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代的发展,总体是可喜可贺的。但也有例外,就如有着半个多世纪、存着几万人美好青春记忆的乡镇高中,今天确成了一片废墟。</h3> <h3>偃师第六高中,位于伊滨区李村镇。这个高中所在地,原来是一座融道,儒,佛于一体的建筑群。至于先是哪个学说的道场,我以为是道教在先,其次有了孔子的一席之位,最后可能又有了释迦牟尼的登场。这个推断,从现存的建筑——老君洞,建筑完整,气势恢宏。太上老君,是世人对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聃的称谓。</h3> <h3>我是1978年秋进入这所高中学习的。在那个时候,感觉这所高中让我敬仰。这所高中,好似躺在地上的一个土瓮,三面土崖高高,如一把太师椅的栏圈,只有一面,平坦宽敞,迎接着一茬又一茬青年学子。在这个地方学习,远离镇中心,安静无尘嚣;冬天外边冷风刺骨,这里因地处洼地而温暖;夏天酷暑难耐,但这里绿树成荫、窑洞成排,又凉爽舒服。这棵皂角树,距离我所在的教室最近。树荫如伞,是读书的好去处。祈祷,从内心里祈祷,这棵伴随读书声而成长的皂角树,能安然地留下来,让见证她成长的无数人,能望见她的那一刻,心中的青春记忆美好的呈现。无论是年逾花甲,还是踌躇壮年;无论是身在故土,还是他乡拼搏……</h3> <h3>当时的皂角树下,有一个茶房。一口大锅一日三餐都冒着热气。每到吃饭时间,茶房门前总是排着长队。每位同学手拿茶缸,或者是搪瓷碗。目的就是舀一缸子水,回到教室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干馒头,填饱肚子。我们当时是三天回家取一次馒头,玉米面、红薯面和麦子面混合的花卷,第二天就开始发干。上学期间,常常是白水就干馍,一天又一天,即使大冬天,也很少去食堂买一碗热汤……这是生活的馈赠,这样的生活教会我们了节俭、坚强、奋斗和不抱怨。</h3><h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当时是无奈,传承到现在则成了习惯。</h3> <h3>当时只顾得读课本,眼前所见仅当做一物。校园里,三座二层小楼,每座楼就四个教室,楼板是木制的,楼上拉一下桌子,楼下就“音乐”入耳,尘埃在窗格投进来的光幕中跳舞。崖头下的窑洞,大多是老师的住室,找老师问问题、交作业也是常有的事,但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老师门口的“风景”。现在目睹此景,感受到的是文化!</h3> <h3><h3>第六高中,建于何年何月,我没有找到有关资料。史料记载,1938年,小日本侵略者到了河北省。河北省四存中学迁到李村,在这个地方办学五年。“四存”,即存性﹑存学﹑存治﹑存人。是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元的理论学说。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强调力学致知,习事见理。由此可见,至少偃师第六高中在80年前已经存在。</h3><h3>这张照片,记录了我们的风华正茂,也定格了一部分恩师的慈祥和风采。</h3></h3> <h3>古老君洞,石材匾额。字体古朴,刀工细腻。除了“古老君洞”四个大字之外,还有一行小字:“大明天启二年岁次壬戍。”这一年即1622年。说明此洞已有近400年历史。</h3> <h3>古老君洞,处于学校南边的黄土高崖下。门框上一副对联:神所凭依将在德 ,人之对越惟其诚。其对联的文化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有德、惟诚”是人生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秘诀。上苍神灵眷顾人,不是看你供奉的祭品有多丰盛,而是只接受那些有良好品德的人的供奉。人们的交往,不是你无原则地夸赞就让人受用,而是只有诚恳地表扬赞誉才能让人信服。我在老君洞门前伫立良久,品味着这副对联,回顾着当年在此求学的情景,脑海里有了假如,假如当年在此学习,自己关注了这副对联,并且弄明白了其文化意义;假如当年有一位学识渊博,并且有意识地给我们讲解其文化意义的老师。我想,无论是对我们的求学精神,还是做人品德修为,都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深深体唔到,教学,仅仅盯住课本,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是很不完整的。功夫在诗外!也许一个人生故事,一副对联的文化意义,远比做100道课本上的作业有用得多。很遗憾,初高中,有如此文化视野的老师不多。</h3> <h3>至圣洞,应该是纪念“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儒家文化的圣人与道家创始人老子择邻而居,只有在中国出现,据说有一块“三皇庙重修碑记”压在了推到的砖石垃圾之下。三教融合的包容心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超高境界。</h3> <h3>写此文之时,正值中央召开改革开放40年庆祝大会。我进入这所高中也恰好在改革开放元年——1978。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改革红利的释放,偃师第六高中的选址将被历史覆盖,但其文化已经融入洛阳第八中学的文化之中,其成就和辉煌将会得到传承和发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