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各显风采;取长补短,再创新高!——广东省吕进智名教师工作室跟岗实习

检哥数学

<h3> 广东省吕进智名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于2018年12月10日,在茂名市愉园中学拉开了序幕!工作室主持人吕进智老师首先向大家作了欢迎词,然后介绍了愉园中学的办学情况、办学规模等等,接着向大家布置跟岗学习任务,最后带领全体学员参观校园。</h3> <h3> 第二天的教研活动非常有特色,它是由广东省吕进智名教师工作室与广东省陈燕工作室进行联合教研活动。特别荣幸的是本次教研活动有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齐春燕博士参与了指导,齐教授是广东省吕进智名教师工作室的高校指导专家。齐教授的到来,使得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得到了更好的开展,给大家带来了思维的碰撞和前沿的指导。</h3> <h3>  本次教研活动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首先进行的是同课异构,其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的第二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执教的老师分别是来自广东省吕进智名师工作室的邓扩宇和来自广东省陈燕工作室的蔡春桃。授课的两位老师都各具特色。邓老师的课潇洒自如,环节非常清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试,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h3> <h3>  蔡老师的课温婉如玉,层层递进,运用类比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注重数形结合,使得本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h3> <h3>  听完两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之后,齐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讲座。齐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数学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齐教授从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初中HPM研究的课题,初中数学历史材料及运用方式,还有初中HPM教学实践与案例开发,初中HPM教学案例的评价,以及结论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齐教授深入浅出,富有亲和力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对HPM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我们听得也十分享受。</h3> <h3>  齐教授设计的ppt非常精美,吸引大家专心盯着大屏幕。</h3> <h3>  齐教授非常细心地把每一环节向学员们讲解。</h3> <h3>  下午,广东省的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燕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初中数学“以评促学”的教学实践》。陈燕老师的讲座可以说是非常地接地气,她用非常多的课堂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外显学习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让学生有说的机会,第二种是让学生展示写的能力。说,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写,即是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逻辑地书写过程。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充当评价专家。这就是“以评促学”的有温度的教学。</h3> <h3> 陈老师平时教学非常细心,把一些教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瞬间拍下来,然后分类保存好,以后这些都可以成为她写论文的案例,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h3> <h3>  跟岗学习第三天一大早,主持人、学员们和几名广东省骨干教师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滨海新区龙山中学,受到了他们学校全体领导、师生的热列欢迎!</h3> <h3>  省级骨干教师邱文锋老师在上示范课,他教态自然,语言生动,吸引了全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h3> <h3>  省名师工作室学员,信宜教育城黄竑老师在上示范课,他上课风趣幽默,把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教学,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在习题中还进行了变式训练,让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h3> <h3>  省名师工作室学员林胜威老师在上示范课,他上课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h3> <h3>  龙山中学的刘艳芬老师也向学员们上了一节汇报课,她充满母爱的话语给了同学们很多的信心,让同学们不断地上黑板上挑战自己。</h3> <h3>  老师们在专心听刘老师讲课,记录自己的收获、感悟。</h3> <h3></h3><h3> 名师们上完示范课之后,吕进智工作室的老师和龙山中学的老师齐聚党员活动室,开展教学研讨交流会。会上,王明才副校长介绍了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吕进智的简历与其在数学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工作室的建设情况,高度赞扬其工作室在茂名数学教学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所发挥地区教学“领头羊”的作用。他要求学校老师们要在教学中相互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风格,要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树立名师意识。接着,工作室的老师和龙山中学的老师们从教师备课、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培优扶差、中考备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和交流。研讨会场面十分热烈。吕进智跟大家分享了变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他说,变式不但可以应用于数学,还可以应用于英语等科目,在教学中做到从情境中学,但不拘于情境中,要学以致用。</h3> <h3> 跟岗学习第四天,主要是省工作室成员上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展示自己。今天上午上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平均数》,由茂名市新世纪学校的陈兴海老师和博雅中学的冯秋媚老师为我们示范,陈老师信息技术非常好,设计的ppt精彩夺目,情境引入生动有趣,中间还插播了微课视频,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课堂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3> <h3>  接着冯老师带着同学们玩了一回穿越,大家首先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回到小学四年级,然后回忆了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冯老师上课吐字清晰,抑扬顿挫,很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h3> <h3>  同课异构的公开课结束之后,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吕进智老师,带着大家积极讨论这两节课的闪光点与不足,然后又布置了工作室下一步工作的设想、方向。</h3> <h3>  下午的同课异构是由茂名市龙岭中学的谭海老师和化州四中的谢华锋老师给大家展示,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图象2》。覃老师的班级是一个平板班,每位同学手上都有一台平板,老师提前把上课的内容导入系统里面,同学们就可以直接做对应旳练习了,做完之后点击提交,系统里面就会直接判断有多少人已经完成,正确率是多少等等,非常高效。</h3> <h3>  这样的课堂同学们很喜欢。</h3> <h3>  谢老师的课是一节常规课,不过他很会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要是利用分组的方法,记得每一小组回答的情况,最后再表扬、奖励。</h3> <h3>  一天下来,大家已经听了四节公开课,但是热情依然高涨,紧接着主持人又带领大家评课,布置明天的工作安排。</h3> <h3> 跟岗学习第五天,省工作室学员和省骨干教师来到市祥和中学进行同课异构。本次执教的老师是高州根子一中的何其检老师和茂名市祥和中学的张远珍老师,课题为《中位数与众数》。何老师上课前,先客串了语文老师,用一句流传广泛的唐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和景点,和同学们产生了共鸣,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气氛非常融洽。何老师语言风趣,创设的教学情境非常贴近生活,同学们都很积极参与进来。特别是设计的课堂练习由浅入深,进行变式训练,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br></h3> <h3>  张老师从自己往届的学生应聘开始引入话题,由平均数作为数据代表的不合理性,引起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他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借助问题情景层层递进,充分揭示了中位数与众数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张老师的练习设计有梯度,分层作业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张老师教态自然,语速适中,富有亲和力,在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h3> <h3>  课后学员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的授课水平,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何老师的变式高超,但个别题目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这可能和不了解学生有关(不是自己的学生)。张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气氛活跃,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参与进来。</h3><h3> "如何上好一节课?"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授课教师备完课之后就上,没有试上和磨课,充分还原了老师们平时上课的状态,从这种自然的状态中发现问题,集体探讨,个体反思,有效的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h3>

老师

工作室

教学

吕进

同学

同课

异构

学生

中学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