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岁末天寒挡不住如火如荼的激情,2018年12月18日,教师们汇聚实验小学,参加“深入推进区域课改 打造新型课堂——第七届联片大教研活动”,加强了校际合作和区域联动,各校之间优势得到了互补,激活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形成了“组合发展、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创优增效”的教研工作新局面。 <br></h3> <h3> 迎着晨曦伫立在校门口的活动安排摆放在醒目位置指引参加活动的老师准确到达活动教室。</h3> <h3> 作课的教师是来自实验小学的张丽霞和来自尖山学校的李建涛,张丽霞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排序》在4(2)班教学,李建涛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在3(1)班教学。<br></h3><h3> </h3> <h3>作课教师实验小学张丽霞</h3> <h3>作课教师尖山学校李剑涛</h3> <h3>一、教学方式</h3><h3> 作课教师均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聚焦重点、直奔主题—探究研讨、提升素养—拓展延伸、促进升华”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玩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二、课程观、教材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两位老师在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引领下,课程观和教材观体现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h3> <h3> 教材只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走出教材是指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创造性的加工,使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好为教学服务。</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两位教师的“用教材教”体现在三方面:1.补充教材,让教材“宽”起来;2.删减教材,让教材“活”起来;3.整合教材,让教材“薄”起来。</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两位教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教学目标、现有教材、学生特点,选择具体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的多重价值,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h3> <h3>三、基于学生前概念展开教学</h3><h3> 儿童出生后,在与生长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朴素的科学概念,这种前概念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绕开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前探寻学生的前概念,基于他们的前概念设计学习过程和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的概念转变和重建。</h3> <h3>四、合理选择、优化有结构的实验材料</h3><h3> 教师为有心人,让科学课堂因实验材料的精心设计、挑选而精彩。</h3> <h3>1.选择具有实效性的材料,使实验探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h3><h3>2.尽量就地取材,这些材料具有操作性、符合实际要求、简单易操作、能达到预期目标。</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3.选择的材料尽可能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欲望。</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4.选择的材料生活化。科学源于生活,学生的实验离不开生活,他们应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用身边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h3> <h3>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h3><h3> 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把学生学科学当成一个引导他们动脑、动手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本领。没有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科学的具体“事实上”,更没有忽略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事实是如何获得的。</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两位作课教师的教学都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向全体学生”。</h3> <h3> 从课堂实际效果看,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的探究教学,比一板一眼的讲授或机械操作更受学生欢迎,也更能提高课堂有效性,更能发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h3> <h3>六、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教学</h3><h3> 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一个核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科学态度。</h3> <h3>1.重视双基落实,关注过程方法;</h3><h3>2.注重思维培养,凸显科学本质;</h3><h3>3.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h3><h3>4.巧设科学实验,点亮创新思维;</h3><h3><br></h3> <h3>认真观课的老师们</h3> <h3> 课后,是教师升华、提升的互动式评议课活动,作课教师的说课、参加活动教师的评议、教研员的独到见解和切合实际的教学建议如同暗夜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小学科学的发展之路。</h3> <h3> 这次联片教研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思维的碰撞、理念的交流!感谢教科局、教研室的领导及实验小学为这次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感谢积极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全体老师们。</h3><h3> 智慧点亮创新科学课堂!</h3><h3> 相信我们的科学教育会日新月异、与日俱进、突飞猛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