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风雨历程,这里有我们砥砺前行的足迹,这里有我们辛勤洒下的汗水。翻开这部影集,或许你能读到医院发展的点点滴滴,或许你能回忆起照片背后那些难忘的故事。</h1><h3></h3> <h3>部级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财会先进工作者</h3> <h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h3> <h3>历届医院院长(缺建院时第一任院长刘长发照片)</h3> <h3>历届党委(建院初期党支部)书记(缺建院初党支部书记邢国基、刘长华,文革期间党委书记赵裴钦、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军代表许云飞照片)</h3> <h3>历届院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缺建院初期的张清德、文革期间孟庆福的照片)</h3> <h1> 各临床、医技科室历届正副科主任、部分老主任医师及教研室正副主任</h1> <h3>八十年代及以前提任的内科科主任、副主任(缺俞豪民主任照片。九十年代后提任的大内科主任列入各专业科室中)</h3> <h3>呼吸内科</h3> <h3>消化内科</h3> <h3>心血管内科</h3> <h3>肾内科</h3> <h3>内分泌科</h3> <h3>神经内科</h3> <h3>八十年代及以前提任的外科科主任、副主任(九十年代后提任的大外科主任列入各专业科室中)</h3> <h3>骨科(创伤骨科、关节运动医学科)</h3> <h3>脊柱外科</h3> <h3>手足外科</h3> <h3>神经外科</h3> <h3>普腹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h3> <h3>泌尿外科(缺朴明武主任照片)</h3> <h3>心胸外科、甲乳外科(缺池永勇主任照片)</h3> <h3>介入血管外科</h3> <h3>妇产科(缺张桂珍主任照片)</h3> <h3>儿 科</h3> <h3>中医科</h3> <h3>中医肛肠科</h3> <h3>肿瘤科</h3> <h3>感染(传染)科</h3> <h3>急诊科、院前急救科</h3> <h3>耳鼻喉科</h3> <h3>眼 科</h3> <h3>口腔科</h3> <h3>皮肤科</h3> <h3>重症医学科</h3> <h3>麻醉科</h3> <h3>疼痛科</h3> <h3>康复(理疗)科</h3> <h3>检验科</h3> <h3>输血科</h3> <h3>放射科</h3> <h3>药学部(药剂科、临床药学科)(缺开院前后吴文旨、王儒林主任的照片)</h3> <h3>病理科</h3> <h3>特检科</h3> <h3>超声科</h3> <h3>心功能科、脑功能与神经电生理科</h3> <h3>核医学科(同位素科)</h3> <h3>健康管理科(体检中心)</h3> <h3>附属卫校历届校长(常务副校长或负责人)</h3> <h3>附属卫校历届总支书记(支部书记)</h3> <h3>南岳分院历届院长(缺开院时院长殷树恒、文革期间于凤阁)</h3> <h3>南岳分院历届总支书记(缺建院时支部书记李华源)</h3> <h3>燕恒制药厂历届厂长</h3> <h3>大亚湾医院历届院长</h3> <h3>建院初期,部分建院元勋在南岳山顶合影</h3> <h3>开院前后来院的部分行政后勤人员</h3> <h1>虽然他们已经调离医院,但415这个名字已经刻在他们心中,成为心中抹不去的思念和牵挂。</h1><h3><br></h3><h3>下图:已调离医院的部分建院元老</h3> <h3>开院前后分配来院、现已调离医院的部分医生、护士</h3> <h1>人们把她们称作白衣天使,因为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关爱生命,守护健康;用无怨无悔的奉献带给患者春天般的温暖。</h1><h3><br></h3><h3>下图:我院历届护理部主任(含开院前后护理部还未成立时,设在医务处下负责全院护士管理的护理总干事陈润儿)</h3> <h3>不同时期的护理部</h3><h3>上图: 王美霞(护理部主任 中)马衡华(护理部副主任 左)胡菊华(右)</h3><h3>中图:王冬梅 (护理部主任 右二) 任石玄(护理部副主任 左二)张芬(左)洪丽(右)</h3><h3>下图:胡小萍(护理部主任 中)刘旭云(护理部副主任 左) 应建华(护理部副主任 右)</h3> <h3></h3><h3>部分不同时期的护士长们</h3><h3>上图:1985年院领导为从事护理工作30年以上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合影。</h3><h3>前排:从事护理工作30年以上的老护士长、老护士。左起:孙月英 欧阳洪英 孔丽贞 谢蓉贞 廖仕英 姚 华 姚明华 钱建英 王佩英 胡佩玉 后排院领导:左起陶荣安 吕连庆 罗占友 陈志锋 黄龙海</h3><h3>下图:左起胡佩玉 孙月英 钱建英 洪良淑 朱有荃 廖仕英 姚明华</h3> <h3>儿科建科以来的历届护士长:廖仕英 马衡华 佘广安 吴小春 王冬梅 张雪辉 王媚媚</h3> <h3>第一任护理部主任姚明华(中)与第三任、第五任护理部主任马嫦英(左)、王冬梅(右)为新护士授帽<br></h3> <h3>不同时期的护士姐妹们</h3> <h3>美丽的白衣天使</h3> <h3>她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h3> <h1>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也是火热的。