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邓军英语工作室十二月份活动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教学研讨

澹雅

<h3>2018年12月19日,浏阳市邓军英语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美丽的杨花中学举行了12月份主题活动~~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课例研讨。</h3> <h3>此次工作室的活动得到了杨花中学彭校长、胡校长和各位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h3> <h3>本次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研讨课的话题是九年级的customs,为我们带来两堂创新写作课的是来自杨花中学的徐惠老师和山下中学的袁丹老师。</h3> <h3>首先,杨花中学的 徐惠老师利用视频的导入帮助孩子们回忆本单元的主题为各国的社交礼仪;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填空,注意在中国的一些风俗和利益;接着用微信对话的情境,引出法国留学生写来的一封关于法国礼仪的信,让学生读这一封信,总结出写作提纲及句型;最后,学生自行完成一篇关于中国习俗的作文。徐惠老师的课新颖独特,行云流水,以读促写的课型模式在本节课上运用得游刃有余,恰到好处。</h3> <h3>第二节袁丹老师的课通过与学生握手打招呼互动,称赞学生有good manners导入主题阅读。再通过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如阅读开头猜测主旨大意、填表梳理正文核心内容、总结核心句型、复述内容、利用核心句型续写、提问引导学生改写结尾。最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结构仿写一篇作文。</h3> <h3>担任本次研讨活动的主持人是工作室团队名师,来自道吾中学的胡平老师。</h3> <h3>研讨活动第一项:杨花中学主管中学工作的胡景高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同时对来自全市各校的英语老师介绍了杨花中学的情况,并预祝工作室活动取得圆满成功。</h3> 活动第二项:说课 <h3>徐惠老师说课</h3> <h3>袁丹老师说课</h3> 第三项:分区进行研讨 <h3>城区研训中心研讨场景</h3> 城区组李辉老师代表本组发言 <h3>城区组就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观课,通过讨论认为:两位老师上的都是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通过他们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一、第一堂课有个环节让学生写作文提纲,但写完后没让学生展示,有些学生甚至没写完,如果这里多安排点时间,让学生写完后展示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还有写完作文以后,只展示了一篇习作,我们觉得太少了,是否可以让多让几个学生展示作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二、第一堂课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以后,教师让他们挑出了一些有用的句式,可否让学生读几遍来感知一下,让学生在写作时可熟练运用。三、第二堂课整体设计很好,但有些任务难度太大了,如要学生重写文章的结尾(write a new ending),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三个提示问题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果换成选结尾,难度就降低了不少。四、第二堂课阅读文本后学生做了表格填空,然后让学生用其它词替换can, can't来说句子,如be supposed to,should,could,must替换can,be not supposed to,shouldn't,mustn't等词替换can't,我们认为教师要先举几个例子,示教学生怎么做,因为在这个环节学生表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说句子。另外,教师如能让学生朗读文本,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欣赏好词好句,就能为之后的写作做良好的铺垫。 当然,一节好课要不断地打磨,这种形式的写作教学毕竟刚开始尝试,要完善需要时间,也要全体成员的集体智慧。我想教研和学习,我永远在路上</h3> <h3>杨花中学英语组研讨场景</h3> <h3>北区研训中心研讨中</h3> 北区组钟英姿老师代表本组发言 <h3>北区组就如何构篇进行了研讨北区组认为:读写结合是突破英语写作的瓶颈,今天的两节公开课都是以阅读文本为例来进行写作教学。 1.首先用视频来引入话题,然后引导学生谈论中国的风俗习惯。以说促写,突破重点关键句型及短语。同时以话题为中心组织语言,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从而便于学生做到“整进整出”。 2.在确定要点和提炼结构方面,巧用语篇语境,处理文本信息。然学生分段提炼结构。找主题句,关键句,关键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磨词悟义,感知语言的得体性及写作要点。接下来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列提纲,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并丰富写作内容。 3.在初稿写作方面,徐老师让学生根据提纲为框架,进行仿写。而袁老师则让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进行扩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及创作思维。同时在学生熟读文本内容并深入理解之后进行改写。两位老师各有千秋。 4.在多元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老师批改的英语写作模式的弊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多元化评价的反拨、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进行多元化评价。两位老师都很好的进行了他评和师评。但我们组的老师认为我们采取这样的评价模式或许会更好,写作后第一次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写作后第二次评价(同伴评价)――写作后第三次评价(教师评讲),学生再次写作――收集美文的英语写作评价模式。 5.展示习作方面:两位老师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同组的老师们认为,对于有欠缺的作文,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多表扬其闪光点。 以读促写,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文本话题,内容,结果,语言,思想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写作训练,让读写结合成为写作常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素养就会全面提高。</h3> <h3>西区研训中心研讨进行中!</h3> 西区彭碧芬老师代表本组发言 <h3>西区组彭碧芬老师作为代表发言:西区组就写作模式探讨,她们认为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 的焦点应在学生身上,课堂重点是customs and manners,切入点还可以更小。在教学中应抓住文本,从入境--感知--操作--运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操作。</h3> <h3>南区研训中心研讨画面</h3> 南区组罗艳老师发言 <h3>本次教研活动南区的观察点是教学设计,分为以下5个观察点:</h3><h3>1.导入新颖度。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视频的导入比图片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徐惠老师的导入更让学生容易入境。</h3><h3>2.环节相扣度。两位老师的过渡都很自然。徐惠老师的设计意图是从词到句到篇。袁丹老师的设计意图是由段落到篇章。</h3><h3>3.知识巩固度。徐惠老师运用的方式是让学生基于文本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总结sentences </h3><h3>pattenrs。