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救命家访”是尽职尽责的敬业样本
◎司马童
12月11日早上,四川巴中市平昌县响滩小学二年级4班班主任李娜查看教室,发现学生小宏(化名)的座位是空的,且通过家长微信群和与其家长打电话,都无法取得联系,顿时警觉起来。她急忙将情况汇报给校领导,紧急往小宏家赶去,并联系镇派出所请求支援,终于及时发现了因在家中煤气中毒已昏迷不醒的3个人。事后医生说,如果再晚半小时送到医院,小宏和他奶奶、大姨婆就很危险了。(12月20日《中国青年报》)<br></h3> <h3> 老师爱学生,不乏感人事。这一次,与其说是四川巴中这位小学女教师的紧急家访救了人命,倒不如讲是在危急时刻,凭着她对自身工作的强大责任心,终于把祖孙3人从“鬼门关”又拉了回来。点赞“救命家访”,网上已然好评不绝,而我却冒出了一个想法:假如换了学校和老师,遇到类似情况,是否也能果断处置、化险为夷呢?
一位小学女教师,为什么能够从早晨的点名少人就采取紧急家访?据媒体披露,出事的小宏属于留守儿童,其家离学校比较远,步行需要40分钟,他又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长年在外务工,平时与奶奶一起生活。可见,幸好这位老师对小家宏的情况了如指掌,且在发觉异常后没作丝毫迟缓,又是迅速打电话联系,又是赶快安排上门家访——如果上述环节少了一本“知情账”,或者多了一点“疏忽心”,估计后果便很可能会不堪设想了。<br></h3> <h3> 祖孙3人煤气中毒,可谓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老师在每天例行的安全晨检中,能够及时觉察情况异常,这当然比粗枝大叶、马马虎虎要好得多了;然而,假如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由于日常开展家访的不接地气,只是习惯于通过QQ群、微信群等来“望闻问切”,在紧要关头,恐怕就很难做到像巴中这位老师那样,毫不拖沓迟缓地直奔学生家里。可见,“救命家访”是果,而平时的勤恳工作、务实育人,才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
点赞“救命家访”,更思责任担当。发生在四川农村小学里的这起感人之事,再次彰显了人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也以铁一样的事实,印证了“责任心可以救人”的朴实真理。此外,晨间点名也好,安全晨检也罢,这些看似普通寻常的工作,有时恰恰也蕴含了“人命关天”的基础重视和防患未然。那么,某些对此“小事”不以为然,甚至时不时还会“偷工减料”的教书育人者,是不是也该醍醐灌顶地作出反思与警醒?<br></h3> <h3> 感慨“救命家访”的功德无量,理应化为尽职尽责的敬业样本。其实,类似的家访救命暖闻,也曾发生于湖南邵东等地的农村小学。而探究那些优秀老师“一鸣惊人”的原因,也许用不着太多夸夸其谈的溢美之辞,要的只是一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责任心。而有了这样的敬业用心,即便一直默默无闻,又何尝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支撑与辅助。唯有如此,先进者的闪光事迹,才越有可能凝成更可贵的思想激励和精神动力。<br></h3><h3><br></h3><h3>【原创】★★★★★★★★★★★★★</h3><h3>互动微信:mt66002021</h3><h3>配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