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庄户村——乡村记忆》改编,有一定的删改,如有错误之处,请联系我修改,也可以向我推荐资料,十分感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老家——庄户村位于阳谷县城东北十二公里处,系阎楼镇辖区最北端,与安乐镇辖区最南端的马庄村相距约一公里,东邻赵王河与冯楼村隔河相望,西毗陈堂村,南与于便村、孟楼村两村接壤。现有人口246户946人,耕地面积1308.44亩,人均不足1.5亩,是典型的平原地区农业为主的村庄,人们世代以耕种为生。受孔孟文化影响比较深,家庭观念和家族观念相当浓郁。</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老家庄户村历史悠久。据传元朝末年,村名为刘家村。那时朱元璋起兵打天下,这里连年征战,殃及百姓,刘家村仅剩一户人家,村名改为刘一家。之后,又有王姓人王金城携家眷入住此地,由于王金城人丁兴旺,逐将村名更改为王金城村。到了清朝年间,一个刘姓粮贩在除夕急于赶路回家过年,当牛车行至石虎村时,牛突然受惊,铁皮镶裹的大木轮撞向石虎村的石虎,将虎头撞掉,幸亏人无大碍,后来将虎头给人锔上,才算了结。现在石虎村的石虎仍能看到被锔过的痕迹。由于“撞虎”的故事经过口口相传,久而久之演绎为现在的村名——庄户。张姓、陆姓、韩姓、刘姓先后来此定居。</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追溯村东的赵王河也有一定的历史典故。以前的赵王河河面相当宽阔,东西两岸都接近冯楼村和庄户村的村头,河水冲积的痕迹可以沿着庄户村、于便村、夹河村农田高度的落差看出来。据说,宋太祖赵匡胤为南粮北运开挖的一条人工河,故此叫赵王河。赵王河历史上可以通航,两岸曾经商贾如云,游人如织,只是时代变迁,年代动乱,年久失修才形成现在的样貌。现在,在老家庄户村北的农田之中挖1米多深,仍能找到古时的瓦砾和灶台之类。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黄河泛滥淤积,赵王河也疏于管理,河床被越抬越高,每到夏季遇到大雨,河水就会溢出河岸,水波荡漾,一片汪洋。上个世纪的父辈和祖父们当年在河套地里只能种高粱,因为耐淹。老人们去河套里收高粱,他们都赤着脚,高粱地里的鱼儿在父辈老人的双脚之间游蹿,甚至弯腰就能捉到。年轻人时常能捉到几条肥美的鱼儿来供家人美餐一顿。王姓家族中的福字辈和庆字辈老人都记得,东河地里和南河地里以前都是河套地,改革开放时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这些地块都不是良田,种庄稼产量也不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河上总算架起一座木桥,桥面用本板铺了两米宽,没有护栏,过桥的人都提心吊胆。特别是小脚老太太过桥时都不禁惊喊一声:“唉吆,我的娘唻!”然后小心翼翼的爬过去,人们亦称它为“叫娘桥”。后来政府出资建起了坚固的石头水泥桥。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过桥的危险啦。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记得很清楚,当时的石头水泥桥是沿着村北红旗路东西方向直行的,被冲坏重修时,向北挪了约一百米。同期修建了庄户扬水站,向三八妇女渠调水,受益者遍布三八妇女渠沿岸百姓。庄户扬水站扬水时,是一大景观,四十岁以上的人都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天洗澡时,在巨大水流中戏水,很多人一定对此记忆甚为深刻。值得一提的是,王怀友当年有一段短期的村官任职历史,他做了一个非常超前的自流灌溉工程,利用庄户村扬水站的便利,提前实现了自流灌溉,其便利性和实用性一点也不亚于如今正在使用的政府投资的水利工程,可以说实现自流灌溉超前了三十年,遗憾的是因为很多人思想观念落后,自流灌溉没能发挥长期效益。如今,政府又投入巨资修建了一座高标准的带有多个闸门的梁桥,既能拦水蓄水灌溉农田,又能放水泄洪减灾,也是赵王河两岸通行的重要一桥。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陆思营在任职期间,打通了本村南北和东西三条街道,结束了村前村后南北出行依靠胡漏沟的历史,再也不用下雨后趟稀泥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庄户村一个著名的地标是村庄西北角红旗路北侧的柏树林。它是本村王氏家族的族长墓林,有三十多棵挺拔森严的柏树,距今300多年,是阳谷县境内仅存的树龄最长、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树林。我的记忆当中,这些树要比范庄、景阳冈、阳谷城西、十五里元等几个柏树林的树要大的多。