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里斯本在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定居。1147年,葡萄牙第一代国王阿方索一世夺取了里斯本。124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公元前为腓尼基人始建。13世纪成为葡萄牙首都。</h3><h3>照片是贝伦塔,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是葡萄牙古老建筑之一,此塔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它的独特建筑风格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它带来了世界各地旅游观光者,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历史上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作为监狱。在大航海时代,也是航海家们的起点。</h3> <h3>港口内的私人游艇。</h3> <h3>发现者纪念碑(葡萄牙文: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 或 Monumento aos Descobrimentos,字面翻译应为发现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里斯本市贝伦区的巴西利亚大道边上,坐落在特茹河河口的北岸,北距热罗尼莫斯修道院600余米,西距贝伦塔约1400米。这里也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附近的很多建筑、设施都与地理发现的人物或事件相关,是感受葡萄牙昔日辉煌的著名景点。</h3> <h3>航海纪念碑的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碑体通高52米,船头面向特茹河,船头站立的是英姿勃勃亨利王子,他手托一具三桅帆船模型,凝神注视着前方大大海,在他身后东、西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他们都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有航海家、传教士、史学家,画家,形象生动。碑体正中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高出船帆部分的东、西两边分别雕有两个葡萄牙方型盾徽。紧挨碑体两边的地面上各有一座浑天仪,安放在石质台基上。</h3> <h3>纪念碑西侧坡道上,亨利王子的幼弟费尔南多王子位于第二位。西侧坡道最下方的第一位是亨利王子的次兄佩德罗王子,第二位亨利王子之母菲利帕王后。</h3> <h3>纪念碑的东侧坡道上,亨利王子的侄子阿丰索五世国王位于第二位,瓦斯科•达•伽马位于第三位。</h3> <h3>大人和孩子都很开心。</h3> <h3>四月二十五号大桥在离葡萄牙航海纪念碑不远处,于1966年建成,最初以当时的独裁统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葡萄牙军人发动政变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独裁政权,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时刻,就将大桥改名为“四月二十五号大桥”。桥的那一头是已经树立几百年的航海保护神,一个张开双臂的基督。当年航海的人们总是在这雕塑下出发,前往未知的海洋世界。由于大桥外观颜色近似于美国的金门大桥,被称作金门大桥的姊妹桥。</h3> <h3>民族博物馆</h3> <h3>帝国广场左侧的贝伦文化中心设计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这里固定展出的是葡萄牙最大的现代艺术收藏家何塞•贝拉尔多的私人收藏品,包括70多位现代艺术各流派的大师900多幅作品,里最著名如毕加索、达利、杜善、马格利特和安 迪•沃霍尔等大师的名作。 </h3> <h3>帝国广场面朝塔霍河(Tagus),视野十分开阔,广场也很大。在欧洲不太常见到这么大一片开阔的空间。</h3> <h3>帝国广场(网友提供照片)</h3> <h3>帝国广场</h3> <h3>帝国广场上的雕塑</h3> <h3></h3><h3>哲罗姆派修道院</h3>1983年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与附近的贝伦塔搭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哲罗姆派修道院是葡萄牙全盛时期的建筑艺术珍品,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所建,著名航海家达伽马,长眠于此。从空中鸟瞰,教堂的结构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外表全部用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白色花岗岩砌成,显得格外高大。 修道院的内殿宽敞,哥特式的大厅拱顶高耸,大厅中央的圣坛用金和绿色的雕刻装饰,旁边的圣坛立有赤红色釉瓷作成的圣热罗尼莫像。 <h3>修道院教堂内景</h3> <h3> 帝国广场旁边还有一家葡萄牙最古老的蛋挞店,每天来买蛋挞的人都排满了长队。团友们都在此购买了蛋挞。</h3> <h3>巡游马车</h3> <h3>玛丽亚二世国家剧院</h3> <h3>玛丽亚二世国家剧院</h3> <h3>罗西欧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国王佩德罗四世的雕像,在雕像的底部有4个女性小雕像,分别象征着正义、智慧、力量和节制,这是国王对自己的评价。玛丽亚二世国家剧院在广场的北侧。</h3> <h3>罗西欧广场上的喷水池。</h3> <h3>奥古斯塔街</h3> <h3>圣胡斯塔升降机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一台升降机,位于奥古斯塔街旁的圣胡斯塔小巷中(Rua de Santa Justa)末端,连接庞巴尔下城较低的街道与较高的卡尔穆广场。