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丝绸之路从中亚的核心撒马尔罕出发后进入西域,佛教的文化脉络逐渐便成为了一种主线。经克孜尔、库木吐喇、柏孜克里克、吐峪沟等石窟进入河西走廊。他仿佛就是在用一座座石窟壁画,将丝绸之路上的沙漠与绿洲间丝路花雨的故事,演绎到了敦煌后推向极致。<br></h3> <h3>在丝路花雨的浸润及汉文化碰撞交融的佛国世界,伴着梵音似乎更有了他独特的灵性与魅力。于是一座座以佛陀世界石窟艺术为主线的故事,陪伴着驼铃声走向梦幻中的天朝盛世。从敦煌莫高窟出发经榆林窟、东西千佛洞、五个庙、昌马、文殊山、马蹄寺等石窟一路南下到古凉州的天梯山石窟后,丝绸之路因时代变迁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而分为南北路线。<br></h3> <h3>自永靖炳灵寺石窟过黄河后顺洮河渭河行进的南线,沿渭水进入武山水帘洞、甘谷大象山、至天水麦积山形成其庞大的石窟群落与丝路重镇。并向着长安继续进发;<br></h3> <h3>北线经景泰五佛沿寺、小口、小红道、哈思古道等渡口过黄河后经甘肃靖远进入宁夏海原县。海原的南华山石窟、扫帚岭石窟、禅佛寺石窟等,与固原须弥山石窟在宁夏固原形成了一个原州石窟文化群和繁华的丝路重镇。<br></h3> <h3>原州出发,再分为南北路经六盘山泾河至甘肃回中泾州道和彭阳茹河道汇至甘肃泾州道。北部从宁夏彭阳县无量山石窟,顺茹河古道进入甘肃省镇原县。再沿茹河古道经镇原石空寺石窟、万佛洞石窟到达庆阳北石窟后茹河在长庆桥汇入泾河,与泾川南石窟、罗汉洞石窟、王母宫石窟等泾河路石窟,再次又形成一个以泾河为轴心,具有影响力的陇东石窟文化群。<br></h3> <h3>丝绸之路再次在泾州形成了庞大的石窟群落,并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与繁华。百里石窟群沿着泾河最后一次离开甘肃就到了陕西省彬县泾河畔的大佛寺石窟。古丝绸之路来往的商人都知道,看见大佛寺就知道离长安不远了……<br></h3> <h3>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很多,我没有历史专家的造诣,也不具备文学家的细腻。只是每每走过那些曾经繁华的丝路世界时,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和写下自己足迹的心理。泾河丝路石窟考察回来快十天了,心里总是有种莫名的感觉。也许是人生路上的无奈,让自己的思绪仿佛停了下来。当无奈的躺着连书都看不进去的不知所措时,应该就是世俗间的自己做到了一个万劫中的恶梦……</h3> <h3>想多了麻烦,还是回到丝绸之路上的石窟世界吧!这次出行的主要目标是把固原到长安之间的一些丝路文化脉络整理一下。于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考虑,依然以河道为切入点,从茹河道入手进入泾河道后再做客观的分析判断。丝绸之路过黄河后,地形地貌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西北黄土高原山大沟深的地形和古人类文明发展来看,河流流域文化才是孕育和推动文明进步的根基。在黄河流域的中华大文明主流下,渭河与泾河文明被公认为西北文化的命脉。于是泾河流域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次考察的重点。虽然天公并不作美,但在瑟瑟发抖的寒风中收获还是颇丰的。</h3> <h3>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之路的重合绝非偶然,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等的需要。它们在同一条交往之路上相互依托、相互包容、相互承载在一起,行进在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不同精神世界中。于是驼铃中的梵音、商道上的战争、文化间的碰撞、利益下的交往,让东西方文明,沿着这条千年古道相互影响着、改变着、共存着、发展着……就如:“唐太宗需要的是玄奘取经路上见闻的政治用途,而玄奘需要的是佛教信仰在大唐的弘扬”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相互依托,成就了各自的辉煌命运……</h3> <h3>首先我们选择了以宁夏灵武苦水河和泾河支流,甘肃环县环江的“环灵大道”为进入通道直达庆阳。这条路线可谓是西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干道之一。从秦汉时期的“朔方大道”到大唐盛世的“参天可汗道”,从唐玄宗的平定粟特六胡州“康待宾之乱”到玄宗“安史之乱”后的肃宗李亨灵州登基,从“黄巢起义”的勤王扶正到“宋夏战争”的焦途,无不诉说着古道上的沧桑与血泪。一句传颂于这条古道上的古诗词:“青岗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无还。白骨似沙沙似血,劝君莫上望乡台。”足以让人触古忧心……<br></h3> <h3>一路上的古城烽燧伴随着佛塔与佛寺,仿佛依然在为远离家乡的将士们超度着亡灵。寒风夹杂着现代化建设中高铁、高速大军的车辆,让我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思索和回味。专心驾车一路沿环江前行。隰宁堡、甜水堡、洪德堡、乌仑寨……都在过去的记忆中再次掠过。经庆成过驿马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第一站:庆阳北石窟寺。