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西往】再访奉节瞿塘峡(原创.摄影)

东来西往

<h3>  写下这个题目,总感觉有些牵强,并非本意。当初,写罢《走近巫山十二峰》,苍促之下,命名为《再访奉节瞿塘峡》,虽然让她作了陪衬,但瞿塘峡却是我走在摄影之路上,留下最为浓厚的一笔。</h3> <h3>  这幅《夔门来客》,是2017年12月22日,在摄影老师文振效同志的指导下拍摄的,那是我第一次到瞿塘峡,不熟悉摄影环境,更不知道那个标志性山峰是赤甲山(当地人称:桃子山),也就是最为著名的“三峡之颠”,当看到活泼可爱的群猴在夔门炮台尽情戏耍时,便不自觉的按下快门,经武大科班出身的后期大师姚一龙同志亲手润色,资深新闻记者王晶晶为图片命名为:《夔门来客》。这幅作品在2018年第二十届中国摄影艺术大赛中获优秀奖;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年鉴社主办的2018年“图说长江.美丽典藏”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初出茅庐,能获大奖,并不代表我技艺高超,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代代摄影大师为培养新人付出的艰辛。</h3> <h3> 瞿塘峡,是长达193公里的长江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仅有8公里,它地处重庆市奉节县境内,西起白帝山、东至巫山县大溪镇,两岸断崖壁立,形同门户,名"夔门”,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长江辟此一门,浩荡东泻,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砍,山高峡窄,仰视碧空,云天一线,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h3> <h3>  只有8公里的瞿塘峡,举目所及。假若你站在左侧的三峡之颠或右侧的白盐山上,整个峡谷尽在脚下,窄如走廊,就像一个将军,让他不能施展拳脚、摆不开战场,因此,拍摄瞿塘峡有很多局限性,每年的11月至12月,当瞿塘峡两岸的红叶染遍山坡时,便是全国各地摄影人蜂拥而至的时节。</h3> <h3>  这个月初,我再次走进瞿塘峡。初冬时节,放眼两岸山坡,一簇簇,一片片,漫山遍野。在清莹莹的江水两岸,红叶辉映天宇,百里江峡,山寒水瘦。红叶红遍瞿塘峡,我认为,瞿塘峡的红叶才是长江三峡最为壮丽的秋之色!</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矍塘峡日出</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母”出征</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游“航母”出征</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江碧水向东流</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峡江红叶</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条大河波浪宽</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条大河波浪宽</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山红叶</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瞿塘峡秋色</h3> <h3>  ——本文图片拍摄于重庆奉节瞿塘峡,夏林老师给予后期调整,在此鸣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