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h3><h3> 为期一个月的靖中师徒结对听课活动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们深知观摩听课是拓宽视野,引进新观念和新思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这次听课学习中形式多样,我们共同研讨、共同探究。“我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h3> <h3> 贺建勋老师在授课</h3> 在贺校长的课堂中我收获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我深知自己缺乏的不是书本知识,缺乏的是开拓自己的视野,眼见决定境界。<h3><br></h3> <h3> 纪静老师在上课</h3> <h3> 课堂中的王慧老师</h3> <h3> 聆听与学习,不断与导师交流学习,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提升自己。</h3> <h3> 我的指导老师高原在授课</h3> <h3> 梁纪威老师在授课</h3> <h3> 课堂中的马子成老师</h3> <h3> 杜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地磁的奥秘</h3> <h3> 学生陶醉在双娅玲老师的节奏美中</h3> <h3> 一、学会聆听,在聆听中感悟。</h3><h3> 在我们课堂教学的成长路上,不止遇见青草暖阳。</h3><h3> 也曾穿越黄沙万丈,涉过千山大江。</h3><h3> 也曾跌跌撞撞,长夜彷徨。</h3><h3> 面对自己的困惑,我们应该如何?</h3><h3> 走出去方知天高地阔,作为执教者的我一定要学会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h3> <h3> 听课一月下来,使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校本部自觉文化的厚重感:“教学无小事,课堂教学无秘籍”,大爱无疆,师爱无声,爱在真切中,爱在关键时,爱在细微处,爱在无声中。每个老师都能做到时时关心、处处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漏掉任何一处错误。他们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团队,他们就是一个强大的“智囊团”。每位教师都能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水平引领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学子;值得我们们每一个人学习,每一个人反思……</h3> <h3> 师徒结对见面会留念</h3> <h3> 12月3日我们踏进了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的大门,让我们进行了一天半的交流与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他们超前的管理理念;学习他们“用延安精神,育圣地英才”的办学理念。</h3> <h3> 谁持彩练当空舞,且看今朝新外人。</h3><h3> 对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校标志性建筑上面写的那句话:“从延安走向世界”,有这样口号是与他们的办学理念相吻合:用延安精神,育圣地英才。延安的发展靠新区,新区的发展看教育,新区真的很新,新区的教育理念超乎我们的想象,让我且看且珍惜,希望还能再看。<span style="line-height: 1.8;">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果同仁们有机会去看,我建议你们不要: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希望你们一定要走近去看,走入去看,学会去看。</span></h3> <h3> 走进延安新区外校的课堂中</h3> <h3> 孩子们在认真的朗读</h3> <h3> 政治老师在晚自习完成“日清”</h3> <h3> 深入教研组交流学习</h3> <h3> 数学组老师在议课</h3> <h3> 年轻的团队 整齐的步伐</h3> <h3> 二、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成长。</h3><h3> 反思过去,反思现在,反思将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简单;你在懒床,他在锻炼,你在应付工作,他在用心工作;你在完成今天的计划,他在策划明年的计划。你要相信: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不要等待,学会挑战,学会吸取,对待工作我们要有破筐思维,眼见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h3> <h3> 欢快的节奏 整齐的步伐</h3> <h3> 优秀学生在示范</h3> <h3> 通过此次交流与学习,让我明白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管理更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我相信:我们会借延安新区这支年轻团队的一臂之力,点燃智慧课堂之灯,不久的将来定会打造出:有温度的课堂,有高度的课堂,有宽度的课堂,有深度的课堂。</h3> <h3> 带队体育老师在操后总结与点评</h3> <h3> 小组有序交流 展现个性思维</h3> <h3> 2018年12月9日,虽入严冬,天气寒冷,但在靖边五中的校园里却暖意融融。由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和靖边五中结对帮扶暨“共同体”学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火热的进行着。</h3> <h3> “同课异构”的三位语文老师</h3> <h3> 醉在语文味,做文本的知音。各位老师都匠心独运,以读促读,读读结合。课堂中老师通过意境引入,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美好的向往一起漫步在《天上的街市》。</h3> <h3> 同上《解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一课</h3> <h3> 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一种拔高、一种提升。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h3> <h3> 多彩的英语课堂</h3> <h3> 王老师以教材为基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利用学生参加过运动会的100m、200m用时多少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理解技能和运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h3> <h3> “同课异构”后分组点评研讨</h3> <h3> 结对帮扶领导老师及“共同体”参</h3><h3> 会人员一起留影</h3> <h3> 三、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提升。</h3><h3> 我们多方学习,只因学无止境;我们互相帮助,只因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开展同课异构,只因教无定法;我们打破教材版本的局限,只为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创建适合的教学模式;我们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只为精益求精,让我们的团队走的更快,走的更远。</h3><h3><br></h3><h3></h3> <h3> 路就在脚下,为师者的我们要在关键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选择。</h3> <h3> 这是一次工作方法和教学方法的学习、理念的更新,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这许多变化,已在我们的意识中留下深深烙印,改变了我们今后发展的定位,影响着我们今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h3> 我反思着……</h3><h3> 我思考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