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学--南海泌冲大沙村自然、社会、经济、手工业调查

农夫

<h3><b>参与学生:</b>严炳钊、麦燊田、叶思明、</h3><h3> 王研、林慧、 郑泽宇 、刘龙飞</h3><h3><b>指导教师:</b>管于琴、谢辅宇、周杰敏、刘有全 </h3> <h3><b>一、研究背景:</b></h3><h3> 为期一周的学农实践开始了。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校园旁边的大沙村进行走访了解社会经济,民生和生态情况。</h3><h3> 学生们是象牙塔中的“精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然而,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许多我们在校园里了解不到的东西。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但伴随而来的是被污染的水体和灰蒙蒙的天空。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同时也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破坏和污染。</h3><h3> 做这个报告只是为了记录一群在温室中成长的学生直面社会的感想,也是为了提醒象牙塔上的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无法评价对错的东西,身为一个地球人,世界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去思考些什么,去尝试做些什么。</h3> <h3>二、活动目标</h3><h3>1.走出校园观察周边环境</h3><h3>2.认识各种鸟类与植物</h3><h3>3.参观城乡结合部,认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h3><h3>4.了解当地主要产业</h3> <h3><b>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b></h3><h3><b>组长:严炳钊</b></h3><h3>组员:麦燊田、叶思明、王研</h3><h3>1.2016年3月14号:星期一</h3><h3>下午4:40</h3><h3> 在课余时间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这次调查的原因和许多注意事项,并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动植物植物的基本知识。我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比如原来叶子就能告诉我们春夏秋冬,我们像孩子般在一旁俯身倾听着汲取营养。</h3> <h3>2.2016年3月15号:星期二</h3><h3>中午2:00</h3><h3> 我们先沿着学校的小路行走,一路上我们观察了许多种植物。最先引入眼帘的事鲜红美丽的红绒球,花蕊上直立着精神抖擞的,红通通的花须,比较稀疏地排布在上面,两旁翠叶衬托,十分可爱。不仅如此还看到白鹡鸰,我们用望远镜观察,发现了它的翅膀是黑——白——黑,以这样的颜色分列排布,尖细的的小嘴,黑溜溜的小眼珠在空中以波浪的形状来飞翔,时而停留,时而盘旋,可爱美丽。</h3><h3> 紧接着我们在马路旁详细的了解了藤椅的制作过程,从原料的进口到削皮,染色,编织,固定的造型。最后到成品。工作的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轻人越来越少。经过时闻到一股臭味,是因为使用大量的化学品,污染水质与环境。结束后我们都对次感触良多。</h3> <h3>晚上 7:30</h3><h3>我们在电脑室写报告。</h3><h3>3.2016年3月16日:星期三</h3><h3>中午12:45</h3><h3>大家在电脑室用文档做社会调查的报告。</h3> <h3><b>  四、结果与评价</b></h3><h3> 在学农的第二天,我们跟随指导老师的脚步,踏上了寻找传统工艺的路。一路上都在徒步,虽然很累但是我们收获的颇丰。我们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不仅看到了大沙村当地的生态环境,也用望远镜捕获到不同科属的鸟类,还亲眼看到了传统手工业的制造程序,认识到了传统的手工业的奇妙,更加再一次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当然,也看到了被污染严重的鱼塘,看到了农田旁的工厂烟囱源源不断的滚滚浓烟冒出和污水悄悄的流入了农田中,看到了珠江的岸边垃圾成堆,这些一切,无时无刻都在震撼着我们的眼球,刺痛着我们的心灵,环境被污染,这后果的承受者最终还是回到了让人类。</h3><h3> 这次活动,带我们走出了校园,让我们了解到人类现在的生存现状,大沙村不仅仅是个体,更是代表了全中国千千万万个有着相同境遇的村子,一方面,一部分的工业和越来越少的农业,工业的发展必将使剩余的农业越来越难延续下去,事情必有两面,工业的前景好,人类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提高,但,人类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这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毁灭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传统的手工业只有少部分的年纪偏大的劳动工人在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些精细而又工资少的工作,所以可以预想到在未来传统工艺将会很难延续下去。</h3><h3>希望从今天起,开始保护环境吧。</h3> <h3><b>五、学生收获(可附学生作品): </b></h3><h3>学生心得体会 </h3><h3>高一(7) 严炳钊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在老师的伴随下我们参观了藤椅的制作过程。