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大数————高县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纪实

彤彤妈

<h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br></h3> <h3>我们四年级数学教师,结合本册教材知识点,结合本册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组织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h3> <h3>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故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难学。现在的新教材克服了这一弊端。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题材丰富多采,呈现形式多样,并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这一切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h3> <h3>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国家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这些大数。</h3> <h3>本册教材共有3个综合实践活动,即“生活中的大数”“惊人的危害”“节约一粒米”这些活动都是基于大数的认识,基于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作为基础的。活动前,老师做好精心准备。首先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让孩子知道,自己在活动中该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指导组长分工等,并在班级群里告知家长,让家长帮孩子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去调查,了解!</h3> <h3>学生上交作品后,每个班进行初评,再选出10份优秀作品参与全校展示。</h3> <h3>在本年级学生参观学习时,老师借助这个机会,把好的作品拿出来展示,交流,并指导学生可以如何做出更优秀的作品!</h3> <h3>孩子们在“三峡工程中的大数”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并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数,知道了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重要作用;在“惊人的危害”中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和付出的巨大的经济代价;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理解了为什么是“惊人的危害”;从计算“节约一粒米”中,发现如果每人节约一粒,全国13亿人累积起来,又是一个想都没想过的大数据!</h3> <h3>最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调查了解,结合自己的计算发现,自己一个小小的不良行为,就会引发很多不良的后果。小组同学自觉进行反思,倡导以下行为: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择;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使用;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真正体会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真谛!</h3> <h3>数学即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调查了解,亲自计算,感同身受,对大数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会引发不良后果有所了解,对于节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增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