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我做主——大九班益智区观察记录

🍉

<h3>  经过一个学期的区域活动游戏,每次活动班级中各个区角都有不少小朋友争先进入,但是益智区材料已投放多时,却很少有幼儿愿意尝试去操作。就算偶尔有幼儿愿意摆弄,也是三下两下就失去了兴趣。</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指南》曾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渗透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游戏行为,欣赏孩子们的自主表现应成为我们的行动准则。</span></h3><h3> 于是,我一直在反思:如何就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操作材料的兴趣呢?如何可以让看似简单的材料经幼儿的手,发挥不同凡响的效果呢?如何能够更有效的支持幼儿呢?   &nbsp;<br></h3><h3> 思考:我想我们需要能够捕捉到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进而给孩子提供一些物质支持和思维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探索。于是,我投放了一些废旧的超轻粘土盒子在区域中。</h3> <h3>  有准备的环境一:</h3><h3> 早上入园时我把塑料盒子放在了“星星小教室”的桌子上,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时不时就有人走过去摆弄一下。</h3> <h3>  首次操作:</h3><h3> 发现一:12月3日上午10:45分,铄铄、雯雯,昱辰,灏灏和俊俊</h3><h3>  在区域活动前的交流中,我告诉孩子们有一个新的材料已经投放到我们的“星星小教室”啦~欢迎孩子们去玩一玩。于是,活动一开始,这几个小朋友就抢先开始了游戏。</h3><h3> 孩子们拿到盒子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讨论,雯雯说:“这该怎么玩呢?”,说着说着,她拿着一个盒子摆弄起来。这时,旁边的铄铄兴奋的和她说:“看我搭的火车!”。雯雯好像受到了启发,说着“我也要搭一座城堡。”<br></h3><h3> 于是,孩子们都开始了自己的搭建。</h3> <h3>  竣竣搭建的是立体的城墙</h3> <h3>  灏灏发现盒子有两种规格,于是他都挑选的大一点的盒子。</h3> <h3>  雯雯:“我要给它们盖好盖子,这样搭得更高”</h3> <h3>  铄铄不小心弄倒了自己的作品,他说:“可能是我没放好,它失去平衡了。”</h3> <h3>  观察结果:孩子们拿到盒子之后自由探索玩法,主要是垒高的搭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尝试各种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稳更高。</h3><h3> 在游戏前,我并没有过多介绍这个盒子,孩子们在自由探索时发现了盒子的规格大小不同等特征。这在垒高过程中也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于是他们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作品。</h3><h3> </h3><h3> </h3> <h3>  第二次发现:12月4日上午10:45分 &nbsp;</h3><h3> 区域活动开始后,园园、涵涵和静仪进入到小教室里开始玩盒子</h3> <h3>  涵涵把盒子盖子取下,然后把盒子们重叠在一起。</h3> <h3>  涵涵开心的告诉园园,“我做了一个好大的冰淇淋”。</h3> <h3>  虽然同样都是垒高,园园和涵涵选择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园园耐心的找到了盒子的盖子,并且用力的把所有盖子盖好之后垒起来。涵涵则是把盒子套在一起垒高。</h3><h3> 这时,静仪惊讶的对她们说:“你们用了同样的盒子,可是搭起来不一样高呀”。</h3><h3> 园园和涵涵这时才开始仔细研究彼此的作品,静仪说:“你俩一个盖了盖子,一个没盖盖子,涵涵你的盒子都叠在一起啦,所以涵涵你的冰淇淋没那么高。”</h3><h3> </h3> <h3>  观察结果:在这一次的游戏过程中,虽然孩子们还是垒高盒子,但是她们有了新的发现,对于不同的盒子形态特征,虽然使用同一种垒高方式,也是会有不同结果的。</h3><h3> 孩子们自由探索、并且自己从中发现了这一问题。</h3> <h3>  有准备的环境二:</h3><h3> 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盒子的操作停留在了垒高的玩法,于是我增加了另一个材料:纸壳,这个纸壳有两面,一面光滑一面有纹路。</h3> <h3>  首次发现:12月4日上午10:45分。 </h3><h3> 这次区域活动开始后,可可发现在盒子边还有一个纸壳。于是她把盒子放在纸壳上,开心的说:“端起来啦!”</h3> <h3>  突然,可可不小心倾斜了纸壳,盒子从上面滑落下来。可可由此表现出来了很大的兴趣。</h3> <h3>  可可试着改变纸壳的倾斜角度,观察着盒子的下落速度。</h3> <h3>  可可说“我把纸壳放低一点,盒子就慢悠悠的滑下来啦。”</h3> <h3>  “咦?纸壳这面有花纹,盒子滑下来有声音,而且更慢啦。肯定是因为这面太粗糙了。”可可边摆弄着盒子,便自顾自的说着。</h3> <h3>  观察结果:可可利用纸壳和盒子探索物体滑落的规律,她发现滑落速度受表面粗糙程度的影响,经过几次试验后,她拿起了纸和笔记录起了这次的结果。</h3><h3> 这次游戏,因为我增加了新的材料,孩子们对盒子也有了新的兴趣和玩法,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更高水平的提升。</h3><h3><br></h3> <h3>  有准备的环境三:增加投放了几根冰棒棍</h3> <h3>  发现一:12月6日上午 10:55。</h3><h3> 园园和可可进入到区域之后,园园拿起一个盒子放在桌上之后,把一个冰棒棍放在盒子上,然后她在冰棒棍左右放上了两个盒子。</h3> <h3>  一旁的可可看到园园的作品,说着:“我也会,我也会。”于是她也搭了一个类似的作品,只是她下方摆放的盒子方向和园园有些不同。她的是开口朝上,园园的盒子则是扣在桌上的。园园发现了她俩作品的不一样,喊着:“原来这样摆,盒子也可以保持平衡呢!”</h3> <h3>  于是,园园好像受到了启发,把底座的盒子又增加了一个,两个盒子反扣在一起。园园说:“我的跷跷板更高啦!”</h3> <h3>  观察结果:这次孩子们利用冰棒棍和盒子做了一个跷跷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平衡的关键点,就是左右两边都必须是一样重量的。园园开始并没有成功,她发现先放一个盒子、再放一个盒子的话,冰棒棍很容易掉落下来,于是她把盒子同时放在棍子两端,这个时候跷跷板终于不会散落了。在成功的那个时候,她告诉我:“这是要保持平衡呢!”</h3> <h3>  通过这三次观察让我发现:虽然都处于同一年龄阶段,但是不同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同一种操作材料,不同的孩子有各自的想法和玩法,我们要尊重孩子们需求和游戏方式,要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和机会。</h3><h3> 并且,要不断丰富孩子们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的游戏更加有趣,探索出新的兴趣点。</h3>

盒子

园园

孩子

纸壳

涵涵

游戏

可可

幼儿

发现

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