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第十四周活动后记

wentpopo

<h3> 2018年12月6日下午,古庭玮老师与二(3)班可爱的孩子们一起,为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带来了一节展示课——《欢乐的泼水节》。</h3><h3><br></h3> <h3>  为了上好这堂展示课,二年级语文组提前做好了第六单元集体备课。古老师首先梳理归纳主备单元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通过组内微信群分享了录播课的课件PPT。</h3><h3> 通过古老师的对古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提供了一些修改建议:明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读和写。</h3><h3> </h3> <h3>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第一课时首先要解决的,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运用热情洋溢,幸福欢乐的语调朗读,不应过多的解读文本。</h3> <h3>  开始上课了。古老师首先在课件上出示了泼水节的实景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相机板书和简介泼水节来历。</h3> <h3>孩子们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h3> <h3>  听录音范读时,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小小耳朵仔细听,小小眼睛认真看。</h3> <h3>  全班齐读时,看得出孩子们的读书习惯非常好,课本竖拿,腰挺背直,声音整齐而响亮。古老师慢慢走着,倾听着每个孩子的读书声。</h3> <h3> 孩子们开火车带读生字词,每一节“小车厢”都很有自信,读得特别响亮!古老师相机评价、鼓励及纠正,还运用了同桌帮一帮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们认真倾听,读准字音。</h3> <h3>  认读词语的时候,古老师相机教学多音字。碰到多音字,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都想向同学们展示自己。</h3> <h3>  孩子们齐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内容。古老师相机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段中标红的重点词语是什么意思,帮助孩子们理解词语意思,在孩子们回答的基础上梳理、总结。</h3> <h3>  古老师重点指导读好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景的句子和描写周总理外貌、动作的句子。以齐读、男女生接力读的方式让孩子们读通读顺课文。<br></h3> <h3>  借用主题图来巩固学生对周总理外貌的描写。</h3> <h3>  观察生字→划分结构→师范写,生书空笔顺→学生临摹书写。</h3><h3><br></h3> <h3>  小小手高高举,小眼睛仔细看。</h3> <h3>  古老师巡堂指导书写。</h3> <h3>  我们专注地听,认真地做着记录。</h3> <h3>  课后,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立刻集中进行评课议课。</h3> <h3>  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观课所得:</h3><h3> 古老师教态大方得体,课文每个环节衔接比较自然,过渡的语文精炼而流畅;对学生的评价十分及时,语言多样而有针对性;学生课堂常规抓得不错,学习习惯好。</h3><h3> 不足的地方是:对于第一课时而言,安排的内容过多,没有突出教学重点,老师讲解的太多;读课文多是齐读,没有很好地检测到学生掌握情况;回答学生提问时,古老师会背对学生。</h3><h3> 针对课堂情况,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h3><h3> 1.通读课文后,建议抓住一两个重点句段由老师指导朗读,不要贪多,读的形式也要多样。</h3><h3> 2.老师不用讲解过多,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读词读句,能够很好地检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h3><h3> 3.要善于利用课文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词意思。</h3> <h3>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每一次组内的展示课,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课的老师,都能收获良多,这样的学习值得我们坚持做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