从中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知道了农民耕作的辛苦,工人洒下汗水时的艰辛。但我们发现有黑烟在空中弥漫,散发着浓烈的化学气味。这说明我们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难道我们就这样继续下去吗!</h3><h3></h3><h3> 随着城乡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我们最美丽的家园,我们的母亲——地球。母亲的眼泪划过她的双眼,汇成狂暴汹涌海浪,吞噬我们脆弱的生命。这是她给予我们的惩罚,她在警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当我们看见这污浊的河水,嗅到这浑浊的气息,仿佛时时刻刻都在刺痛我们的心灵。所以,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家园做一点贡献。为我们美丽的母亲添上一笔绚丽的色彩。</h3><h3>高一(7) 麦燊田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今天,在老师带领下我和几位同学参观了大沙村。那里盛产藤家具,占了中国藤家具产出量的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早在2012年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而我们也参观了藤家具的制作过程,但是大量生产的背后藏着很多的环保隐患:用于加热的工具由于省钱环保技术非常差,黑烟弥漫,空气中遍布刺激气味,江水里飘满各种垃圾。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如果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清新的空气都没有,要再多的钱和荣誉有什么用呢?</h3><h3></h3><h3> 人人皆知: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必要的条件。但是有一些人为了金钱去乱砍滥伐树木,造成了过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绿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们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我们平时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费数十亩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树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没有任何价值。难道还有人不懂树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吗&nbsp;我们居住面积已经很小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连我们唯一的土地都失去。还有,我们的母亲河——珠江近年来污染不断增高。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珠江从我们手中枯竭,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共同参与,我们这个生命的摇篮——珠江将会走向衰竭和死亡。</h3><h3>通过这次调查学习,我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接下来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nbsp;</h3><h3>高一(7) 叶思明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今天和老师同学们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我们首先去到了以藤制品为生产主体的大沙村。大沙村以藤艺出名,全国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藤制品都出自这里。因此,这里聚集了许多生产藤制品的工厂,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工业的发达让村民们都富裕了起来,也让村里的农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更让附近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我们眼见的江水水面上漂浮着垃圾,江边都是建筑,工业垃圾,这里的空气让初到这里的人感到不适。这让我感到异常失望,在我的印象中,城乡结合部应该是既有城市的干净整洁,也有农村的美好自然。在了解了这一切的源头是工业的发展后,我不禁思考,工业、经济的发展非要牺牲环境吗,难道就没有让二者共存的方法吗。</h3><h3></h3><h3>我知道这有些困难,但我认为,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地球,那么人类的发展就不能以消耗我们的根本作为代价,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因此我希望居住地和工厂能够分开,也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齐心协力,处理好工业垃圾,将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h3><h3>高一(7) 王研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哇!一堆废弃水瓶浮在水面上,这么脏的水用来养鱼!”