</h3> <h3>庆阳北石窟群,概念与我而言并不陌生,而其中的历史意义却是我没有想到的。从北魏拓跋到唐、宋、西夏、金时期,它的历史价值可谓陇东的焦点。虽然它身后横贯着董志塬的宽广与丰饶,并有着“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的一个边”的气概,但依然压不住隐藏于山谷中北石窟群的超凡魅力。<b><font color="#333333">北石窟</font></b>: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锺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碑刻题记150余方。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属庆阳市西峰区董志乡,包括寺沟、楼底村一窟、石道坡、花鸨崖和石崖东台等5个部分,南北延续3公里。是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所建。因与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为同时代开凿,南北对应,故名。在北石窟西南五公里处鸡头山下,还有一座石空寺石窟,也与其遥相呼应。因天色太晚我又一次与之擦肩而过……</h3> <h3>网络很容易找到它的介绍,我们也不例外,先对北石窟群进行一下有效的网络资料对接:165窟是奚康生主持开凿的七佛窟。窟高14.6米,南北宽21.7米,进深15.7米。平面长方形,覆斗顶。内造七佛(均高8米)。夹侍十四菩萨(均高4米),窟门内两侧雕交脚弥勒(高5.8米)、乘象普贤菩萨(高3.5米)和阿修罗天。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窟顶四披浮雕本生故事“舍身饲虎”、佛传故事“宫中娱乐”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内塔基宋代重修,明窗两侧宋刻十六罗汉,窟门内外两壁留有许多宋、元、明墨书碑刻及题咏。此窟共有大型石雕造像23身,四壁还有千佛、飞天、乐人、佛传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内容相当丰富,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和最有价值的洞窟。</h3> <h3>北石窟寺与甘肃省平凉地区泾川县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辉映,直线相距为45千米,故称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清数代增修扩建,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窟区总面积1.7 万平方米。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5千米处的楼底村一窟(简称北一号),其南1.5千米处的石道坡石窟,花鸨崖石窟,石崖东台石窟群等,南北延续3公里。是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1959年被重新发现。1961年以后,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多次对石窟进行勘察、测绘和清理,1986年编辑出版《庆阳北石窟寺》一书。<br></h3> <h3>240号窟是北石窟寺北周时期的代表洞窟。其三佛造像和菩萨的风姿,既继承了北魏以来秀骨清象的余韵,又是隋唐丰满富丽风格的先声,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从北魏向隋唐过渡转折阶段的造型风貌。唐代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存大小窟龛200多个,以平面长方形或马蹄形平顶、穹窿顶窟及方形圆拱顶浅龛为主。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造像丰满圆润,雕刻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多变,32、222、263窟为其代表。另外222窟的佛像被人们认为是武则天化身。这是一个典型的盛唐洞窟,佛高4.5米,尽管它也是佛的样子,但头像能给人强烈的世俗感觉。这尊佛像五官轮廓分明,与其他盛唐佛像有著区别。有关专家考察後认为佛像∶「面相圆润,细眉大眼」,显然这是当时人们依照著某位活著的女性所做的雕像……………<br></h3> <h3>网络上对北石窟群的介绍非常多,这里我就不过多的复制了。只是针对几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历史概念,结合历史事件与地名,把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进行一下简单的阐述:</h3> <h3>一、鸡头山:根据镇原县载“北石窟面临蒲河水,西来的茹河在窟前汇入蒲河后向南流去。蒲河的西岸是镇原县的居士沟,沟南就是鸡头山。”大家可以利用百度等工具搜索会发现,在旅游与经济的驱使搜索下鸡头山都是在指六盘山。但我查遍史料和地名志,六盘山也没有过一个鸡头山的记载。而在北石窟不远处的镇原石空寺石窟这里,却有一个鸡头山。为什么宁夏六盘山非要把自己称为鸡头山?我为啥要关注这个“鸡头山”呢?原因很简单:据《史记·五帝本纪》:“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是岁,赐爵一级。治驰道。”即《史记》所载的“鸡头山”和“回中”这两个概念,牵扯了两个邻省的重要地名所产生的“鸡头山道”和“回中道”(回中道在王母宫石窟中会另外论述)。在历史服务于经济利益的研究驱使下,各地专家们抛弃历史概念,各地为尊、争夺地名、占据历史资源、偷梁换柱等等,这以是不足为奇的故事了,西北尤以宁夏历史专家为顽疾……<br></h3> <h3>