2012年被阳谷县林业局定为重点保护文物,每年拨发专项保护资金3000余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和关心。为了加强对古树群的管理,本村王氏家族委托王福俊等人于2017年重新补栽了被损的几棵柏树,清除了杂草杂物,四周栽植了绿化隔离带,初步形成了一座较为完整的古墓园林。看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放眼远望,灵气尽显。</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古树群挂牌标识后,损坏古树的行为不但是对祖宗不敬,也构成违法和犯罪。</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庄户村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庄。早在解放前就有一处私塾,先生王广奡(音ao)塾内有七八个弟子,学生王庆魁、王化民写得一手好字,每年春节的除夕,村里就有不少人找他们写对联,忙的不亦乐乎。</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村里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是戏迷,为了过把戏瘾,特从河南请来豫剧老师帮助成立了阳谷县唯一一个庄户剧团。教师林存银带领几个助手驻扎在庄户村长达八年,没有一分钱工资,吃饭是每家轮流吃,培养了不少戏曲骨干。当时学戏的解庆元小名“小憨子”,解放后成了聊城豫剧团里的台柱子。</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下大兴学唱样板戏之风,庄户村有一定的戏曲基础。当时庄户村、于便村和孟楼村三个自然村为一个大队,书记陈万岭,民兵连长李维杰响应上级号召积极组建文化宣传队,委托李维杰主抓这项工作,李维杰对戏曲也很热衷,亲自挑选演职人员,亲手制作戏曲道具,像《智取威虎山》戏里的老虎头饰,土匪戴的大盖帽都是他的杰作,他还扮演了《智取威虎山》里的匪连长等。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主要是庄户村的社员。看吧,红脸张存兰、老旦张存怀、司鼓张存正、二胡手张现珠。应邀外演也是接连不断。在当时农村还没有通电的情况下,他们想办法用3.5马力的煤油小机器发电照明,令人赞叹,看场戏,听段书是当时农民唯一的精神享受。</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庄户村在七十年代时有五个生产队,五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我印象深刻的是,庄户村里的葫漏沟向南上了大坡就是九队,门朝西。南面就是八队,门朝北,八队、九队的东南方向就是八队的场院,我记得在生产队在这个场院里分过粮食和瓜。很多人对当时生产队里统一饲养的骡子、马、驴和牛一定还有印象,后来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就是是村民小组,牲口、犁子和耙就分到村民小组了。耕种浇收时,一家出一个人基本就可以解决。 庄户村的土地分布于村落四周。村南和村东以及大坝的河套地多泥和砂质土,”长十八”也叫”大洼里”是盐碱地只长茅秧草。村北头沟子北侧以前有一排杏树,村东北角有些梨树,村里西坑南边地里是枣树,其余大部分为优质良田。。合作社初期,庄户村的村前、村后和村西皆有杏树、枣树成行成林,品种多样。以“麦黄杏”成熟期最早,所谓的麦黄杏就是麦子黄的时候就熟了,它是杏中的早熟品种,甜度高且脱核;还有“梅子杏”、白杏、“馍馍杏”和“羊屎蛋杏”等。白杏是杏中佳品,最香最甜。馍馍杏个头最大。羊屎蛋杏成熟期最晚,个头最小,圆圆的像个羊屎蛋,古人称它们叫“羊屎蛋杏”每到春天杏树开花的时季节,凤蝶飞舞,花香四溢,人们游走在杏花纷飞之间,沁人心脾,惬意自然不可言喻。据说,当时庄户村是远近闻名的“杏花村”。每到秋天的“白露”,树上的枣儿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枝头,风吹摇曳,是一道风景。村里懂技术,有经验的人便会收购本村和外村大量的红枣。盘锅、挖窑、水煮、熏烤,经多道工序加工成焦枣,也叫黑枣,销往全国各地。八十岁左右的人会加工焦枣的技术。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记得小时候,家前生产队旁边的位置,王福东曾经和人合伙做焦枣的生意,好大一堆枣等待烧制,焦枣起出窑炉后,飘起一股特有的味道,很是馋人。</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家庄户村地处孔孟之乡,重礼仪,讲义气,民风淳朴善良,勤劳勇敢。解放前,全村人以务农为生,靠天吃饭,生活勉强维持。