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下午乘坐石家庄到瑞昌T167[16;55--05;38]次列车到江西,安徽旅游。看婺源美如画卷的油菜花,欣赏水墨丹青似的徽派建筑,目睹小桥流水人家的芳容是这次旅游的目的。
3月20日一早在蒙蒙的晨曦中,我们一行十五人到达江西瑞昌车站。在这里等候来自九江的中巴车,开始我们的旅游。 第一站我们就到了婺源的彩虹桥。婺源的彩虹桥建于南宋年间,距今800多年,桥上没有一颗钉子,都是木榫嵌入相接。不太像我们北方的拱桥,像是一座长长的木屋横跨在水面上。
在彩虹桥的对面有一长列规律排列的石墩形成的小桥。游人从彩虹桥下来,踏上这条浅流湍急的石墩桥小心翼翼回到原地,确也感到了很多的快乐。由于有了新结识的小张和小朱两人作伴,也让我们这两个甲子之人年轻了许多,另外还有我们同来的好友小侯为我们拍照,更让我们感到兴奋。 第三幅照片是在彩虹桥的出口处,当地人用釆来的油菜花编织成头花卖给游人,人民币五元。好多人都买了,我也买了一个戴在头上过过瘾。 离开彩虹桥去思溪延村,思溪延村其实是挨的很近的思溪村和延村两个古村落的合称~~思溪村村口有一个大算盘,因为村里儒商很多。而延村里有将军府,以做官为主~~
这两个古村落基本上还保持着原貌,旧的深灰色的砖墙,在顶的边沿上有飞龙等砖雕, 有些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都出现了坍塌,走在斑驳幽深的小巷中,仿佛可以听见岁月的回声。 不时冒出的天线告诉我们村里的现代化程度。
我们在狭窄的巷道里穿行,当地人守家在地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吃,我们花十元钱买了六个金黄酥脆的小饼,有点儿像天津的酥皮点心,里面的馅是咸香味的,仔细观察是用当地的梅菜,还有猪肉制作的,味道还好,极具南方特色。 李坑--相对繁华的村落,可能是个小镇子吧。这里处处小桥流水人家,但没有想像的那样清净,三步一店,五步一摊。因为即将傍晚,各处大红灯笼高挂,两边店铺可以互相串着逛,因为相隔不远都有小桥相连。商业化了的小桥流水人家,多少还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婺源江岭的油菜花是这次旅游的重头行程。一点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对的油菜花基地,对的油菜花盛开的花期都让我们大饱了眼福。
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漫山遍野。规则的呈梯田状,从山顶往下铺散开来,粉墙黛瓦的小房子极合事宜的点缀在花海中, 如同一幅水墨画卷。 它经常出现在明信片和旅游风光片的镜头里。 一些摄影的“发烧友”身背重重的器材包,像一尊尊雕像站在三脚架前,这也是江岭的另一道风景。人徜徉花海里,花在人身边摇曳,感到空气都是湿润的,它仿佛使我出游时焦躁的心情也变得温润起来,真的滴湿了心灵的尘埃。很想在这里多待些时辰,江西婺源的江岭我们还会回来看你!