镇原县古称“临泾县”属泾州管辖,在我查阅茹河和镇原历史沿革中发现,镇原鸡头山历史悠久,史籍方志多有记载,《镇原县志》记载:“秦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根据镇原县的一些方志及文字记载:秦汉时期的北地郡,即今陇东一带,所记载与《史记》近乎吻合。秦始皇巡边过鸡头山记录的史实地名,为镇原县开边镇石空寺一带更为贴切。在镇原境内有着秦长城遗址,武沟乡孟家原(古称长城原)是秦长城经过的地方,秦始皇巡北地、过鸡头,视察长城亦符合情理。鸡头山腰后侧有一土丘,当地传说是秦始皇北巡长城时为祭祀黄帝而筑的坟茔。<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刚好这个的民间传说也在某种意义上似乎在印证着什么。</span>鸡头山原有一座寺院,名曰石空寺,恰在鸡鼻眼的地方。寺院中间,两棵苍柏挺拔对称,其后有鼓楼和钟楼。两楼的构造呈八角形,楼基青石浮雕,檐顶飞禽走兽,花卉虫鸟,造型栩栩如生,神态自然逼真。鼓楼里支架着一面牛皮大鼓,直径5尺右左,鼓槌落下,声如雷吼,四面山谷回声震荡。钟楼里悬挂着一口铁铸洪钟,敲击一下,声传东西川数里以外。钟鼓二楼的后面,依次排列着大佛殿、三宫殿、子孙宫。这座依山就势、别具风格的古刹建于何时,已难于稽考。仅从民间传说推断,明代洪武年间一张姓御史巡视于此,曾在大佛殿柱子上留下联语云“鸡头无量,雄居西川。”说明鸡头山的概念早已有之。至于六盘山和鸡头山的关系,我想很简单,我会在后面的泾河回中道的论述中一并阐明……</h3> <h3>二、茹河古道:丝绸之路到达古称“高平、原州”的固原后,早在北魏时期就在须弥山形成了一个石窟中心,并且很多的丝路使者粟特人,在原州进入了中原统治阶层的政治角色。前些天的考察关于固原粟特墓文化有很多的介绍,这里就不多言了。重点就是丝绸之路如何翻阅六盘山进入泾河路的问题。我曾无数次的经过六盘山,但对丝路驼队翻越六盘山却一直有着很大程度的疑惑。经过多次的反复调查后暂时认为,他们应该是通过南北两条路线进入古泾州的泾河流域。第一条路选择是从固原大湾乡,沿茹河河谷北上彭阳朝那,经过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乡、开边乡、镇原县城城关镇金龙村石空寺石窟、屯字镇、彭阳乡、交口河镇,在北石窟寺前与蒲河交汇。南下进入泾河河道。这条道路即“鸡头山道”也可称为“茹河古道”;第二条路是从开城、大湾,沿峡谷进入蒿店、安国、大秦乡进入平凉后沿泾河到达泾州回中山即“回中道”;</h3> <h3>三、泾河两岸的佛国世界:丝路进入甘肃泾川县后,故事瞬间就变的超出了我的想象。他所涵盖的历史事件,在有确切纪年的碑文记载和文物印证下,展现出让我难以三言两语阐述清楚的困惑。重大的历史记录和历史人物,如此清晰的承载着历朝历代的故事,让人顿感古泾州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不禁惊叹天子脚下的泾河源,才是历代古都长安城与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校场与桥头堡。如何展开评述泾河百里石窟的故事渊源,着实是一件文化难题。华夏每一个历史朝代,仿佛都会叩开他帝国时代的河殇……</h3> <h3>因为泾河百里石窟群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带发生过很多重要历史及宗教故事。这里古称泾州、安定,陇东重镇,今名泾川,在甘肃东部。秦属北地郡。汉设安定县。北魏置泾州,后改安定县。唐置泾州,改安定县为保定县。金置泾川县。明、清取县设州。历朝历代有着<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也”的国防重城作用。古</span>泾州“控扼两陲之咽喉,边衢之门户,壮西服而控远夷”。它是我国自古以来中原王朝的京畿门户,控制着来自于北方阴山和西北及河西走廊敌对势力入侵的战略咽喉。若西北势力占领泾州以西的国土,泾州城便成为长安城和古中国西部最远的边陲重城。当中原势力抵达河西乃至西域,泾州地区即成了离长安城和朝廷最近的京畿之地和战略物资保障之地。根据敦煌悬泉汉简:“月氏至烏氏五十里,烏氏至涇陽五十里,涇陽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记录的汉代丝绸之路,我国西北六段丝路区域划分来看,泾河路这段就是所记载“京畿道”后的“安定路”。由于其京畿要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h3> <h3>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必然决定了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地位。因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倾向不同,也很难说明当时历史意义上的重点。既然我们重点是讨论丝绸之路文化与佛教石窟文化在这里的存在与发展,那么我就从文物遗存、碑刻文献、历史人物、宗教事件、地名遗存等,几个方便进行资料汇集,以达到相对客观的印证历史真相的目的。