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中一场又一场的告别?

空谷幽兰

<h3>在噩耗传来,不得不直面离别的时候,我们将会以怎样的方式与亲人作最后的告别?怎样让亲人的生命华丽谢幕,让亲人在最后时光里有尊严地活着?英国作家玛丽安·库茨的纪实类小说《练习告别》告诉你答案。</h3><h3><br></h3><h3>这是一本从妻子的角度记述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情感类佳作。2008年,《独立报》首席艺术评论员汤姆·卢布兰其被诊断为脑肿瘤,他的妻子玛丽安·库茨记录了他从确诊到病逝的两年时光。</h3><h3><br></h3><h3>玛丽安以动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这段令她倍感煎熬的经历。其间,他们的儿子艾弗正在练习说话,而汤姆的语言能力正在丧失。面对生死别离,玛丽安和汤姆选择用爱共渡难关,用勇气和坚强面对人生中一个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h3> <h3>从本书中,可以让你重新思考爱情、婚姻、家庭,让我们重建爱情婚姻观,彼此陌生的两个人经历相爱组建家庭后,我们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家庭?当得知深爱的那个人就要离开,你会怎么对待?</h3><h3><br></h3><h3>书中的玛丽安,以她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照顾着患了绝症的丈夫。得知丈夫噩耗的那一刻,她感觉世界都要崩塌了,她对汤姆说:“我不能让死神夺走你,我不允许。”</h3><h3><br></h3><h3>玛丽安和汤姆不仅相爱,他们还有共同语言,他们之间有默契感,正是有这共同的志趣与语言,才使得他们在面临灾难时不离不弃,才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汤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特别是汤姆的语言能力丧失后,玛丽安常常需要去猜测汤姆零星蹦出来的几个字的意思,通过汤姆的一些肢体语言去揣摩汤姆的需求。</h3><h3><br></h3><h3>在照顾汤姆的过程中,玛丽安是需要极大的耐心的,她经常用排除法去找到汤姆的所思所想,这是需要默契的,但他们之间配合得很好,事情总能圆满解决。</h3><h3><br></h3><h3>尽管在照顾汤姆过程中还要照顾幼小的儿子艾弗,玛丽安也会烦燥、苦闷、抓狂,但她从不把这些坏情绪发泄到汤姆身上。</h3><h3><br></h3><h3>从他们的相处时光中,你会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灵魂伴侣,像玛丽安和汤姆这样的就是灵魂伴侣,他们只为爱而存在。</h3> <h3>这本书,还让你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即使在生命即将结束,你即将与世界告别时,你会做什么?你是无奈地等待生命走到尽头,还是在最后的时光依然热爱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h3><h3><br></h3><h3>汤姆即使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可他依然不放弃写作,依然积极乐观地生活。即使手术后,他也还是照常工作和阅读以及每周两篇的写作,生活没有因生病而发生变化,一切如旧。</h3><h3><br></h3><h3>他写演讲稿,写评论,也写自己生病以来的日志,直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h3><h3><br></h3><h3>当他的言语功能退化之后,他会尽力去再次记住,并且自己找方法记住单词,最终能平和的接受事实。</h3><h3><br></h3><h3>他从不让生病填满自己全部的生活,他始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这一点上,玛丽安也给予他自由独处与思考的时间。</h3><h3><br></h3><h3>他对待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尽力的,用心的,这也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这个世界我来过,而且是认真地来过”。</h3><h3><br></h3><h3>所以,当他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也一定是优雅的。</h3> <h3>人生最痛苦的事是看着亲人承受着病痛的折磨而无能为力;人感到最绝望的事是眼睁睁看着亲人一点点被病魔夺去生命而束手无策。那一刻,我们终于明白:面对死亡,我们无能为力。而这种无能为力,让我们知道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也有不能承受之轻;这种无能为力会扩大我们的无助感,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h3><h3><br></h3><h3>人类在享受着爱的同时,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不期而遇的离别和痛苦,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玛丽安说:“空气在破碎,发出微弱的嘶嘶声。微弱的能量在我周围聚集起来。我伸展着每一根手指头。我已经这样练习了一年,希望能管理好自我的反应机制。我想尽量智慧地面对死亡。”她在告诉我们可以怎么样的面对。</h3><h3><br></h3><h3>在面临悲伤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玛丽安般思考,也不是都如她般能以一颗积极的心面对,也不是都能如她般坚强地面对一切。正是因为不能面对,我们才该向她学习点什么?</h3><h3><br></h3><h3>经过了炼狱般的生活,才促使你对生命作新的思考,你才会珍惜和拥有能够在一起的每一天。</h3><h3><br></h3><h3>而汤姆语言的丧失和艾弗呀呀学语的情景,让你很奇妙地想到生命的轮回,汤姆的生命虽然消逝,而艾弗的生命却焕发勃勃的生机,这正是生命的奇妙而伟大之处,一个人的生命,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得到延续,从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h3> <h3>玛丽安很善于抓住日常生活小事来写,以她女性的细腻来抒写她和丈夫的最后时光,让我们看到普通家庭中的伦理亲情,也让我们看到夫妻之间患难与共的至性至情。</h3><h3><br></h3><h3>书中所写并不热烈,也不过分悲情,语言质朴本真,却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鸣。她让你明白:中年夫妻生活或许平淡如水,却是经历时间后沉淀下来的至真至纯,看似平淡的感情后面却是深沉的情意,这才是真正的生死不渝。</h3><h3><br></h3><h3>玛丽安与丈夫之间的相亲相爱、相互扶持鼓励也一直感染着读者,他们在病痛和苦难中也不曾失去对美的追逐,他们会全家去度假,会去参观美术馆,在汤姆的身体已经衰败不堪的时候,还为他开了一场作品展。不幸没有击倒他们,反而让他们靠得更近。</h3><h3><br></h3><h3>玛丽安以自己女性特有的情怀,真实地记录了丈夫从患病到去世这一段时间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的情感变化,真实而自然,也使得《练习告别》成为了怀念亲人的经典之作。</h3> <h3>这本书让我对作者玛丽安充满了敬意,因为写这本书,剖析自己的心理,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的坚强,看到了女性在面对灾难时的韧性,她在我眼中成为一个有着超高的情商和爱情至上的纯粹女人。</h3><h3><br></h3><h3>一直练习告别,一直不忍告别,却不得不告别,这才是最令人动容之处,也是最具人性之处,这也是慰籍着普通人的心灵,支撑着普通人的生存。</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