的方便,所以这又是一处反映毛泽东在济南视察、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这里曾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如今已成为重要历史文物。</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 毛泽东的居室位于院落南侧靠西的房间。如今房间内的摆设严格按照当时的情景布置,毛泽东所用床、椅子等均为原物,保持了原有面貌,具有极高的革命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特别的是,毛泽东床头有一面大镜子,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为了给毛泽东夜间读书、看文件,聚光转门摆放的。</b></h3> <h3><b>  近年来,由于济南西客站片区的开发建设,空12师和济空济南场站也迁往外地,原周边的各个部队也撤销或缩编,这条专用线部分铁轨被拆除,车站慢慢废弃。</b></h3><h3><b><br></b></h3><h3><b> 从1957年建成到2012年停用,五七车站前后历经55年。曾经到过该站的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还有西哈努克、金日成等外国元首。</b></h3><h3><b><br></b></h3><h3><b> 历史有形,把秘密留下已佐证当年的经历,而正因为一号站台这样荫蔽,才多年来得于原貌的保存,才会让那五十五年伟人的身影在这里留下不朽的光辉。</b></h3><h3><b><br></b></h3><h3><b> 说到一号站台,就不能不提及毛泽东与专列、与火车、与车站的那些故事。毛泽东专列是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他的移动办公室、会客室、图书室,尤其是爱读书的习惯,也让他的专列成为书香溢壁的地方。</b></h3><h3><b><br></b></h3><h3><b><br></b></h3> <h3><b> 毛主席从年轻时起,就心系国家,苦学励志,孜孜不倦,博览群书。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每天天色微明时就拿起书本,直到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浪费半点时间。毛泽东这种勤奋读书的习惯,一直伴随终生。在井冈山的茅棚,在延安的窑洞,在中南海的丰泽园,在疾驶的列车上、夜幕笼罩的车站中,都留下了他刻苦攻读的身影。</b></h3><h3><b><br></b></h3><h3><b> 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老人家晚年视力严重下降,但他仍然坚持读书,一本一本看,一页一页读。仅从1972年年底至1976年,他就先后看完了129种、数百万字的书籍和刊物。他说:“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加359天,这其中在专列上读书就占了相当多的时间。</b></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b></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专列上毛泽东的房间就是一个 “图书室”。这 “图书室”里的书,是按照“中南海家里”的格式摆放的。书籍原来撂在桌子上的,上车后还要撂在桌子上;原来丢在床上的,还要丢在床上;原来摆在椅子和沙发上的,仍要自然地摆在椅子和沙发上。看上去似乎很乱,但毛泽东自有规律,心里不乱,手中有准,要什么书一下子就能拿到。</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这么多的书是怎样搬上车的呢?原来,毛泽东有两个一米见方的木箱,这是他每次外出都要带的书箱,里面装满了需要看的书、刊物或文件。箱子上车后,工作人员把里面的书籍等取出,按 “家里”的格式放好。</b></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b>  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确切的数字已无法统计了。他一辈子都在读书啊,无论是在马背、磨盘上,还是在专列里。</b></h3><h3><b><br></b></h3><h3><b> 一部 《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毛泽东藏书的总数为96473册,他本人曾说: “我是 ‘孔夫子搬家——全是书’。”有人将毛泽东称为杰出的、最有魅力的 “读书家”,恰如其分。</b></h3><h3><b><br></b></h3><h3><b> 像他那样热爱读书,苦读有所得、所得即运用、运用能生巧的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非常罕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 “我所有认识的伟大领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b></h3> <h3><b>  身为国家第一领导人的毛泽东,有专列、有专线,似乎都不奇怪,但毛泽东的亲戚也会买票难,可真是一件奇事啦!买票难,是春运期间人们的最大烦恼。当年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连、李云凤到北京探亲时,也遇到过三天买不到车票的事情。</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b></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949年8月,韶山解放了。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趁着秋收后的农闲,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兴奋地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啊!”</span></b></h3><h3><br></h3><h3><b> 两人在中南海愉快地住了几天,到北京城看了看,算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然后就准备回湖南老家。临行前,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为他们每人做了一套新衣服。</b></h3><h3><b><br></b></h3><h3><b> 在离开中南海时,卫士长阎长林派警卫战士金武森送他们去前门东火车站坐火车,并交代金武森说:“记住,为他们买好回湖南的火车票。”</b></h3><h3><br></h3> <h3><b>  当时火车站没有预售票制度,只售当天车票。警卫们带着毛泽连、李云凤到火车站排队买票,谁知人太多了,连着两天都没买到。</b><b style="line-height: 1.8;">毛泽连和李云凤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买票。于是对阎长林说:“阎排长,你们就别管了,我们自己去。北京这么大,大白天排队,肯定买不上票。我们住到那里,连夜排队。不行,就多排几天,我就不信买不上回去的车票!”</b></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天这么冷,住车站会冻坏人的!”