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里的一些重要文物:1、佛教石窟群遗产:从广义上来讲泛指泾河以及附近其支流流域的石窟都可以称为“泾州石窟群”,即包括:镇原茹河岸在内的石空寺石窟、北石窟寺、浦河万佛洞。泾河岸王母宫、南石窟寺、蒋家坪石窟群、王家坪石窟群、太山寺石窟、吊塔寺石窟、千佛山石窟、罗汉洞石窟群、丈八寺石窟群等、直至彬县大佛寺石窟群等过千座石窟,构成陇东泾河石窟文化宝库;狭义上讲只指泾河两岸的石窟群,即:泾河川道两侧,西起王母宫石窟寺,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群落,泾河南北两岸百里内的王母宫石窟寺、南石窟寺、吊吊塔石窟群、南石崖(又名南城崖、石崖洞)石窟群、丈八寺石窟寺,罗汉洞石窟寺、千佛寺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512窟龛</span>石窟群落构成,其中以罗汉洞石窟寺规模最大。</h3> <h3>泾河石窟群落的绝大多数石窟破坏严重,我们重点挑出几个石窟群组做一些简单的介绍:(1)、北魏南石窟寺,北魏永平三年(510)泾州刺史奚康生造,孝明帝亲视,有7米高7佛石像,位于城关镇蒋家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第1窟最有价值,呈长方形,窟高 11米,宽18米,深13米。方形窟门,前壁门顶上开一方形明窗,覆斗形顶。窟内正壁及左右壁台基上雕七身立佛,均高7米,头饰螺髻 ,高鼻大耳,面部丰满,长衣垂膝,神态庄严安祥。每佛两旁均有2尊胁侍菩萨,共14尊,高约3.5米,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前壁门两侧各雕一弥勒菩萨,高5米。窟顶东、北、西有浮雕佛传故事,内容有树下诞生、阿私陀占相、宫中观歌舞、逾城出家、树下思维等。以表现七佛为主的七佛窟的出现以此窟和北石窟寺为最早。它与庆阳北石窟寺同为泾州刺史奚康生先后一年建造,主窟构造接近,但只有1号2号两个窟,后期无重建迹象,并保存有《南石窟寺之碑》(现存于王母宫文馆所),记载此窟为泾州刺史奚康生于北魏永平三年(510)造建造。与北石窟寺南北遥相呼应,称为陇东双窟;</h3> <h3>(2)王母宫石窟:王母宫石窟也称大佛洞(又名千佛洞),是北魏时期创建的一座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位于泾川县城西一华里的泾河、汭河交汇处的回中山王母宫山脚下,习称王母宫石窟。石窟座西面东,高11米,宽12.6米,深13米,中心柱宽7米,深7.6米。前壁已毁,现存清末依壁建造的三层凌云飞阁,从泥表可看到唐、宋、清风格,绝大部分石造像为坐像,大的有丈余,小的不足尺余。高及窟顶的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大小造像二百余尊。中心塔柱是王母宫石窟遗存的精华。中心柱正面塑有佛像一尊,高约4米,泥塑石胎,体态丰满,为唐代作品。窟内每壁造像三层,百余尊,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名窟之一。王母宫石窟没有明确纪年,根据造像风格,专家推论:要比近邻的南、北石窟还早,大体上和云岗第六窟相近似,约创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h3> <h3>(3)罗汉洞石窟:始建于北魏的佛教石窟寺,以16罗汉洞著名,在绵延5华里的泾河北岸石崖上凿有窟龛200多个,是泾川佛教圣地规模宏大的礼佛中心之一。开窟后寺名即成地名,近代成为乡名。高平塬至罗汉洞之坡,名罗汉洞坡。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 西至霍家沟口千佛嘴,东至韩家沟,东西约2公里,254个大小窟笼中,以千佛嘴与清霄洞为最,洞内外尚存高大造像石胎和洞内残存壁画、泥塑彩绘高浮雕壁塑、壁题等;民国《泾川县志》载:“睹其工程伟大,必六朝以前遗迹”。美国贺瑞斯一H.f杰恩考证:“罗汉洞的主窟为中心塔柱结构,这是早期洞窟普遍的建筑结构,唐以前几乎没有变化,罗汉洞在风格上确实有6世纪初的雕像。”主窟底层有二身坐佛,“显示出魏代雕塑特有风貌:鼻子棱角分明,双眉弯曲,笑容古朴。这些特点清楚地说明此佛像早于6世纪中叶。”窟外的大立佛“在风格上与云冈最早开凿洞窟的造像是相似的。”(贺瑞斯H?F杰恩《泾河流域的佛教石窟》</h3> <h3>(4)彬县大佛寺: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北道的主干线上。东汉时期,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南北朝时逐渐达到高峰,隋唐时达到鼎盛。彬县大佛寺,原名“应福寺”,大规模开凿始于唐初,贞观二年(628)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抗击薛举薛仁杲大战(彬州浅水塬)中阵亡将士应福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人们因其佛像高大雄伟,从明景泰年间俗称大佛寺并沿用。此后,历代多有重修。全寺因山起刹,依崖凿窟,雕石成像,共130孔洞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40米长的东西向立体崖面上。共有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大佛窟是全寺最大的石窟,窟平面为半圆形,径约34米,高31米。