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亲二十周年

中国健身瑜伽晋段官•金

<p style="font-stretch: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family: Helvetica;"><span style="font-size: 12pt;">父亲的味道</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Helvetica;">——纪念父亲去世二十周年</span><br></h3><p style="font-stretch: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normal; font-family: Helvetica;"><span style="font-size: 12pt;">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的味道越来越离我而去,快要从我的记忆中消失殆尽了……可有些味道,却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永远烙印在脑海里。</span></h3> <p class="ql-block">一想起父亲内心就充满了内疚和钦佩 , 我特钦佩爸爸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即使条件再苦他也坚韧不拔 , 那种不服输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 而我却始终学不会 。</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我对他在我身上的如此付出却没能取得让他满意的成绩使我充满了内疚感,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后悔 ,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的学习 浪费了爸爸的一片苦心…</p><p class="ql-block">父亲的人生道路真的不是那么的平坦 ,一路曲曲折折走过来 ,</p><p class="ql-block">爷爷是在爸爸出生不久就去世了(爸爸也就两三岁左右)奶奶在爸爸还没9岁就也随爷爷而去了 ,有多少人的经历像爸爸那样坎坷 ?没有吧? 年幼的他承担了本不该属于他那个年纪的责任…</p><p class="ql-block">常听妈妈讲我和弟妹出生的时候, 家里穷的什么都没有 ,那个时候爸爸常常半夜起来伴着月光上山 ,走上十几里地砍树下来卖 , 可爸爸他从来都不带点干粮和水去 ,渴了 就趴在山沟里喝点水 ,饿了他就扛着捱着 ,夏天了,不管有多炎热 ,冬天也哪怕下着雪也要上山 ,直到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才下山 ,爸爸他就是这样才得了胃病 后来转换到了胃癌``` ```</p><p class="ql-block">爸爸 这些年你过的好吗, 转眼间你都离开我们二十年了 ,记得二十年前你那张布满了沧桑的脸 那都是为了这个家劳累的 ``````</p><p class="ql-block">爸 ,女儿不孝, 女儿一直都很想念你 ,多想能再看看你啊 ,多想再听听你的声音啊 `````可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父亲,这二十年来,您其实从未走远,您永远住在女儿心里,时刻闪现在女儿眼前。只是女儿再也无法出声地喊出一声“爸”……所以,尽管女儿我的枞普很蹩脚,但是今天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声音向父亲尽情倾诉……<br></h3> <h3>又是一年的澳门回归日,心中赴约父亲的日子又该到了。 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声:二十年了!我心里一怔:二十年了?!这些年来,我每年只是牢牢记住这个日子,定睛看日历,今天是12.20日,从不敢疏忽与父亲的约会,却未曾计算已经过去多少年,一切都像刚刚发生的样子,还在眼前。</h3><h3>不料今天被母亲一说,仿佛一记重拳敲击了有意尘封的心灵,一股酸涩的气流从心头直冲鼻梁,眼里蓦地就起雾了。 <br></h3> <h3></h3><h3></h3><h3></h3><h3>时空回到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已与癌魔顽强抗击了两个月的父亲,在那个年前来临之际终于丧失了所有的战斗力。 将近一个月的日子里,父亲几乎完全不能进食,妈妈衣不解带,日夜守在父亲身边,喂水,接痰,给他按摩,陪他说话,尽可能减轻父亲的痛苦。 父亲断断续续地交待了许多事,有关于母亲、关于弟妹的,也有关于邻里亲朋的,特别提到他生病这些时日来受到哪些人的帮助,叫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大家的恩情,能关照的要不遗余力。 谈得最多的,还是后事的安排,程序、礼节、费用等等,说的十分详细,那种淡定从容和精细,让我感觉他仿佛不是谈自己而是在帮别人安排后事,以至于我过度放松自己的情绪,还闹出了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那天,父亲嘱我如何拟作碑文,又请何人执笔写字,最后,我竟天真地冒出了一句“落款日期写哪天呢?”父亲无奈地笑了“还有这样问人家的啊?”旋即沉吟了一下,“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农历十月十三。”又补了一句“如果不是这天,就按当天的日子吧!”因为父亲说能够等到澳门回归的当天离去也死而无憾了 未料父亲一语成谶,大约过了三五日,父亲竟真地在这天凌晨00点12分驾鹤西去了!😭<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事后想起父亲几天前跟我说过的话:“我这个病,如果喝上明年的新茶 吃了明年的新麦和新米,或许就能挺过去!” 当时心里动了一下,但想到冬寒料峭,茶叶的老梗还在寒风中发抖,我只把这当作父亲心中一个无奈的憧憬而已。 