我们用美好而火热的青春在这里成就了医院,医院这块土地哺育我们成长、成才!</h1><h3><br></h3><h3>1986年医院第一次团代会</h3> <h3>下图:团代会掠影</h3><h3>其中左上图为第一次团代会选举产生的团委委员和各团支部书记</h3> <h3>团的活动</h3> <h3>我们的青春在这里</h3> <h1>我院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h1> <h3>院内各时期的文艺演出。七、八十年代,我们还有自己的乐队。</h3> <h1> 由于核工业单位的特珠性,医院当年也像核工业其他单位一样,它既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院,又里一个小社会。医院有自己的小学,自己的幼儿园,自己的居委会。</h1><h3></h3> <h1> 大部分职工来自外地,大家工作在一起,下班后又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孩子们在一起读书、长大。这一切使得医院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爱相处。同事之间充满着情感和友谊。</h1> <h1>已调广州的原小儿科唐少琼老师(图二后排左三)与小儿科部分老人前往长沙看望医院建院元老</h1> <h3>下图:多么美丽、温馨、幸福的画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牵手相伴,在为医院发展的奋进中渐渐变老。</h3> <h1>吕荷兰主任上海人,屠本禹主任江苏无锡人,1964年他们一同从苏州医学院毕业,来院后,他们相恋结婚,生儿育女,努力工作,扎根医院,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年华给了医院,退休后,他们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相敬如宾,在医院安享幸福的晚年。</h1> <h3>外科医生和吕主任的学生为屠主任庆祝生日</h3> <h1>在这次制作系列篇中,我院一位护士同我讲了一个她的故事:我的父亲李志忠是1958年10月从北京来院的,当时我母亲已怀孕六个月,我父亲来院不久发现165医院养了三头奶牛,就动员我母亲来衡,并说小孩出生后有牛奶喝了,于是我母亲也从北京来到了衡阳。59年春节刚过因医院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从广州来的妇产医生冯少玲考虑到我母亲已是42岁的高龄产妇,跟组织商量决定将我母亲送到165医院去生产,1959年正月初四我出生了,成为415医院第一例出生的“院宝宝",所以我对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发展。听完这个故事,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那一辈人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感受到了核工业人的献了春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情怀。</h1><h3><br></h3><h3>下图:故事主人公李胜华一岁、十八岁、五十九岁照片和她18岁时与母亲的合影</h3> <h1>因为共同的事业,我们走到一起,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又各奔东西。但415这个名字是我们共同的情怀。这个我们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于是我们又相聚了。</h1> <h3>下图:这是呼吸内科田科主任与曾经在院一起工作同事在热议我院时的感言截屏和原我院外科李波的感言截屏</h3> <h1> 我想用这两张截屏照片作为本影集的结束。因为图中发自内心、充满真挚情感的感言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她已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我们永远祝福她。</h1> <h1>历时近一年,完成了系列制作。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我的领导、我的老师、我的同事、我的朋友的大力支持、帮助和鼓励。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特别要感谢医院人力资源部段毅、孟凯、曾柳、王磊、党办乐彦麟、陈永胜、院办张芬、周素芳、院史办邹杰、老团委书记陈泳波、护理部胡小萍、刘旭云、院领导马嫦英等人给予的巨大支持和帮助。篇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h1><h1> 在篇章结束的时候,我衷心祝福医院的老前辈、祝福在医院工作和工作过的所有同事阖家幸福!快乐安康!祝福医院创建“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大学附属医院”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h1><h3> 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中如有遗漏,请提出,本人予以增加,借此说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