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彩塑像3尊。阿弥陀佛(俗称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宝石蓝螺髻护顶,秀眉慈目,两耳垂肩,金面方脸,慈祥威严;左手着膝,右手端举,掌心向外,无名指微微前屈;披衣袒胸,腰系佩带,趺坐于莲花台上,整个造形肃穆端庄,雄伟传神。侍立大佛东西两侧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均身高15.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丽璎珞,下系羊肠大裙,神态俊雅恬静。大佛头像后有2道圆形雕刻花边、7尊浮雕坐佛,附近散布着19个飞天,构成富丽祥和的背光。此外,窟内佛龛尚有造形各异的小造像400余座。此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雕刻精致,是古代造形艺术中的一大宝库。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由此判断该石窟创建于公元628年。</h3> <h3>千佛洞,位于大佛窟东侧,为中心柱室结构,由3个相连的小洞组成,两边较深,中间略小。窟中造像有300余尊,除少数为立体外,大部分是浮雕。四壁各龛内,大多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主像为弥勒佛造像。各龛里的菩萨造像,呈现优美的大“S”造型,形象千姿百态,大多袒胸露腹,飘逸飞动,如歌如舞,反映了唐代自由开放的社会时尚; 罗汉洞,位于大佛窟西侧,由4个小石窟一线连缀而成,有100多尊大小不等、高低各异的造像。窟中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像,余为其弟子、菩萨、力士、金刚等造像。释迦牟尼佛的胁侍之一是文殊菩萨,他稳坐于狮背上双圆莲瓣中,气势十分威武。狮子造形极富魅勿,狮颈系铃,狮尾摆动,给人以长嘶奔腾的动感。
丈八佛窟又称“应福寺”,在大佛窟以西200米处,沿山开凿的9孔小石窟散布在崖面上。造像以丈八佛为主,高7.5米,两旁侍立菩萨均高5.8米,共有各种造像108尊,风格古朴凝重,大多破坏严重。</h3> <h3>大佛寺石窟反映的就是这一鼎盛时期的造像状况。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大佛寺石窟理所应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亮点。大佛寺石窟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雕塑史、建筑艺术史,以及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在陕西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大佛寺石窟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盏明灯,是唐宋史、佛学史的真实写照。大佛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即公元628年建成后,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丝路商旅见到大佛,就知道长安近了,因此大佛寺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联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的实物宝库。1998年大佛寺石窟入选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br></h3> <h3>2、泾州文物遗产:(1) 泾州铜佛:泾川出土有世界上最早的铜佛像,也是佛教入泾最早的标志。70年代,玉都太阳墩出土西秦“归义候窖藏”文物一批,内有华盖、佛兴、佛身、底座四部分组成的鎏金铜佛,高约1尺。同时出土铜印“归义候印”一方,归义候即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干归。西秦国败时,其孙乞伏暮末在其封地泾川埋下了祖先宝器。《中国文物报》称:全国出土的西秦时期的佛像屈指可数,带华盖的鎏金铜佛仅此一件。泾川出土的这尊铜佛既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佛之一,也是佛教传人泾川最早的物证,距今1600多年。(铜佛现存甘肃省博物馆。);</h3> <h3>(2)泾州舍利:关于甘肃泾川的佛教文化和出土的舍利,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楼宇烈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泾川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那么多的佛教文化资源。在(泾川)同一个地区发现三批舍利的情况,在全国是没有的,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少见的。前后三批,有北周的、唐代的、宋代的,历史延绵这么长久,将近一千年。这说明这个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一个标志”。泾川的寺院群在49年间连续三次发现佛祖舍利、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发现舍利地宫三处,发现五重舍利套函、四重舍利套函、三重舍利套函(陶棺)各一,在世界上仅有绝无。</h3><h3>第一次发现:1964年,隋文帝、武则天两朝皇帝敕分供养的隋代大兴国寺、大周(唐)大云寺佛祖舍利。1971年经郭沫若先生亲自鉴证,大云寺安奉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第二次发现:1969年,泾川北周宝宁寺供养的佛舍利。
