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贾元春

红霞

<h3>《红楼梦》人物理解之六 贾元春</h3><h3> 因为生在大年初一,所以取名元春,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大女儿,是贾府众多女性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人——贤德妃。是贾氏家族最大的靠山,她在宫里受宠与否直接关系到贾氏家族的兴衰荣辱。而她的命运一样也很凄惨。看她的判词就可以略知一二: 二十年来辨是谁,榴花开处照宫闱;</h3><h3>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h3><h3>判词配着一幅画,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弓音同“宫”字。至于香橼,音同“元”字。还有其他更深的意义,红学家们有他们的观点。</h3><h3> 榴花开是指元春嫁到宫里去,因为和皇上有了宫闱之事,石榴花开了,要接果了,又成熟又美丽,还要有了孩子。贾府因此更加荣耀富贵,又像初春那样生气勃勃,一派繁华景象; “二十年来辨是谁”涉及到清朝皇子们争夺皇位的问题,我一直没理解,后来看了刘心武的解释才懂,是说二十年来一直就猜想秦可卿这个女孩子到底是谁,后来因为元春的告发秦可卿上吊而死,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多说。感叹元春,她被才选凤藻宫的那一年是她最美最好的时候;之后几年她的命运开始滑向低谷; “虎兕相逢大梦归”,还有版本是“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和兕都是凶猛的野兽,它们有一场争斗,暗示元春在两股政治势力也就是皇权的争斗中死了,元春的死因在后四十回,说是侍宴回来偶感风寒,痰气壅塞,汤药不进,薨逝了。关于元春的死,争议太多,看了各种书籍上说的大多都与高鹗不同,我的浅显的理解更不足挂齿,只是因为喜爱《红楼梦》就试着评说罢了。</h3><h3> 金陵十二钗每个人的判词都配一首曲子,和判词是相对应的,元春的曲子是《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遥。故向爹娘梦里寻相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好悲凉,临死了给爹娘托梦。荣华富贵的日子正是好时候,可是意外却来了,“无常”是意外,也指阴间的无常鬼,人死时都是由黑白无常二鬼领到阎王爷那去的,芳魂飘到很远的地方,离贾家和她住的宫殿都很远的荒郊野外,遥望着家乡。眼睁睁的把自己的荣华富贵抛弃了,她不愿意死啊,这不仅是她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她死了整个家族也完了。她告诉爹娘儿命已入黄泉。天伦是指爹娘以及整个家族亲戚,早点从纷繁的世间功名利禄的争斗中退步抽身。</h3><h3> 元春,贵为贤德妃,享的福可想而知,省亲时那贾府里说不尽的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大观园中香烟缭绕,花菜缤纷,处处灯花相映,时时细乐声喧。可是这等繁华也无法掩饰元春在宫中的凄苦孤寂,见到贾母和王夫人时哭的好伤心,“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只管呜咽对泪,众人皆垂泪无言。贾妃忍悲强笑说:当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见,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元妃回娘家本来是团聚,可是繁琐的规矩大礼致使她与娘家人迟迟说不上话,就连她的祖母父母也要给她行国礼。“见不得人的去处!”这意味着她不愿意去,或许当初贾家是为了家族的现有的地位的稳固和更好前途把女儿送了去,或许是逃不掉的选秀女,总之元春没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h3><h3> 可怜的女孩,一生绞尽脑汁,幼年时期就费尽心思辨认宁国府的秦可卿,十几岁又被安排进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皇宫里,又学着勾心斗角争宠,才选凤藻宫当上了贤德妃,女尚书,眼见着飞黄腾达,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却突然死去,一直到死就回了娘家一次。就像《甄嬛传》里年世兰死时甄嬛去看望她所说的:“皇上身边从来就不缺美色,为了江山社稷可以牺牲任何嫔妃”。元春的结局也验证了她自己作的灯谜谶语: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