尽管如此,当黄河水泛滥时,河南灾民逃难到本村,每家每户都会伸出援手给一个干粮,送一碗热粥。灾荒之年,经常有河南人来唱大鼓戏、表演杂技、变戏法、耍猴等。老人们经常讲,1943年堂邑大旱年,逃荒的人饿死的屡见不鲜。当逃荒的人来到庄户村时,庄户人义无反顾地给予施救,有多户成了亲戚或结成了朋友。同时庄户村与堂邑的范寨村还结成了友好村寨,两村老人经常来往,直到现在还有延续。</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刘月海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全体庄户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扬优良传统,接受了7名来自济南机车工厂的下乡知青。这是全县唯一的一处回民知青点,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庄户村村委及村民的信任和重托。三年的朝夕相处,庄户人把知识青年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村委把他们的吃住行安排的一妥二当。学农活,庄户人言传身教;学做人,庄户人用朴实的行动感悟他们。润物细无声,知识青年在庄户村人的细心呵护下和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得以快捷的健康成长。知识青年返城时,个个恋恋不舍,人人泪流满面,就像孩子离开母亲要出远门一样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后来有多人回村里看一看新变化,感恩村委,致谢乡亲。庄户村由于知青工作做得好,连年被阳谷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是生产队大集体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当时的第七生产队在队长王庆铎的带领下,与社员一起战天斗地,连年取得农业较好收成,多次被县、乡评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当时有一年年终社员工分结算,每个工合到一元钱,震惊十里八乡。本队社员王广全一家五口人,三个劳动力分的三百余元的余粮款,用一百五十多元买了一辆崭新的“国防”牌自行车,令全村人羡慕不已。这辆自行车当时为村里的几个小伙相亲还出了不少力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们从年头盼到年尾,准备过年时买一身新衣服,这身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一家人一年喂一头猪,到了年关杀了卖点钱好过年。赶花集是当时的小孩们最大的盼望。那时候,我们赶集一般是逢五、十去赵海赶集,主要是卖鞭炮的最热闹,一份紧挨着一份炮摊,霹雳吧啦噼里啪啦热热闹闹过新年,年味特别浓。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年味却没有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六队横卧在赵王河河套的输水大坝,也是那个年代崛起的。时任队长的王福为带领群众经风雨斗严寒创造出来的一道风景。记得他为了修建这座大坝没少费心思,又是步量又是计算,先开队委会后开群众会,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工具不够八方凑,有的从亲戚家借来推车、镐头等;农忙时抓生产,农闲时赶时间。因为那时农闲时国家都要安排青壮劳动力挖河打堤,只能挤空加班干。为了赶进度他利用初高中学生星期天时间,动员社员人人上工地,可谓煞费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一条长近二百米的输水大坝胜利完成。为了保护大坝的使用寿命,大坝栽种了白棘条,坝顶用砖和水泥筑砌了一条宽1米多的水渠,由原来二级提水实现了一级提水的凤愿,农田灌溉的问题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产量。直到现在这道卧龙般的大坝雄姿不减,仍忠实的服务着六队的群众乃至全村的父老乡亲。可谓是高瞻远瞩的一项民心工程。 </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最令人难忘的还有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庄户村村民齐心协力打刘保敬。刘宝敬是当时的阳谷县伪政府派往东朱村据点的汉奸土匪头子,他有自己的民团武装。此人野心极大,穷凶恶极,每到一地都要收刮民脂民膏,百姓无不痛恨。庄户人不畏惧、不信邪,在地下党和八路军的支持下,全天候立体阻击,组织青少年站岗放哨,老年人在家中守护孩子,青壮年把一切安排妥当,只等来敌。