第三次发现:2013年,“千年一现”泾州宋代龙兴寺瘗埋的“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h3><h3><br></h3> <h3>3、泾州碑刻及文献: “敕赐嵩显禅寺碑记”拓片现存甘肃省博物馆,佛寺遗址存。《明一统志》载:“高公寺,在泾州南五里,后魏建,金大定中重修”。《古今图书集成》载:“高峰寺,在州南五里笔峰山顶,魏永平年泾平二州刺史高乘造,唐开国伯段归文重修”; 泾川《南石窟寺之碑》记载,窟为泾州刺史奚康生于北魏永平三年造。;隋文帝杨坚诏令泾州兴国寺供养舍利《泾州兴国寺碑》1943年尚存,今佚。《通志金石略》载:“泾州兴国寺碑,开皇十年,李德林撰”。(《金石录》、《通志金石略》、《陇右金石录》载);武则天敕建泾州大云寺造金银棺供养舍利西元690年,武则天敕令各州建大云寺,泾州大云寺建在隋兴国寺内,时发现隋代供养的佛骨舍利,即制金银棺重新造塔供养。《甘肃文物工作五十年大事记》称:“该函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大云寺遗址,塔基地宫现存。;唐宣宗李忱敕建泾川高公佛堂,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宣宗敕各州府修复佛寺,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奉旨创修高公佛堂,堂在北魏嵩显寺。《高公佛堂碣》碑文现存,碑由朝仪朗前议太子通事舍人上柱国郑弘裕撰;宋真宗赵恒敕建解脱禅院 解脱禅院,又名水泉院,在城关镇水泉寺村。《古今图书集成》载:“水泉院,在州北五里,宋景德(1004)中敕赐,解脱禅师建,元元贞年僧人行寻重建”。宋《解脱禅院碑记》又记此事,碑于1943年存王母宫,今佚,碑文存。碑末记载,观察推官张孝友等又建。;元世祖忽必烈颁圣旨保护泾州镇海寺元世祖二十年[牛儿年](1277),元世祖忽必烈为泾州镇海寺颁旨,诏令皇室、地方官员、使臣、军人保护泾州华严海印水泉禅寺,不要侵犯僧人的寺院、房舍、马匹、水土、碾磨等,不要依仗圣旨做越轨的事情忽必烈的帝师、参加过西藏回归祖国之“凉州会谈”的西藏代表萨班之侄八思巴用其所创的八思巴文书写了圣旨,刊刻于碑,碑今存泾川王母宫,为国内仅存一二的八思巴文碑,是元代及中国历史上蒙、藏、回、汉及各族人民大团结、维护和平、宗教信仰自由的真实见证,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成宗铁木尔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元元贞元年(1295),元成宗皇帝铁木尔在继位之年,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文,碑名为“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时间为“元元贞元年岁次乙未庚辰月已朔已未日”。此碑《陇右金石录》有记“花严海印寺碑,元贞元年,在泾川今存”,可知1943年还存泾川。民国(1945)《泾川县志》载此碑文全文,可证明此碑当时确存泾川。(《陇右金石录》、民国《泾川县志》载);明孝宗皇帝朱[右示字旁右右]樘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明弘治十年(1497)七月,明孝宗皇帝朱[右示字旁右右] 樘“敕赐泾川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诗碑,宗室平凉韩王明德子题,刻于汉白玉石上。碑今存泾川王母宫。(《陇右金石录》载);另外还有:隋李阿昌造佛像碑。唐尉迟敬德监修飞云东高寺。唐郑弘裕为高公佛堂碣撰文。五代泾川籍画家胡翼善画佛教人物。泾川画家宋候翼擅道释人物,宋泾川镌刻家梁志善刻碑等等………就不逐一列举了。</h3> <h3>4、重要历史人物:泾川遗留的碑刻与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帝王和关于在泾州大兴佛寺的敕诏文书,这里就再不赘述。我挑出几位北魏时期对泾川石窟建设可能有关系的历史人物,以求今后的印证。(1)、抱嶷:抱嶷,字道德,安定石唐人,居于直谷。自言其先姓杞,汉灵帝时杞匡为安定太守,董卓时,惧诛,由是易氏,即家焉。无得而知也。幼时,陇东人张乾王反叛,家染其逆。及乾王败,父睹生逃逸得免,嶷独与母没内京都,毅力为宦人。小心慎密,恭以奉上,沉迹冗,经十九年。后以忠谨被擢,累迁为中常侍、安西将军、中曹侍御、尚书,赐爵安定公……自总纳言,职当机近,诸所奏议,必致抗直。高祖、文明太后嘉之,以为殿中侍御,尚书领中曹如故,以统宿卫。俄加散骑常侍。高祖、太后每出游幸,嶷多骖乘,入则后宫导引……加嶷大长秋卿……嶷老疾,请乞外禄,乃以为镇西将军、泾州刺史,特加右光禄大夫,卒于州任。在担任大长秋卿期间的抱嶷应参与云冈第6窟工程的筹划、监督工作。王母宫石窟形式与云岗六窟较为接近,有专家推断王母宫石窟即化政寺的修建与抱嶷有一定关系……</h3> <h3>(2)、胡国珍:胡国珍(438-518),字世玉,北魏安定临泾(今镇原县)人,生于太延四年(438年),北魏政治家。