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晴空蓝

<h3> 12月4日至7日,华东六省一市第20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建萍小学数学工作室的教师在教研员熊建萍老师的带领下,一行13人共同感受了这一场数学专业培训的饕餮盛宴。本届大会规模大、质量高,参与上课的17名教师均为一线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学科素养,并且大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多项省市课题。</h3> <h3> 以下是我结合专家点评和听课成员们所思所想的小结,和大家一起分享。</h3> <h3>  洪飞老师执教的是《体积和体积单位》,洪老师大胆创新,由预学导入,变课后延伸为课前延伸,放手让学生跟随预学单汇报自己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整堂课以生为主,在答疑解惑中突破重难点;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孩子们解决课堂上的数学问题更是洪老师的点睛之笔。</h3> <h3> 张敏老师执教的是《体积和容积单位》。张老师把课堂充分地交给学生,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整节课教师多次让学生多观察,实践操作,探讨交流。</h3> <h3>&nbsp; &nbsp; &nbsp; 蔡孟秋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圆的认识》,是一节认识曲线图形的种子课。整节课蔡老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从具体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探究,符合学生认知。在探究活动交流汇报时,如果能在三种方法中有所侧重兴许能腾出一些时间沟通圆与生活的联系。</h3> <h3>&nbsp; 曹宁宁老师执教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的《植树问题》,曹老师结合植树的情境,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探究出植树问题中三种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一一对应、数学建模、类比迁移等数学思想方法,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h3> <h3>&nbsp; 耿晨老师把上课当成一种思维活动的乐趣,他在执教《集合》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停地开动脑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h3> <h3> 顾兴民老师执教的《认识负数》一课,在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和问题全都来源于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能懂的知识不讲,课堂教学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信用卡等将负数的产生与意义做出了透彻地解析。同时配以精确设计的板书,完整地呈现了教学重点内容,同时又突破了“0”的意义教学。</h3> <h3> 杭君老师执教的《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首先创设了《熊出没》中的一系列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通过用小棒分一分、口算与列竖式三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凸显算理,理解竖式,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要从高位除起,再一位一位往下除,从而顺理成章地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h3> <h3>&nbsp; 王明斌老师执教的《搭一搭》让学生通过观察,建立如何搭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的初步认识,从学生建立的思维模型中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从而产生疑惑,再从交流中产生感官体验。内容虽简单,但其中蕴含许多策略。本课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也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h3> <h3>……</h3> <h3> 活动的最后,我们迎来了曹培英老师的整体点评,他提到,纵观17节展示课,从教学探索的角度看,都做到了:对落实“四基”的探索,对走向“四能”的探索,对展现学习情趣的探索,对学习方式改善的探索,对教学媒体有效使用的探索和对教学空间即创新设计的探索。让大家对本次培训活动中值得学习的认知得到了提升,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研究的方向。</h3> <h3>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还更加明确了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的研究目标。</h3>

学生

老师

执教

教学

数学

探索

课堂

活动

植树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