刘保敬起程路过几个村子,无一受阻,洋洋得意,可谓草莽得志。其实刘保敬也早有所闻庄户村人心齐不好惹,先派了几个匪徒试探虚实。刚进入庄户村地盘,号角响起,枪声大作,几个土匪就见了“阎王”,剩下两个侥幸没死的土匪屁滚尿流的落荒而逃。刘保敬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怎能善罢甘休。他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的向庄户村发起进攻,扬言:“血洗庄户村,鸡犬皆不留”。刘保敬的狂言一出,更激起了庄户人必胜的斗志。经村里和地下党联系,成立了作战指挥部,推举村民王庆贺为总指挥,下设三个战斗小组,分别负责西面、南面和北面的守护和安全(因为东面是赵王河,不可能反向进攻)。同时召开家族长会议,研究制定了有关制度。其中规定全村人一律不准外出,进村人员一律盘查,一切行动听指挥,誓死保卫村庄。在地下党的秘密领导下,庄户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坚不可摧,决战一个多月,始终没让敌人前进一步。令人称奇的一个多月的战斗,庄户人无一伤亡。值的一提的是战斗期间一村民王福民(小名叫海成)午饭后在当街洗头,一颗子弹扫着头皮飞过,穿透了铜制脸盆,打了个寒颤而有惊无险。这件事成了以后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流传至今。刘保敬经过与庄户村人的较量,最终无可奈何的败退,绕开庄户村。直到后来也未敢冒犯庄户村。</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庄户村与时俱进,庄户人奋发有为。解放前,王氏第七代孙王庆余靠他的勤劳与智慧做到了阳谷县商会会长的交椅。他家当时拥有城宅从狮子楼向南近百米。虽做高官富商,但不摆架子;王氏七代孙王庆涛(已故)生前任解放军某部团长,屡立战功,勋章数枚,从不炫耀。王氏九代孙王怀义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原子物理学家,曾在中央七机部工作(即现在的航空航天部),现定居于哈尔滨;王氏八代孙王福奎退伍后曾任职中央扶贫办,曾率中央扶贫小组来山东扶贫,后又受中央委派去海南省扶贫,后任辽宁省科协主任;更可贵的是退休后回村的王福廷,退而不休,2007年他将自己珍藏的两条古医方献给国家,经中共中央党史人物研究会对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比对、遴选,他以大公无私、奋斗不息的事迹被载入国史档案---《共和国功勋人物志》,由国务院存档;王付光在中共中央司法部任职;王怀福现任聊城市东昌府区副区长;王立志为任职于聊城发改委;王怀涛曾任职大连某部副团长,现任职于大连中山区政府;王怀坤现任凤祥集团常务总监;王怀礼在冠县人民政府任职;刘月昌在聊城开了公司;王怀山在北京闯荡……还有很多在外打拼的庄户人,由于久不联系,已经说不出他们具体的职业了。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们都是庄户村的希望和骄傲。</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小时候上育红班(学前班)是在王怀保的后院房屋里学习的,那时候小,不愿意去的时候就躲在屋里藏起来不出去。老师就来找,给个熟鸡蛋哄着去上学,如今的孩子们可能不会有这个待遇了。</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正式上学就去村西的一二年级教室里,三年级以后就和于便村、孟楼村合办的学校去上学,启蒙教育就是这样完成的,简单而快乐,都三五成群的上学,从来不用接送。现在路上的汽车太多了,不用接送孩子上学变成了不可能。</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村庄的兴旺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村庄的兴旺发达的水平。建国后,为庄户村直接进行启蒙教育的庄户教师有王庆和、张玉荣、王福怀、张守明等。他们播洒阳光雨露,滋润桃李芬芳。他们为庄户村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心血,为庄户村孩子的成才奠定了基础。王福怀老师是聊城地区教学能手、高级教师。他执教40余载,现仍发挥着余热,热衷于村内事务和村里的公益活动,他的事迹被《阳谷县教育志》记载。