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茶马古道之锁钥 贵州行 1

李寿琪

<h3><br> <br><br>早就想去闻名遐迩的凤凰古城,又想去异风异俗的稻城、亚丁,此次贵州行有幸游览镇远古镇,歪打正着,酝酿许久的夙愿也随后烟消云散了<br>12月6日到镇远,大巴上听导游介绍,方知古镇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元、清为道、府之所地达700多年之久。古镇的名称就含征伐远方异族軍事重镇的意义,当然战争的结果必然是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作为茶马古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集散地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古镇有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之美誉,古街古巷,古民居古石板路,古码头古城垣,还有战神庙、城墙、锋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堡垒,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说者滔滔不绝,听者垂涎欲滴。一番介绍更助燃了一睹古镇芳容的欲望,卸下行李,马不停蹄直奔古镇。&lt;br&gt;俄顷,一行人就走到了新城通往古镇的必经之路——新大桥,其实所谓新,也已经是解放前后的事了,是相对于不远处的祝圣桥而得名的。1946年开始建设,1948年正值蒋介石六十大寿,时任镇独立师司令周中礼提议改名为“介寿桥”。因而民国省政府才拨款、派人、调设备,新大桥才算正式动工。直到1949年镇远解放时还有第七、第八桥孔没有建成,1950年终于建成贯通,为庆祝古城新生,命名为新大桥,桥位于镇远的母亲河——舞阳河S形的拐弯处,因此站在桥上可以大致看到古镇的全貌。&lt;br&gt;舞阳河把古镇分为两瓣,北面叫府城,也是古镇的所在地;南面称为卫城,是商业居住区。舞阳河好像南京秦淮河,不同的是建在两边沿岸山坡上的马头墙,参次高下,逐级盘上,屋檐下一串串红灯笼恰到好处地装点了古镇,以旖旎风光夺人眼球。一路欣赏却一路诧异,为什么徽式建筑会在远离千里的苗家古镇落户?不一会儿,导游的讲解消除了我的疑惑,原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从安徽过来了一批一批的士兵,战后士兵陆续在此地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因此除了刀与火,也带来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建筑理念。真可谓:苗岭看金陵,舞阳游秦淮,镇远马头墙,张灯把客迎。百度搜索镇远的图片,一目了然:舞阳河穿过四周的群山,又以“S”形蜿蜒穿城而过,北岸旧府,南岸老卫,远观颇似太极图。&lt;/h3&gt;</h3> <h3>下桥径直走一会,就到了古镇,以此类推感觉还真像南京夫子庙,更似亲临清明上河图。不过没有商家叫卖,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鼎沸,没有脏乱差;寒风中商家大门洞开,窗明几净,店厅亮堂,静静地等待顾客光临,看上去镇远是用精心准备迎接远方来客。我们唯有静静欣赏,方能与周边匹配, 只有细嚼慢咽,才能体会不一样的深山古镇,只有彬彬有礼才能回报地主深情。走在青石板路上,旧日的楼台亭阁不时地接踵而至,夹杂其中的庙堂观所也不时闪现。据说古镇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由于眼前的一切正合我的兴趣,所以亦步亦趋地跟着导游,聚精会神地听其讲解。&lt;br&gt;正对新大桥的石屏山,因其面城一面的北山,象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因诗句“石崖绝壁高千仞,端直苍阔如屏风”而得名。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导游指着上面的亭子说:”这叫四官殿,也叫东方战神庙,是纪念战国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个名将。当年征讨苗族土司的战争,每每都会在此烧香火,祈求好运。时间匆促没机会登石屏山,后来,玩祝圣桥后,在过祝圣桥几十米的街上朝左边看,有一段沿石屏北山坡呈四十度上下倾斜攀升的古城墙,名为“府城墙”。城墙修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现残存1500米,上有炮台、城楼,整块青石板舖筑的地面。大概此时镇远是府城的建制,故称“府城墙。又被誉为“苗疆长城”。第二天早饭后在宾馆附近闲逛,偶然间发现紧贴舞阳河南岸还有一段城墙,大约1500米。由城墙,码头,城楼和三堵护城堤组成。后得知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也因此时镇远是卫所,故称"卫城‘’.2013年兩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接着游览镇远最负盛名的祝圣桥。在镇远众多的桥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老大桥和新大桥两座姊妹桥,老大桥初始取名曰舞溪桥,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后因田氏土司家族内部仇杀,致使改土归流,修桥半途而废。此后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修,至崇祯元年(1628)才告竣工,前后历经约二百五十年时间,后屡塌屡修。清雍正元年(1723年)最后一次修复。其中一次修复竣工时,正值康熙皇帝圣诞,为向圣上祝寿,于是舞溪桥被更名为祝圣桥,基本坚好至今。祝圣桥上第3孔第4孔之间,建有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名称“魁星阁”,又称“状元楼”。该楼阁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时任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楼阁上题有三副楹联,其一幅是:“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横幅是:“河山柱石”。