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场美丽的邂逅

不琢不成器

<h3>12月9日,北极涡旋征战亚洲,大量极寒气团杀入西伯利亚,强冷高压现身蒙古,2018年下半年第一股寒潮登场了••••••寒冷的北风所向披靡,从塞北一路刺向江南。江南暖湿气团慌乱中披挂迎战,怎奈太平洋水汽势单力薄,且战且退,导致长江流域雨雪纷飞,车祸频发。</h3> <h3>宁城大地不可幸免地被这股冷气团眷顾、宠幸、侵袭、蹂躏••••••气温骤下降至零下9℃。我乘上高铁,陪着寒流,一齐南下,走进寒风苦雨中的上海滩。</h3> <h3>细雨冷风中的华东师大松竹掩映。</h3> <h3>花草繁茂。</h3> <h3>水流淙淙。</h3> <h3>幽雅清静。</h3> <h3>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读书仙境。</h3> <h3>校园中,两棵银杏树经历了百年的繁华与喧嚣;阅尽了世间的沧桑与巨变。明白名闻利养只不过是过往云烟、水月镜花。毅然在浮躁中保持一份真实,在诱惑中守望一份平淡。</h3> <h3>这条潺潺流水的小溪把华师大一分为二。每天,我们在河东田家炳楼上课,在河西秋林阁就餐。一天中要多次跨越这条小河。</h3> <h3>华师大东门。冷风中瑟瑟发抖。这种冷和北方的冷完全不同。北方的冷是干冷,是寒风刺骨,是夸张式的天寒地冻,是全天冷!江南的冷是湿冷,是凉风嗖嗖,是扭捏式的寒气逼人,是早晚冷!其实是要风度不要温度,穿得薄造成的冷。</h3> <h3>华东师大北门金沙江路夜景。由于住宿较远,每天要踩着这条路走两遍。</h3> <h3>华师大文史楼。现在的华师大就是在这栋小楼的前身大夏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h3> <h3>文史楼简介。当时叫群贤楼,欧式风格。</h3> <h3>文史楼前大草坪,周围栽满了梧桐树。</h3> <h3>田家炳教学楼523教室窗外,“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h3> <h3>华东师大成立于1951年,属211及985院校,全国师范院校排名第2,仅次于北师大。教育部分配其任务是培训中、西部教师。每月培训1万名、每年培训10万名。这一期培训河南教师100名,同期还有其他省份教师也在接受培训。</h3> <h3>开班典礼。班主任张文国为保证培训效果,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足足给我们讲了一个多小时的注意事项。</h3> <h3>胡耀宗教授曾在北师大教书,后到教育部工作,现是华东师大教授。他为我们解读了十九大报告关于教育部分的经典十句话。</h3> <h3>浦东区卢湾三小的王平校长讲磁性教学理念。</h3> <h3>上海市教科院南钢博士解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教师形象、角色与责任》。</h3> <h3>班主任的法律课——《校园安全的法律应对与应急处理》。</h3> <h3>上海师大陈翠翠教授《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情绪调整》。最深刻的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h3> <h3>心理学。遇到挫折时的应对措施:屈原一死了之;白居易一哭了之;苏东坡一笑了之;李白一醉了之;陶渊明一走了之。</h3> <h3>职业幸福感!</h3> <h3>静安区教育学院李伟忠教研员讲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教与学》。</h3> <h3>上海师大教师教育博士于天贞《微课开发与利用》。小伙子电脑技术一流。</h3> <h3>华师大刘竑波教授。到过欧美很多国家,在日本做一年访问学者。给我们上课前一天,刚刚从马来西亚授课归来。马来西亚有60所华人学校,条件艰苦,学生高中毕业后不能被当地大学录取,只好去台湾读大学。生存极其艰难。</h3> <h3>长宁区教育学院培训部蔡忠平主任解读《逆向教学设计》,蔡主任娓娓道来,正如这江南的蒙蒙细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h3> <h3>教育要有远见。</h3> <h3>考察途中。</h3> <h3>第一站:黄浦区卢湾三小。</h3> <h3>卢湾三小王平校长解读特色课程。</h3> <h3>这座红楼原是法租借地,后划归卢湾三小使用,改革潮涌上海滩时,政府又租给爱马仕使用。</h3> <h3>12点多学生开始课前活动。南方没有午休习惯。为了照顾我们,中午1点30准时点名上课。</h3> <h3>卢湾三小每班25人,每个年级2个班。上海没有6年级,全校总计10个教学班。好羡慕这些孩子们!</h3> <h3>听课——《动物的休眠》。</h3> <h3>第二站:闵行区紫竹小学。</h3> <h3>紫竹小学鸟瞰。</h3> <h3>参观紫竹小学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和我长的一模一样。