时至今日,我却一直怀疑那句话是不是父亲有意无意透露的天机隐语,真后悔当时未能效法古人竹杖芒鞋,一路向南寻找这些东西回来,或许真能挽留住父亲😭<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父亲是我生命中最严厉却也是最亲的人。 三个孩子我最年长,父亲身体最为健壮的时段,我是坐在父亲肩头、偎在父亲臂弯里长大的。去外婆家弯弯曲曲的山路,父亲大多让我骑在肩头,偶尔牵着我的小手走一段较为平坦的路,一路上不是讲故事就是教唱歌、认道路两旁的动植物、讲途经之地的风土人情,几十里山路在父女二人的嬉谈中不知不觉就走完了。 有时即便挑着担子,父亲也要带上我,让我骑坐在扁担上,母亲埋怨父亲不怕累赘,父亲却总是乐此不疲。<br></h3><h3></h3> <h3></h3><h3></h3><h3>犹记得,《铁道游击队之歌》,是父亲在穿越我们村那条布满石头和坑洼的小路上教我的,青山石屋与何宰相的故事,是在翻越大青山的时候讲给我听的,不许取笑别人的生理缺陷,是我有一次童言无忌地说人家耳朵上长了一个“小耳朵”时,被父亲狠狠地掐了手腕后明白的。 有一回,不知何事与妹妹吵架,父亲没说话,拿来一根树棍叫我折,我毫不费力地就折断了,他又拿来一把树棍让我折,我用尽全力也折不断,从此我懂得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父亲常常教育我们要团结。家里收蒜子的时候,父亲边教我剥蒜子,边打谜语给我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要分家,衣服都扯破。<br></h3><h3></h3><h3></h3> <h3></h3><h3>父亲擅长讲故事,无论民间传说、童话寓言,还是经典故事,有时即兴编排,他总是讲得绘声绘色,扣人心弦,百听不厌,因此不仅我喜欢跟屁虫似地缠着他,整个生产队的小孩甚至大人都喜欢围着他听故事。 夏夜露天乘凉,冬天围炉夜话,父亲的听众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我很疑惑他的肚子里是不是装满了故事书。 我七岁上学,第一天下来怎么也写不圆那个字母a,急得直哭。父亲捉着我的手,一遍一遍地教我摹画,从那以后,不认得汉语拼音的父亲跟我一道学习,竟成了拼音高手。 每天上工回来,父亲检查完我的作业,就教我看《汉语语法》、《写作一百例》,跟我一起钻研《史丰收快速计算法》,这些课外书都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买给我的。 遇到好文章,父亲总要我念得倒背如流;写大字时,他冷不丁来到身后抽我手中的毛笔,带我劳动的时候,常出口算题训练我的敏捷思维,我后来的语数基本功几乎都是那时在父亲的帮助和督促下打牢的。<br></h3><h3></h3> <h3>父亲对我的功课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六一”要在学校上台发言,发言稿经父亲几审几改,我已背得滚瓜烂熟,发言的节奏、语气,在父亲的指导下也已操练了无数遍,小孩子的耐心终于消磨怠尽,我的倔脾气上来了,坚决不再念最后一遍,任凭父亲的竹枝抽在身上。 最后父亲动了大怒,用担绳结结实实地抽了我一顿,腿上胳膊上爬满了麻花,终于没让我犟过头,抽抽咽咽地又念了三遍才罢休,打那以后,再不敢跟父亲拼犟劲了! 尽管我的功课不错,但每次只要听说父亲来校,总是战战兢兢,生怕有点什么差错被他知道。<br></h3> <h3>父亲却为我迫于家境未能读高中上大学而耿耿于怀,我是女孩,父亲教给我所有女孩该当遵从的美德,但他却从不只把我当女孩儿养。 除了让我像男孩一样上学读书做好功课外,父亲带我爬上高高的山岗上采茶叶,把我放在澡盆里带我下水摸河蚌,雨后的清晨带我下地抓那滑腻腻的蛇虫回来喂鸡鸭,捉回硕大的乌龟巴上泥巴插上红旗给我当坦克。 在我很小的时候,让我独自一人带着礼品走七八里路,穿越长长的庄稼地和小河沟去看节。而父亲则偷偷地跟在后面,直到看着我到亲戚家门口,他再悄悄地回家。在父亲的熏陶下,我的性格有了女孩的温柔细腻,也有了男孩的勇敢顽强,这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恩泽。<br></h3> <h3>在我十七岁的时候,父亲遭遇了病魔的无情打击。 那个时候,癌症几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词。看着家中三个的幼小的孩子,父亲万念俱灰,泣血而成《示儿》、《致妻》、《致兄弟》、《致友人》诸篇绝笔。 昏黄的油灯下,把我抱在怀里一遍一遍地讲解。千般叮咛,万般嘱咐,声泪俱下,痛断肝肠。我虽然一知半解,但能深深体会到父亲的绝望和无奈,也能体会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郑重地跟父亲点头承诺,一定带好弟妹,帮父母撑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家。<br></h3> <h3>父亲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上了手术台,命若游丝地回到阔别了一个多月的家。看到三个幼儿瘦弱的身躯、满头的疮包,父亲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一激动病情恶化,好几天水米难进,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br></h3> <h3> 可谁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父亲用生命照亮了我们这个家,他自己却迎来了油尽灯枯的时刻。 两个月的病程,两个月的抗争,两个月呕心沥血的谋划,两个月身体力行的奉献。 最后父亲还是毅然走向了天堂,只留给我们绵绵无尽的思念……<br></h3> <h3>老爸,记得我们当年有约,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是您往生的日子,我们一定在这一天来看您,不要带酒,就带一杯清茶,那是您的最爱,一如您的人品!<br></h3> <h3>思念您的女儿~泪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