父亲是胡渊,(《北史》作胡深,避李渊讳也。)赫连勃勃给事黄门侍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胡国珍袭父爵武始侯,离开故乡临泾,居住京都洛阳。胡国珍受家庭熏陶, 少年好学,崇尚清俭,辅佐国政,忠心可敬。胡国珍女儿被选入宫,生明帝。孝明帝即位后,封国珍为光禄大夫。灵太后临朝摄政,又给他加侍中,封安定郡公。追崇国珍妻皇甫氏为京兆郡君,派十户守冢,尚书令、任城王澄上奏,说安定公尊属望重,亲贤群瞩,应该出入宫中,参与谋划国事。太后下诏认可,国珍遂入决万机。接着,进位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如故。忠心辅佐魏主,相机上表,细陈刑事、政治改革诸多事宜,太后一一下诏施行。胡国珍年迈笃老,却愈益崇敬佛法,时事清斋,坚持亲祀,礼拜不辍。神龟元年(518年)四月七日,步行去看所建佛像,行路四、五里。八日复至,站立观像,当晚劳热致疾,一病不起。灵太后亲侍药膳,十二日去世,享年八十岁。追崇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文宣公,葬以殊礼。持节到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还乡,与国珍合葬临泾县东80里即今南关苟家庄,原有二大冢,乡人云其一为胡国珍墓。今夷为平地,无冢可辨。胡国珍是泾州临泾县人士,年老后非常信佛,并安葬于故乡。北魏是一个非常信佛开窟的王朝,身居高位的他在泾州故土是否参与过大兴佛窟,有待于实证。</h3> <h3>(3)、奚康生(467-521年),河南阳翟人,北魏将领。祖父奚直,长进简侯,幽州刺史。生性骁勇,有武艺,弓力十石,矢异常箭。先后打败蠕蠕和南朝,以功迁征虏将军,封安武县开国男。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颇有声绩。出为泾州刺史,成为封疆大臣。征拜光禄卿,领右卫将军,迁抚军大将军、河南尹。正光二年(521年),参与宫廷内部斗争被杀。笃信佛法,曾下令开凿了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北魏时期,陇东一带频频爆发氐、羌、屠各、卢水胡等胡族起义。永平二年(509年)正月,“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奚康生很快就镇压了这次起义,随后“出为平西将军、华州刺史,颇有政绩。转泾州刺史,仍本将军”。奚康生崇信佛教,“康生久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南石窟寺之碑》称南石窟寺1号窟为:“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华、泾二州刺史、安国县开国男奚康生造。”北石窟第165窟虽无开窟碑记保存,但此窟内的宋代残碑记载:“……□泾州节度使奚侯创置□历景□□……□屡经残毁,……”可见,北石窟寺第165窟和南石窟寺1号窟均为奚康生所建。这一点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可。另外,奚康生主持开凿的南、北石窟寺与胡氏后族、宦官及安定大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龙门宾阳中洞的造像样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入陇东的。后族、宦官及大族三方面结合的陇东石窟开凿群体又一次结合起来开创了北魏陇东的大型石窟。</h3> <h3>(4)、胡灵太后:宣武灵皇后(?528年),胡氏,名失考(《北史演义》称胡仙真,一说名胡承华,史书多称之灵太后),安定临泾(甘肃镇原)人,司徒胡国珍的长女,母亲是秦太上君皇甫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即位。尊胡氏为皇太后。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胡太后为太后之后,曾下令造申讼车,以接受投诉冤情。又在朝堂亲自策试孝廉、秀才、州郡上计簿的官吏。公元528年,孝明帝去世,胡太后立孝明帝之女元姑娘为帝,对外谎称是皇子即位。几天后废黜元姑娘,立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元钊为帝,史称幼主。同年四月,胡太后及幼主被尔朱荣沉河而死。胡太后之妹将她收殓埋葬在寺庙。北魏孝武帝时,才以皇后礼仪安葬胡太后,追加谥号为灵皇后。胡太后在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她能够生子并逃过赐死而成为皇太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是北魏时期仅有的两位皇太后,足以见得其能力超凡。</span>魏收《魏书》:“太后性聪悟,多才艺,姑既为尼,幼相依托,略得佛经大义。”;胡灵太后返乡为父母送灵,她又是从小信佛之人,并参与修建龙门石窟,在其故乡泾州临泾一带应该有修建佛窟的可能。另外,胡太后归乡时前往阙口温水,登临鸡头山,也同样说明了鸡头山在临泾(即镇原县)。</h3> <h3>5、泾州历代寺庙及僧侣:仅泾川全县城乡寺院133处。清元统元年(1909年)《泾川县直隶地理调查表》(现存甘肃省图书馆)载,至1909年,泾川直隶州城乡存在佛寺、庵133处。以此数位为据,全县佛寺庵最少为133座。 