</h3> <h3>听紫竹小学郭校长报告。</h3> <h3>紫竹小学七彩课程。</h3> <h3>紫竹小学走廊。</h3> <h3>走廊外侧花卉。</h3> <h3>10天的培训结束。离开华师大之际,衷心感谢班主任及全体授课教师。梳理培训之果,大有“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之感。</h3> <h3>培训班一班留影。“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h3> <h3>每天都是这样的用餐。初来时的确不习惯,想想150多个国家的6000留学生每天和我们一样用餐,也就坦然了。</h3> <h3>文化调研——嘉善县西塘。</h3> <h3>有名的石皮弄,宽度好像为我量身定做的。</h3> <h3>雨天不湿脚———因为有屋前的长廊。</h3> <h3>豫园。</h3> <h3>有点像苏州的拙政园,但规模比较小。</h3> <h3>南京东路步行街。</h3> <h3>步行街街景。</h3> <h3>华东师大附近的环球港。</h3> <h3>黄浦江夜景。</h3> <h3>培训体会:“我如园中芭蕉树,年年换叶不换心。” </h3> <h3>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努力做创新型教师。</h3><h3> 刘竑波教授关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以及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区授课体会让我们触目惊心。她推荐的书目和电影如:《爱的谎言》、《为何家会伤人》、《巨婴国》、《正面管教》、《小鞋子》等,我会逐步购买和观看,慢慢消化。作为教师,用过去的思维教不了现在的学生。因此,要不间断学习,有选择地读些系统哲学方面、专业管理方面以及文学修养方面的书籍,培养具体问题系统分析、局部问题整体思考的能力。</h3> <h3>2、“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做不折腾教师。</h3><h3> 改革只是发生在不得不改的时期,才具有合理性。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一定要具备辨别能力,一定要结合课堂实际,哪些适合我们学习,哪些看看就行了,一定心中有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要邯郸学步,没有变的和别人一样好,却把自己原先的格局也破坏了。因此,作为教师,尤其要有大树精神,大树的成长主要靠“扎根、朝阳、坚持、不动”,特别是“坚持”,我们只有坚持,才能成功,只有坚持出来的美丽,没有折腾出来的辉煌。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她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也是因为永远在坚持。</h3> <h3>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努力做有担当教师。</h3><h3>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但也不能墨守陈规、裹步不前,更不能因自己是农村小规模学校而无动于衷。全国有3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几所学校不动,不会影响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但一定会拉低中国教育质量的平均值。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等等再做,然而,教书育人、塑造灵魂是最为不能等待的事情。作为教师,要像《尘埃落定》里的主人公一样,每天扪心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h3><h3> 我是谁?我是乡村教师,我的职责是培养人,我不能辜负领导的重托、百姓的期望;我在哪里?我在前行的路上,我要风雨兼程,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h3> <h3>4、“闻弦歌而知雅意”,努力做有梦想教师。</h3><h3> 每一次学习,都思路拓宽;每一次参观,都心灵震撼;每一次培训,都视野开阔。感觉自己似一条河流,流向大海,永不干涸。卢湾三小的办学理念:童言可以无忌;童心可以飞扬;童年可以难忘;紫竹小学的图书馆、文化长廊、电视直播室都令人神往。每位教师,都有梦想,都清楚自己的差距,都希望追求教育的美好未来,但“未来不是我们想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努力创造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