晓起村是坐落在婺源的一个村落,明清时代的建筑居多,村子里面有很多古树遮天蔽地,以樟树最为有名气,大小不一樟木箱子,用樟木制作的挂件,以及直径不同大约有一厘米厚度的樟木片琳琅满目。小侯花十元买了六片樟木片说是回家当樟脑用。
由于已近中午,我们在晓起村旁边的小饭店用餐,这家饭店是一对夫妇开的,女主人热情的让我坐在一个竹子制作的圆凳上,并介绍说:“这是她结婚时,娘家陪送的用品。”原来这不是一般的竹凳,它分上下两层,下面可放炭盆,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屁股下面暖暖的,在这么贴心的小店用餐很惬意。 江湾建于唐朝初年,给我感觉这里是婺源地区最富裕的一个村落,文化气息很浓厚。 墙壁上刻有”敬惜字纸”四个大字。私塾的教室保存完好,坐在那里能感觉到穿越回去有钱人家孩子读书条件的优越。 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它被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 三清山以秀美著称,但因为当天有雨,像蛇头扬起的蟒蛇岭,像大象的鼻子垂下来形成的一线天等美丽的景色都被笼罩在茫茫的大雾中,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天公不作美,凡人又怎奈何。
这座山峰像一位美丽端庄的淑女,随着我们在不同方位的观察,它也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由一开始的少女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再顺势前行一段距离回头眺去,一位风韵犹存的少妇望着远方。就像岁月为她打上的烙印。这峰的名字“东方女神”。我想,什么样的山不重要,赋予这山什么样的故事才重要。 我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当做助力的拐杖,因为没有请当地的向导,在下山时有些迷路,来到了似曾相识的地方,随之而来的是大多数人体力不支,疲劳之至。领队见此状况,一边群策群力确定正确的方向,一边鼓励大家拉歌前行。一行人身披雨衣在蒙蒙雨中,用手中的竹竿统一有节奏的敲着山路右侧的栏杆,高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歌曲前行,终于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一幕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回头望去,三清山已经变的清晰起来,信命吧,前赶后错就没有让我们看清它的真面目,神秘的三清山。 西递村---西递是安徽的古村落。这是一个由里美到外的地方。
村外小河流水潺潺,野鸭群游。岸边被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色的植被覆盖,加上粉墙碧瓦的徽派建筑更平添几分姿色,放眼望去,心旷神怡。
它还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西递村有很多大小官员和有钱的商人,往来信件很多,西递的递字也不是现在的样子,是在走之偏旁上加一个繁体的虎字,寓意”快虎加鞭”。这就是西递村的招牌了。
徽州的男子,十三四岁就出去学徒讨生活,历尽千辛万苦,积累经验和财富,年岁大一些了就衣锦还乡,盖房置地。
舌尖上的中国很多镜头在这里拍摄。
村子里的每一幢房屋都离不了石雕,木雕,砖雕。连走在青石板的小巷里脚下也处处踩着工艺品,一户人家的石雕窗户被日本人相中,曾出十万巨款要买走它,被拒。 西递村人们非常重视教育,孝道之风盛行,每家都有家训挂在前厅柱子上,这里面的文字寓意深远,类似的对联很多,家家都有 。我亲眼目睹到现在岁数不大的孩子也写得一手好字,老者更不必说。恐怕这也是徽州出才子出大官的原因吧。 宏村是应大家要求又去的一个古村落,它比西递的名气要大很多,商业气息非常浓厚,几乎家家都是旅馆,户户都是饭店。村子的边上有一片大大的水域叫做东湖,湖上横跨着四座小桥。村口有一颗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还有绕着每一条小巷弯弯曲曲的排水沟,这些,都被宏村人杜撰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宏村是一头大的水牛,老槐树就是牛头,东湖就是牛的身体,而四座小桥就是四条健硕的牛腿,弯弯曲曲的排水沟就是它们的牛肠子啦。不过,景色确实很美,晨曦刚泛起,湖边,巷道里就都能看到未来画家和摄影师的身影了。
菊径村为何氏所居,是由著名的风水先生设计,前面依水,背后靠山,也可以称它“八卦村”或“脸盆村”。 四个小木桥连接村庄和公路,何家祠堂建在村边和廊桥相依,如果没有公路,菊径将是世外桃源。
站在高高的山上就可以看到对面的菊径村的全貌。圆圆的村庄就像画在大地上一幅美丽的图画,怪不得国家摄影协会的举办的摄影比赛都在这里进行。
严田给我的印象是风景美如画。1500多年的参天大树,旁边有清澈的河流,小河上有一座拱形石桥。站在岸边回头望去是农耕的老农左手牵着老牛,右肩扛着犁地的犁笆站在地头上,我正在想现在还有这么落后的农耕方式,就看到老农缓步从地头上来,登上岸边的小桥,哈哈!原来都是演员和道具,正在为摄影爱好者摆拍。 马上就要回九江了,顺路又去了几个旅游点。月亮湾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在一片水面的多处小岛上种了好多绿植将水面隔成了月亮的形状,一叶叶小舟轻轻划动,微风摇曳着垂柳的枝条,真的是醉了。
噢!还去了景德镇的陶瓷厂。最后到九江大桥那拍了夕阳西下的美景。之后将是回程。 谢谢小朋友时光的河流提供的日志,谢谢大家一起旅游创造的快乐。期待下一次……。
完成于2016.5.10.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