这台钢铁升降机高45米,新哥特式装饰,每层都有不同的样式。通过螺旋楼梯可达顶层,顶层有一个阳台</h3> <h3>从奥古斯塔街看凯旋门。</h3> <h3>凯旋门前面就是商业广场,又称科梅尔西奥广场。这里曾是里斯本海上的入口,还矗立过有四百年历史的葡萄牙皇宫(在1755年的大地震中全部被毁),因此也称宫廷广场。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地震时期的统治者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黑色的青铜马践踏着凶猛的毒蛇,所以这里的另一个名字是黑马广场。古老的有轨电车在宽阔的广场两恻穿梭,成群的鸽子在自由的飞翔。</h3> <h3>凯旋门</h3> <h3>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h3> <h3>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h3> <h3>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h3> <h3>阿方索一世的骑马雕像</h3> <h3>凯旋门</h3> <h3>国家剧院旁的天主教堂</h3> <h3>来到里斯本罗西奥广场,罗西奥火车站是绝不容错过的景点。纯白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相互交缠的马蹄铁造型大门、位于顶楼的小钟塔,以及造型繁复精致的雕刻装饰,使得这里不愧是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最佳代表。</h3> <h3>光复广场是纪念1640年葡萄牙在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恢复独立。</h3><h3>光复广场中央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由安东尼奥•托马斯•达丰塞卡设计,碑身象征独立和胜利的雕像是雕塑家西蒙斯•德•阿尔梅达和阿尔贝托•努涅斯的作品。</h3> <h3>光复广场旁的德斯波尔图民族博物馆。</h3> <h3>这是我们在里斯本住的酒店,面朝大西洋可以看海。</h3> <h3>大西洋的海浪。</h3> <h3>从葡萄牙里斯本乘车来到西班牙塞维利亚,塞维利亚(西班牙语:Sevilla),是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第四大都市。也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全市人口65万。 塞维利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瓜达尔基维尔河下游谷地,南距加的斯湾约120公里。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穿流而过,古市区的建筑仍然保留著几个世纪前摩尔人统治过的痕迹。</h3><h3>照片是塞维利亚的洛佩·德·维嘉剧院(文化中心)。</h3> <h3>金属制作莫扎特塑像。</h3> <h3>西班牙黄金塔,修建于1220年,也就是穆瓦希德王朝。黄金塔体现出浓浓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有12个等边的砖塔构成,每一块砖塔代表一个方位。这座建筑之所以名为黄金塔,是因为建筑的四周涂有一层金粉,闪闪发光,好似黄金,因而得名为黄金塔。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表面的金粉已经渐渐脱落,但是在傍晚夕阳的照耀和灯光的照射下,黄金塔还是呈现出金黄色,闪闪如初。</h3> <h3>圣特尔莫宫(西班牙语:Palacio de San Telmo)是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的一座历史建筑,现在是 安达卢西亚自治区政府所在地。</h3> <h3>西班牙广场(西班牙语:Plaza de España;英语:Spain Square)塞维利亚的标志性建筑,摩尔复兴建筑的缩影,位于玛利亚路易莎公园的边缘,1929年拉美博览会的场地之一。广场由塞维利亚建筑师Aníbal González设计建造,是一个直径为200米由三座建筑物所形成的半圆形广场,连续不断的建筑环绕着广场边缘,可通过有许多美丽桥梁的护城河到达,广场中心是一个大喷泉。今天,广场上主要是政府建筑物。广场的墙壁上有许多壁龛,每个代表了西班牙的不同省份。游客可以取走代表各省份的照片。在广场上也可以看到西班牙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哥特风格,摩尔风格以及银匠风格。对塞维利亚考古或民俗感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参观下由广场上的建筑改建而成的考古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h3> <h3>塞维利亚市政厅</h3> <h3>塞维利亚 大教堂(Catedral de Sevilla)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区省会城市塞维利亚市内的著名宗教名胜。塞维利亚市分布于瓜达尔基维尔河左岸,距河口12千米,为内陆河港,港内涨潮时可通海轮。从公元711年到1248年间曾先后为哥特人及摩尔人所建王国的都城。旅游业因名胜和交通条件而发达。是世界五大教堂 之一,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巴西巴西利亚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h3> <h3>711年,摩尔人(即今天的阿拉伯人)占领并伊比利半岛并在塞维利亚留下了永恒的足迹。1184年,阿拉伯人政权穆瓦希德王朝开始在今天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1198年清真寺完工。