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复审之“急性脑卒中救治”现场演练。👊👊👊

阿q熊:遵义市一医脑血管病科熊波

<h3>  今日中午,播州去区老年男患朱某,65岁,在家中突发“脑卒中”经绿色通道入住我院。</h3><h3> 既往有“心律失常――房颤”病史。<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对该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救治。门诊头颅CT未见出血及大面积梗死,急诊心电图未见异常,凝血功能无异常,血糖无异常。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同意桥接治疗。</span></h3> <h3>静脉溶栓无相关并发症,用药的同时急诊造影(造影结束时阿替普酶泵完)明确左侧颈内动脉系统栓塞,且血栓负荷重,侧枝代偿欠佳。立即再次向患者家属沟通进一步治疗方案并同意急诊取栓治疗。</h3> <h3>6F~ENVOY_DA导引导管缓慢通过颈内动脉到达海绵窦段,同时微导管造影见大脑前动脉显影,但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考虑血栓负荷量大,故将取栓支架释放并取栓加负压抽吸一次。</h3> <h3>第一次取栓后M1及下干少许显影,但血流改善不明显,进行第二次取栓。</h3> <h3>怎么办呢,患者年轻,按指南推荐,取栓不超过3次,再试一次吧。<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完善术中CT见造影剂渗漏。</span></h3> <h3>微导丝经过大脑中动脉上干,经微导管造影大脑中动脉上干血流恢复,栓子崩解。这时患者右侧肢体自主活动(因患者使用镇静剂,其他未评价)。术中再次CT未见出血。返回神经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h3> <h3>该患者救治时间节点:</h3><h3>1.患者中午11:40发病。</h3><h3>2.患者13:44办理入院。</h3><h3>3.医务人员14:06开出医嘱,急诊送血,完善心电图,同时告知家属治疗方案及替代治疗方案。</h3><h3>4.患者家属于14:50同意桥接治疗,15:00静脉溶栓,期间因血压超过200有时间延误。</h3><h3>5.患者15:30到达导管室,因前面有患者抢救稍有延误。15:50上台,16:00穿刺股动脉成功,16:20造影结束并明确罪犯血管。</h3><h3>6.术中再次谈话,进行取栓治疗,第一次取栓部分血液复流16:28。整个血液复流17:42(期间包括观察和等待时间)。</h3><h3>7.患者从穿刺到血液复流时间为102分钟,患者主要延误时间在患者家属决策及等待上,同时患者到达急诊后应该第一时间与卒中团队联系,同时在急诊采集病史的同时晚上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心电图检查。</h3><h3>8.卒中救治不是一个人,一个科能够完成的,她需要一个好的领导,领导下面有一帮干事的人,更离不开医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h3><h3> 最后用老师常说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体会:但愿不需要,需要分分(钟)到!</h3><h3> 最后真心感谢李航主任及介入室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