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一方面袁丹做得稍为欠缺。</h3><h3>4.知识拓展度。在这个维度上,袁丹老师的设计不够科学:我们在本单元的重点是be(not) supposed to do,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了一定高度,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时,又从can切入,然后用句式retell。让学生由经历“高点一低谷一高点”的学生过程,没有层层递进,所以无法带动学生,课堂不活跃。</h3><h3>5.教材处理合理度。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给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目的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编选。两位老师都精心挑选了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再指导写作。我们认识本单元的阅读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特别是第二段落:For example...,another example is</h3><h3>that...,another thing is that...,also..这种写作结构是很棒的。同时也用到了be (not) supposed to do...,have to...It is impolite to do...等。我们在基于这篇文章阅读上进行写作,再辅以精选文章。那么内容就会更丰富了。</h3><h3>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在历练中成长。所以希望我们的成员珍惜每一次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课,评课,授课。</h3> <h3>东区研训中心积极研讨中</h3> 东区组张新辉老师代表本组发言 <h3><br></h3><h3>东区的观测点是课堂教学时间分配。</h3><h3>1.第一堂课读、写、评是时间分别为:20, 25,3分钟,相应所占百分比为:42%, 52%,6%,第二堂课相对应百分比为43%, 50%, 7%。由此可见,因为此次课型为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可见这两堂课都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为主的目的;</h3><h3>2.但是从这个时间中,也发现了相同的问题,就是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时间不够,学生不知道评分标准,就不知如何润色自己的文章,那得高分;</h3><h3>3.那么这个不够的时间从哪里挤出来呢?我们还是要回到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型中阅读的目的。这个目的无非两个:给学生以话题,以及给学生一个写作结构。那么我们可以看,假如阅读文章,既能提供话题,又有结构,那阅读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若只能达到其中一个目的,那就缩短阅读时间,减少相关活动,放到写和评的过程中来。</h3><h3>4.总之,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利于写作的活动,就保留;无益的,即可删除。</h3> 活动第四项:微讲座 <h3>名师工作室团队名师唐艳老师作《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微讲座。</h3> <h3>最后邓军首席对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进行了指导,他从感悟新知—探究新知---运用新知---升华新知四个方面对这种课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地讲解。</h3> <h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愿我们的团队在邓首席的带领下成长更快,愿我们每一个成员在每一次的历练中完美蜕变!</h3> 唐艳老师的观课感 <h3>活到老,学到老!</h3><h3>今天邓军英语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在杨花中学举行。由两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两堂基于阅读的写作课。其内容都是围绕九年级Unit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单元进行,两位老师都是从课外选择了描写世界各国不同的餐桌礼仪的文章进行阅读,时间都是在20-21分钟,写作的时间是24-25分钟。从教学活动的设计来看,两位老师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学步骤都是为了教学目标而服务。</h3><h3>两位老师虽然在阅读中复习了写作需要的句型:you are supposed/expected to do, you should/shouldn’t do, It’s polite/impolite/rude to do.等,但是因为没有给学生提供哪些行为是符合各国礼仪,哪些是不符合的。因此,学生只有框架(句式),却没有材料(短语,词汇)。所以写作过程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好的输出,首先要做好铺垫----通过设计不同层次而且有趣的活动来复习写作所需要的句型和词汇。然后要让学生多说。能够说出一篇文章后,又有黑板上的词汇和句型提示,孩子们怎么写不出一篇文章呢?</h3><h3>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是基于阅读的写作课,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去选择阅读的材料呢?首先是话题一致,其次,我们到底需要这篇阅读文章起到什么作用呢?徐惠老师选择的文本给孩子们在写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范本作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的框架模板。而第二位老师的阅读材料则更倾向于拓宽学生的阅读和知识面,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写作基本没有帮助。</h3><h3>因此,对于阅读写作课,我有几点体会:1. 阅读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最后的写作。所以所有的阅读活动都应该围绕最后的输出而服务。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作所需要的词汇、短语、句型,还要掌握让文章写得更加流畅和条理清晰的关联词,以及文章的谋篇布局。2.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口头造句,口头作文的训练。这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很大。因为如果能够说出一篇文章,写下来就容易了。加上黑板上有写作必需的词汇和句型,孩子们写作文不会觉得是难事了。</h3><h3>而最后我的微型讲座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因为两堂课都是基于阅读的写作课,但是工作室安排我的《阅读课模式的探究》就显得有些不搭了。上个周末就把去年讲过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补充。比如,我10月份在西安学习到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所以,我就临时把初一第二单元的关于Jenny 介绍自己家两张family photo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把Jenny换成父亲Alan,来重新介绍家人。这样,孩子们必须用英语进行思维,所有的人物角色都要进行变换,爷爷奶奶变成了父母,父母变成了夫妻,原来的兄弟姐妹变成了儿子和女儿。可能这些例子也让在座的许多老师眼前一亮,原来英语阅读题还可以这样设计!正如我在西安学习时的感受一样。我觉得,自己的讲座可以结合一个具体的课例来进行。这样就可以把很多复杂或者没有条理性的东西给说清楚。</h3><h3>总而言之,英语学科是不容易教的。而且英语老师的压力也普遍较大,因为刚毕业的学生英语口语好,电脑技术先进,加上颜值高,很讨学生喜欢。而我们这些年龄偏大的英语老师要怎么才能不过时,不被淘汰,继续被学生喜欢呢?唯有学习,再学习!因为一个善于学习和反思的英语老师会永远年轻,而且能够给学生人生和学习方面更多的惊喜。</h3>

学生

写作

老师

阅读

文本

研讨

教学

句型

进行

徐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