“人们污染环境造成的后果最后还是会回到人们自己身上”</h3><h3>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到大沙村进行了一次生物研究性学习。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藤椅工艺。</h3><h3></h3><h3></h3><h3> 看到了一路上用望远镜观察到的不同科属的鸟类,也看到了城乡结合部的一番人文景象。但当我们踏入到农田附近时,看到的光景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灵。由于工业的发展,排泄而出的污水悄悄的渗入了农田的每个角落,也流进了池塘和江河中。我们看到鱼塘中漂浮起的垃圾,嗅到空气中的馊臭味,我们也为之震撼,正是我们的不爱护环境导致这番情况。</h3><h3></h3><h3> 希望从今天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了解到我们人类生活环境的现状,不会再无知的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影响到自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h3><h3>高一(8) 林慧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出现伴随着旧事物的淘汰,当城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时,位于城市边缘的村庄因跟不上城市进步的脚步而变成城中村。</h3><h3> 但是在城中村中依然有着大量的传统手工业制造坊,在南海泌冲的大沙村中有着大量关于藤编手工艺的制造厂,藤编手工艺历史悠久,但由于物资的不足,导致手工业制造原料无法在我国得到充分的补给需要进口。编织藤席的藤属于棕榈科只有热带国家有产,藤与木头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他藤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节。</h3><h3></h3><h3> 编织藤席需要有许多复杂的步骤,如剥皮、蒸汽加热、染色、有不同规格的工具制造不同样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工厂中编织藤席制造藤椅的工人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是年轻人。社会变迁,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继承传统手工艺,让流传几十甚至几百年的传统逐渐在时间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除了这一问题,我们还发现,在工场附近的空气质量和水土的污染十分严重,正应该是工厂在剥藤皮时西用了大量的酸碱溶剂,在排放时并没有经过处理,使得周围环境变坏,生物骤减。</h3><h3></h3><h3></h3><h3> 经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自觉地接受这些传统,工厂也应该要保护环境,避免环境的变坏,最终承受的只能是我们人类!</h3><h3> 通过今天的社会调查,我学到了很多以往我在平常看到的东西,在背后竟隐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自然生态,藤椅工艺、农业(嫁接、养塘鲺)。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藤椅工艺。藤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硬藤、软藤。藤的里外都是宝。藤皮可以用来做藤席。工人用机器把藤皮切成薄藤条,然后用特殊胶水将藤条粘成长条,并将其用机器捆成一个个“藤条圆饼”。之后,工人会用“经纬线机”将藤条编成藤席。而“藤条圆饼”就套在“经纬线机”上。接下来是藤条被扒皮后留下的藤干,它们是用来做藤椅的。<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工人会将藤干用蒸汽加热,然后就能够弄弯它们,进而扭出各种形状。就这样,经过各种拼接后,藤椅的初形就定下来了。最后到给藤椅上漆的环节。我们进去上漆房时,扑鼻而来的是一股超刺激的油漆味。工人们必须得戴上口罩!在这里的工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年轻。这是因为上了年纪的人无法适应这种刺激的环境。而前者环节,上了年纪的人是可以接受的,而年轻人也见不得有几个。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观念变了。他们都怕辛苦,怕丢面子,不愿意干这些苦活。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好好反思一下:藤椅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如今,年轻人都冷漠、无视了它。藤椅工艺的地位,变得如此的可悲!藤椅工艺,正逐步趋向后继无人。。。。。</h3><h3>高一(8) 郑泽宇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看着池塘里的死鱼成群,垃圾堆积成山;闻着工厂里刺激性气味,;踩着泥泞不堪的泥地····不禁心中流露出一丝悲哀,在我的印象中,农村应该是美丽而又清新,映入眼帘的却让我大吃一惊。但是,这也许只是农村的发展阶段,难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路上也不乏一些值得留恋的美景,桃花遍地,鸟儿成群,花草满地····有趣的是,回到学农基地的我们并没有空手而归,手上全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这次旅途中,玩得非常开心啊,先是去了大沙村参观了藤椅的全制造过程,随着我国藤椅的原料被禁止采伐,国外进口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技艺已逐步消失,因为它的制作比较繁琐,大批年轻人也失去了兴趣,如今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再继续这种技艺。