坐东面西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横幅是:“云汉天章”。说起状元楼,导游还讲了一段故事,当年有个当官的到此考察,感觉此地风水特好,人杰地灵,必定会出状元,于是就在桥中央建了一个风雨亭,取名“魁星楼”。后来古镇果真出了两个状元,此亭遂改为“状元楼”。</h3> <h3>祝圣桥,一条扁担两头宝。一头是大河关码头,以前镇远十二码头都是各有专用,例如镇远码头是米码头,禹码头是鱼码头等,而大河关码头则是达官贵人来往镇远和科举中第的学子荣归故里的地方,现在成了摄影爱好者必选之地和游览舞阳河的上下船码头。另一头青龙洞,则是镇远古镇的著名景点之一。这座古建筑群,坐落在城东的中和山山腰。隔河相望,中和山山势挺拔,悬崖峭壁。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洞、宫、阁、楼。道、儒、释和民间书院群,背靠青山临绿水,聚在山腰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在全国也是少见的。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只是外观青龙洞,已是绝好的视觉享受,我思忖日后恐会再做回头客,好好赏玩青龙洞里的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一连串扰人心痒的地方。</h3> <h3>晚饭前,一行人参观了“中国历史名城”镇远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是此行的一大特色,也是亿游安排行程的独特之处。我认为兴奋之余静心参观,了解当地民俗乡风,实际也是提升旅游内涵的举措之一,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我们本来就了解不多,及时补课是完善行程的好方法。<br>返程再仔细游览来时没来得及看的地方。导游一句话,“歪门邪(斜)道“是我们第一选择。在镇远,无论是“六排十巷”,还是陋街深巷,凡是开在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与巷道平行或垂直,小巷也绝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转个角度。这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财不露白”。在寻找“歪门邪(斜)道” 时,黑暗中意外地看到了“天后宫”“两湖会馆”“周达文故居”和曾为红九军司令部旧址及罗炳辉将军暂住地的镇远革命史馆等外景。导游推荐的“四方井”也引起我们的兴趣。顺着不知是“仁寿巷”还是“冲口巷‘’往里走,巷道是坡度不小的石阶,加上深巷空无一人,幸好不知那幢深宅大院传出阵阵卡拉OK 声音,壮了我们的胆。也许是吃力外加胆怯,不一会竟泌出了微汗,最后好奇战胜了忐忑,黑暗中终于找了“四方井”,就是井口方方的一口井,黑暗中看了旁边竖着的介绍铭牌,方知此井建于宋元,井壁已被井绳勒出凹槽。此地有“投鱼看信”的说法,即井中养鱼看是否有人投毒。现为县保护文物。镇远牌坊建筑盛于明代,府、卫、县三城九市内牌坊林立,甚至每条巷子入口都有牌坊,有的水码头也建有牌坊。进古镇时我没有仔细确认导游说的古镇还存的七座牌坊,不过四方井巷口,歪门邪(斜)道巷口都有一座牌坊,可惜昏黑中无法辨清上面的文字,造成记忆的模糊。</h3> <h3>古镇主街道灯火辉煌,沿街店铺被地面的泛光灯照射得蓬荜生辉,灯火中的县政府、县委和人大等镇远首脑机关却显得有点寒碜,没有“光的艺术”,六、七米高的园水泥柱,上横三、四米宽的长方形水泥门招牌,上书毛体“为人民服务”,下方开着个三米左右的拱形门洞,门洞敞开,一眼就看到了三四层高的办公楼,当中通道两旁绿树郁郁葱葱,与大门旁边的两棵绿树恰成对应。使人感觉似乎回到了八十年代,与全国日益恢弘的政府机关相比,她也独树一帜,别有特色,于是我也拍下了这幅难得一见政府机关的照片。</h3> <h3>夜晚,舞阳河两岸成了光的世界</h3> <h3>从石屏山移建旳旧时‘’石屏巨镇“牌坊</h3> <h3>最后还得赏玩一下各个时段的古镇主街。刚从新大桥下进古镇时,天未黑,行人不多,寒风中眼前石屏山郁郁葱葱,脚下舞阳河碧蓝蜿蜒,大桥上看到的是古镇黑幽幽影影绰绰的屋脊,顿觉镇远一下子回到了山城古镇应有的古雅。走过古镇“石屏巨镇”牌楼,天色擦黑,仔细端详辨认,看不出牌楼是否原汁原味,后来才知原牌坊立于石屏山古驿道,是当代人们移建的。应该说原物还是原汁原味。一会,华灯初放,抬头看“石屏巨镇”,更觉古朴之美。晚饭后,黑幕落下,走在主街顿觉古镇又华丽变身,街道两边灯火亮起。夜景以祝圣桥周围为中心,连接的府城和卫城,穿过小巷再看舞阳河,两岸也是光的世界,最美的是光带把沿岸山坡上步伍高下的民居楼馆连成根根灯线,加上街上建筑的垂直灯光,构成了辉煌璀璨的光网,投在河面,倒影经涟漪揉碎,光怪陆离,真的令人陶醉。不过如果仔细一看,会发现舞阳河两边的灯光效果稍有差异,北岸府城灯火通明度比南岸卫城亮一些。我想,大概与古代府城是官贵人居住的地方,而卫城是平民老百姓居住有关吧。</h3> <h3>饭店旁边的和平村,虽不在古镇,也是应该说一说的。和平村是第一个进入我们眼帘的镇远景点,第二天出行前我赶到那里,可惜没有开门,只好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一大早参观抗战遗迹,心情是有点压抑,但是只有不忘历史,才会珍惜当今。查百度得知,和平村在和平街南侧,为一组由高大土石围墙圈围起来的建筑群。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衙门,民国初改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抗战时是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被日本反战作家鹿地垣等称之为“和平村”。墙院中原有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位建筑14栋。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如同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旅游也是一项遗憾的行为。半天游古镇,行色匆匆,终究只能看瓜皮,吃不到瓜瓤。第二天告别镇远去舞阳河游览,大巴上我暗暗嘀咕:镇远,我会再来的! <br> 写於2018.12.1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