</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一届村两委这几年对村里进行了坑塘升级改造,农田水利自动化设施建设,修建了环村路,安装了公共路灯,路口都安装了天眼影像监控设备,修建了健身文化广场,进行了旱厕改水冲改造,推动农业机械化种收,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栽种了行道树,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推动土地流转,扶植农业合作社,提报国家补贴的新能源改造计划,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b></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村庄的发展需要敢闯敢干的领路人。土地改革时期,庄户村王庆岺任农民协会会长,农会成员王庆佃、陆厚田、刘二麦带领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王庆荣、王庆新、王福范领导群众成立了三个农业合作社,从此庄户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58年大跃进时期,庄户村与于便村、孟楼村合并为一个大队,共建一个党支部。于便村村民陈万岺任书记,王福范任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之后,庄户村又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庄户村历史各时期的村领导任期各有长有短,但都为庄户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群众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前,庄户村是文化落后村,解放后,庄户人的觉悟不断提高,积极兴校办园,现入学入园率达100%。庄户村现有教师10人,已退休3人,退休医生1人,国家干部16人,已退休的4人。有博士生学历的2人,研究生学历的3人,大专学历的100多人。庄户村人才的培养给庄户村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庄户人的视野更开阔了。以前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生活,年轻人想多挣点钱,只能靠砖窑和地里出苦力刨点金。现如今依托凤祥集团,庄户人有了用武之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20多人晋升为集团或公司的领导层,200多人在集团各公司上班,还有许多人在集团养鸡、抓鸡、清洗、果园管理等进行配套服务。全村年收入可达600多万元。</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工作,吹响了农村向城镇化进军的号角。庄户村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支部书记刘贵芳的带领下,亲力亲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在2013年国家投资建设高效节能赵王河扬水站二机组的基础上,2017年又争取国家投资由山东省水利厅直接管理的一座四机组大型泵站,使庄户村的土地灌溉现了省时、省力、省钱、节水的高效益,极大地方便了村民。</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庄户人不会忘记生养自己的这一片热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每一位庄户人的支持下,继往开来,努力,加油,共同把我们的“根”---庄户村建设的更加美好。</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庄户特产——焦枣</b></p> <p><b> </b></p><p><b>资料来源庄户村《乡村记忆》</b></p><p><b>编辑:刘月海、王福怀、王福廷</b></p><p><b>主编:王福怀</b></p><p><b>编审:庄户村委 刘贵芳</b></p><p><b>二0一八年十二月</b></p><p><br></p><p><br></p><p><br></p><p><b>庄户村回民知青旧址</b></p> <h3><br><br><br><br>王氏族谱</h3> <h3><br><br><br><br>庄户村提水大坝</h3> <h3><br><br><br><br>庄户村省级四机组泵站</h3> <h3><br><br><br><br>庄户村二机组泵站</h3> <h3><br><br><br><br>庄户村农业现代化输水沟渠</h3> <h3><br><br><br><br>1987年小学毕业照</h3> <h3><br><br><br><br>王福怀老师的的获奖证书</h3> <h3><br><br><br><br>庄户特产</h3> <h3><br><br><br><br>庄户特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