泾川佛教造像、碑刻、佛塔、壁画、石刻、钟鼎炉馨(1411件);民国(1945)《泾川县志》载有元元贞元年(1295)《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并序》碑文,虽部分文字脱落,但仍可读出大意,有“度门弟子三千有余,皆青出于蓝……”句,当是水泉寺一刹度门弟子达三千余的记载。而泾川全县在古代佛教最兴盛时共有多少僧人?上百座的寺院,近千座石窟遍布于泾河两岸,可以想象僧人不下万人,可以想象得到泾河两岸繁盛的佛教是何等的规模……</h3> <h3>6、回中山之回中道:在古泾州城泾河南岸有一座名山曰:回中山又名回山、王母宫山,在泾川县城西 0.5公里泾、芮二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山峰南北两侧,是波光粼粼、宛若飘带的泾河和芮河,两河在山前交汇,山脚是建于北魏永平年间的王母宫石窟。传为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于山阳瑶池。临行,对山爱不忍舍,一再回头观望,而得名。《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迹考记:“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王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名闻天下,与回中古道有着密切关系,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山。《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前(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那么,回中宫是秦汉帝王的行宫,汉代学者应劭说:“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险阻,箫关在其北,通治至长安。”看来,汉代回中宫就在今泾川县回中山。由于回中宫位于回中道上,秦汉封建统治者对此十分关注。多次巡幸至此。汉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在山上修建王母宫后,经历代增修。对于回山王母宫的初建年代,据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甘肃通志》载:“王母西真宫,在泾州回中山,汉元封元年建”。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这与目前发现的宋、元、明三代重修王母宫碑文互证,可以确定泾川回山王母宫的确始建于西汉元封年间无疑。据《汉书》记载,武帝晚年之后,信奉神仙道术,或“过”或“幸”回中多达11次。前面我们说过“鸡头山道”与“回中道”是我国通往西北边陲的两条重要的古道,从秦始皇西巡过鸡头山至回中,到汉武帝西巡回中山,再到北魏胡灵太后回乡祭祖登临鸡头山。足以说明鸡头山道与回中道,都是中原王朝京畿要地古泾州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h3> <h3>7、境外涉入:1923年至1925年,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派遣的第一、第二中国考察团对泾川佛教石窟进行现场考察,已逾84年了,80多年中,国外对泾川佛教石窟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从1924起,记载考证泾川佛教石窟的着作和图片就开始出版,已知的有:1924年美国版《福格备忘录》、华尔纳的《中国西北旅行记》、喜龙仁着《中国雕塑》、1929年美国费城版《东方艺术》等。1925年,美国考察团考察王母宫石窟时,墙内砌进了若干残头像,其中保存较好的7个被拿出,现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h3> <h3>从上面的很多文字足以看出古泾州泾河两岸佛教文化的昌盛。从帝王到宦官、从太后到刺史、从敕令到供养等等,无不彰显这一带的佛教地位。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丝绸之路经济角度,总是能够映射出佛教文化的高度发展。如今他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与繁华,驼铃声与梵音一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泾河依然静静的流淌,陪伴着那些深埋于地下的灵魂,仰望着河两岸残破的石窟,回味着记忆中模糊的故事……<br></h3> <h3>四:关于钟山:我在西北石窟调查中发现,很多依河而建的石窟山体都叫做钟山,介绍为形似巨钟或山体似覆钟之类的形制背景。我们除去它砂岩易凿的地质特点外,它是依据的风水学还是建筑学原理呢?</h3><h3>未完待续……</h3> <h3>五:关于肖金塔与完颜部:王母宫石窟西五公里泾河北岸边有个叫完颜的村庄,村民绝大多数人都姓完颜,并自称是金兀术(完颜宗弼)的后代。</h3><h3>未完待续……</h3> <h3>六:泾河流域拓跋部:在庆阳的驿马、什社,镇原庙渠还居住着一些拓姓的村庄,他们自称北魏拓跋氏后裔,这些拓氏族人与北魏鲜卑拓跋氏和西夏党项拓跋部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h3><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