阎长林着急地说,“你们不能去住车站!”</b><b style="line-height: 1.8;">当晚,阎长林把警卫班班长武象廷找来谈话,叮嘱他说:“武班长,明日你亲自到火车站送他们,一定要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武象廷接受“政治任务”后,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起了床,把兄弟俩叫上,然后一起顶着寒风,到达了前门东火车站。</b></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尽管这次来得比前两次都早,但售票处还是挤满了旅客,熙熙攘攘。他按顺序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要到售票口了,只听见“啪”的一声,售票窗口关上了。</b></h3> <h3><b>  武象廷一下傻眼了,望着关掉的售票口,又气又急。他走过去敲开了售票口的门,央求售票员说:“能不能售我两张票,只两张,有万分紧急的事情!”还说了好多感谢的话。可售票员把脸一板,不高兴地说:“没票就是没了,再说好话也不顶用。”</b></h3><h3><b><br></b></h3><h3><b> 武象廷只好找到车站办公室主任,把毛泽东两位弟弟为回湖南老家连着三天都没买到票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说:“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请你帮我买两张车票。”主任听后,满口答应。</b></h3><h3><b><br></b></h3><h3><b> 武象廷把毛泽连和李云凤领到了车站办公室,又把毛泽东出的买票钱给了车站主任,说了一些感激的话,终于把毛泽连和李云凤送走了。</b></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 这项“政治任务”完成了,武象廷回到中南海后却始终不敢把这件事如实告诉毛泽东。因为警卫员们都知道,毛泽东不允许亲戚甚至身边的工作人员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如果工作人员“走后门”,肯定要挨批评,并且还要写检讨。</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br></b></span></h3><h3><b> 尽管武象廷、阎长林等人没说,这件事情后来还是从车站这边传出去了。一位从国民党阵营起义过来的高级将领听说后几乎不相信,他说:“毛主席的亲戚来北京,回老家竟然排了三次队都买不到车票,连送两次都没走成。这听起来好像是一则笑话啊!当初孔二小姐在撤离重庆时连狗都带上了,同样的事情,却是天壤之别。得天下失天下,不能不说是注定的啊!”</b></h3> <h3><b>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毛主席专列第一次到济南,是在1952年10月26日至29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一次,毛主席借休假外出视察,首次乘火车来到济南,专列停靠在当时的西郊铁路专用线一号站台。</span></b><span style="line-height: 1.8;"><b>由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等领导陪同,毛主席这次在济南游览了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等。</b></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b> 27日上午,毛主席还专门到了四里山烈士陵园,奠扫了曾给他当过秘书的黄祖炎烈士的陵墓。<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到济南的烈士墓建设和抚恤工作做的很好,毛主席感慨地说:“这真是一座英雄的山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此,四里山就改称为英雄山。</span></b></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b><span style="line-height: 1.8;"> 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9</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59年4月13日,毛主席乘火车来到济南,专列仍停靠在西郊一号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主席首先听取了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白如冰和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郑松的简要汇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然后,毛主席由白如冰和中共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秦和珍陪同,乘车来到东郊公社,察看大辛庄大队第七生产队冬季小麦的生长情况。</span></b></h3><h3><br></h3><h3><b> 毛主席下车以后,看到一片葱绿茁壮的麦苗非常高兴。当毛主席在一块地头上看见插有“典型田”的牌子时,问道:“这里的小麦一亩能打多少斤?”公社负责人回答说:“1000斤”。毛主席摇头说:“别说每亩打1000斤,连500斤都收不到……秋后,我要再来看看亩产到底多少斤。” 毛主席从路边拔一墩麦苗,拿在手里仔细观看,并说:“把这墩麦苗送给我好不好?”社员们一致回答:“好!”毛主席珍惜地把这墩麦苗带到了身旁。</b></h3><h3><br></h3><h3><b> 1959年9月20日,毛主席乘火车再次来到济南,专列仍停在一号车站,山东省委领导白如冰等到专列上向毛主席汇报了工作。毛主席问郑松:“你们的小麦亩产多少?”郑松回答:“亩产400.6斤”。毛主席笑着说:“上次我说平均亩产连500斤都打不到嘛,就应该这样实亊求是”。</b></h3><h3><b> </b></h3> <h3><b>  1971年9月12日大约早上5点,毛主席乘火车从南方归来停靠济南站,专列原计划进“五七”车站,但毛主席下令不进“五七”车站了,只在济南站停留五十分钟就直接返回了北京。</b></h3><h3><b><br></b></h3><h3><b> 当时,上级传达警卫仼务不通知部队,不通知地方政府,警卫工作全由铁路部门担当,那时,知情人都觉得挺奇怪。结果9月13日就发生了‘九一三’亊件,这才恍然大悟。”根据后来公布的史料,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到济南。</b></h3><h3><b><br></b></h3><h3><b> 沧海横流,夕阳晚照,时值伟人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之际,做为曾经在红旗下宣誓"做毛主席的好孩子″的一代人虽已垂垂老矣,但不忍让历史的烟尘掩盖光辉的岁月,更会竭力去擦亮留在人民心中的伟人形象,用点点滴滴的记忆重现那些激情澎湃的故事。史鉴永远有光彩!</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