1248年,“圣者”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收回了塞维利亚,赶走了摩尔人。光复后的塞维利亚,需要一座大教堂,于是原来的清真寺就被用作天主教堂。1381年,不耐烦使用清真寺作教堂的塞维利亚人,决定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建造“希拉尔达大教堂”,即今天的塞维利亚大教堂。</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西门</h3> <h3>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h3><h3>罗马教皇保罗二世曾于1982、1993年二次造访塞维利亚大教堂。</h3><h3>1987年 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br></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北门</h3> <h3>吉拉达(西班牙语:La Giralda;阿拉伯语:الخيرالدة)是位于西班牙塞维利亚塞维利亚主教座堂的一座钟楼。吉拉达修建于摩尔人统治时期,西班牙人统治之后,加盖了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尖顶。吉拉达高104,1米,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塞维利亚的地标。</h3> <h3></h3><h3>吉拉达塔作为原清真寺仅存的一部分,是目前整个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于1184~1196年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改建为教堂的钟楼。那时候整个西班牙的基督徒都在忙着‘改建’伊斯兰建筑,原来宣理塔上的4个象征着法蒂玛之手的圆球,被换成了青铜风向标,一个古罗马装束的妇女,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榈树叶。</h3> <h3>大教堂东侧门</h3> <h3>雷亚斯女神广场上的雕塑。</h3> <h3>从胜利广场看大教堂。</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南门。</h3> <h3>胜利广场旁的游客信息中心</h3> <h3>胜利广场上的雕塑。</h3> <h3></h3><h3>阿卡萨城堡(塞尔维亚王宫)</h3><h3>宫内主要分为两个院子,堂赛亚院主要进行公务事务,穆尼卡院则是私人生活场所。大使厅堂用石膏和瓷砖装饰,富丽堂皇。宫殿正面连接一个16世纪的楼梯,饰有罗埃雷斯和玛德拉诺的名画。宫殿内的家具和壁画也十分珍贵华丽。 前后的整建巧妙的搭配着就有的建筑并且增添她的魅力,使得这座宫殿不只是欧洲并且也是世界上属一的拥有最复杂也最美丽的建筑。Real Alcazar里揉合回教色彩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阴影回廊,壁饰毛如同其它南部的城市,塞维利亚也曾经是伊斯兰教的占领地。回教文化在此地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重要的建筑上,如曾经是回教宫殿及西班牙王朝的宫殿之一的Real Alcazar,便是其中的例子。Alcázar of Seville宫殿在1987年被联合国文教组织指定为世界遗迹,坐落于塞维拉的市中心,大教堂的旁边。</h3>照片是塞维利亚王宫狮子门。 <h3>王宫内的旗帜庭院</h3> <h3>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13年,里面少女院落据说是因为摩尔国王每年要基督教徒贡献100个处女而得名。后来塞尔维亚被基督教徒夺取,1350-1358年间,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暴君残忍者佩德罗一世重建了古老的阿卡莎宫并将它装饰为王室居住地。他在这里谋杀了他的兄弟法德雷戈、他的后母和他的妻子,并且为了夺取珠宝谋杀了他的客人格拉纳达的阿布塞得,在他的卧室门上绘制的骷髅像,据说暗示了他在位期间反对他的五位不公正的法官的命运。近7个世纪以来,他是西班牙国王的王宫,随着时间流逝曾遭受严重破坏,只得在伊莎贝尔二世期间重新修建。(照片由网友提供)</h3> <h3>弗拉门戈舞博物馆里面有剧院,我们在此观看弗拉门戈舞蹈。</h3> <h3>弗拉门戈舞是集歌、舞、吉他 演奏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弗拉门戈舞是西班牙境内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吉普赛人(又称弗拉门戈人)的音乐和舞蹈。源于吉卜赛、安塔路西亚、阿拉伯还有西班牙犹太人的民间歌舞,十四、十五世纪,吉卜赛流浪者把东方的印度踢踏舞风、阿拉伯的神秘感伤风情融合在自己泼辣奔放的歌舞中带到了西班牙。</h3> <h3>弗拉门戈舞蹈热情、奔放、优美、刚健,形象地体现了西班牙人民的民族气质。它也是萨尔苏埃拉的重要艺术源泉。这种舞蹈正是表达吉卜赛姑娘爱恨情愁的最佳载体。此舞具有三大要素:伴奏、伴唱和舞蹈,表现主题多为上帝、女人、爱情等内容,跳弗拉门戈舞时的动作要领在于注重全身各部位动作间的充分协调,或用脚踏击,或捻动手指发出响声,或手持响板敲击而舞;每个舞句中起止与终结动作的感觉和神态,以及使顺畅的呼吸贯穿始终,手臂的正确使用是弗拉门戈舞中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真正在脚跟雨点般迅速击地的同时保持手臂以及上身的松弛,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h3> <h3>弗拉门戈舞以热情奔放著称的弗拉门戈艺术是世界艺术舞台上最耀眼的一抹红色。几十年来,弗拉门戈艺术家到世界各地演出,将弗拉门戈舞的火种在世界各地点燃。这火焰经久不息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不能忘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