当然还有一些惊悚的事,途径墓园;</h3><h3> 我们一行人,个个带着望远镜,当有鸟儿飞过,我们便拿起望远镜观看,虽然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技艺太好,没看到鸟儿,老师也会在旁边解说;在采摘花草的时候,老师甚至派上了神奇的百科全书,为我们解说植物的生长地啊,生存条件等等;</h3><h3> 不得不感叹我们是幸运的,毕竟我们第一次被组织到外面去参观这些有趣的东西,在车上,闻着采摘的花草散发出来的芳香,回忆着精彩的体验经历,不仅流连忘返。</h3><h3>我还想来!</h3><h3> 高一(8) 刘龙辉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h3><h3> 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再无漫天雾霾的烦恼,我们,终于站在这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世界——金沙洲,作为学校的代表,我们很幸运地参加的一次美妙的旅程。</h3><h3>时间是晴朗的下午,刚进入春季,还是有些寒意,我们一行人跟随者几位带队老师,刚刚整理好行装,就在湖心亭发现一只白鹡鸰,于是马上掏出望远镜,第一次用,未免有些激动,渐渐走出农校,路上还不时遇见一些从未注意过的植物,例如落羽杉啊,还有漂亮的红绒球。走出学校,马上就有一家藤器加工厂映入眼帘,老师解释说,这一带叫大沙村,专门生产藤器,藤器加工在这群人中代代相传,开设了许多的加工厂,并闻名于世界,我们参观了几家加工厂,第一次得知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藤器的制作都经过那么多复杂的过程,有些活还必须有人做,机器无法代替。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h3><h3></h3><h3></h3><h3> 至于感想,我想说第一次真好,很美妙,那种接触大自然的感觉,毕生难忘,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观察鸟类,第一次采集美丽的花朵,第一次感受那种大江东去的豪迈;当然,我们也了解到了城市发展的许多问题,现代科技的渐渐成熟,人们似乎渐渐忽视了传统手工业的那群人,没有几个年轻人还愿意继续继承上一辈的技艺,继续传承藤艺,那么这终将意味着,藤艺会在这片土地上消失,几代人的基业,被科技化的社会所抛弃,不免有些惋惜,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跟有责任去保护这份传统,这份文化,撇弃等级观念,深入这些文化中,细细评味那独特的文化气息,我们义不容辞。还有一个就是河流的污染十分的严重,人们肆意将垃圾倒入河流,不少鱼都死在人们的手下,所到之处,也是恶臭漫天,试想,当我们这样残害着我们的母亲河,而到最后,我们还是吃回那些被自己污染的鱼,引用被自己污染的水,还是自食其果,我想,我们既然站在了这片土地,就因该好好保护自己的土地,我们从中获取那么多,理所当然应该好好照顾她——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h3><h3></h3><h3><br></h3> <h3><b>六、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b></h3><h3> 带队的几个老师平均在校工作年龄超过十年,平时都在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对周围的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了解很少,在印象中这里只有藤艺和种植桃花。近几年因为爱好观自然和观鸟的原因我们常常有走出去在校园周围活动。观自然这个契机让我们走出校园也对周边的生态、社会、经济人文有了更多的了解。这里就是一个我们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这里是城市的边缘,既有城市高速发展的高楼大厦光鲜一面也有城中村的破旧拥挤和脏乱差。既有白领也有贩夫走卒、手工业者和一些还未洗脚上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同时这里还有一些保留着一些农业生产的痕迹和荒废的草场。这里就是一个大的学堂,包罗万象,如果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可以让更多的参与学农综合实践学生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同时丰富学农综合实践的题材。于是我们几个老师就开始策划着这样的活动,同时做好时间、线路、讲解、安全、应急预案等等安排。</h3><h3>通过带领学生更深入的去了解和访谈我们也认知了更多的东西。周围的居民对我们的到来好奇的同时也很好客。对我们很友善,给予我们入厂参观和耐性的讲解。尊师重教在当地是一种良好的风气。当地的手工业大多是年长的老者,虽然藤艺在当地是一个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还有当地的桃花种植和花卉种植也是年长者支撑,还有城市的污染排放到城市的周边包括固体垃圾,生活废水等等,但是城市又需要城市边缘种植和养殖供给肉禽蛋蔬菜等等。这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城市需要安全的食品同时城市周边城中村也饱受城市的污染。这里的一切让学生更直观和细致地通过观察,访问深入了解形成他们自己的见解。</h3><h3> 调查末段春天满江堤的嫩草和可爱的野花,如:紫花地丁,红花酢浆草。让他们回到纯真和充满活力一面。相信走出去他们主动获取很多,如他们的写的文字。</h3><h3> 指导老师:谢辅宇</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