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行

乐派琴韵

<h3>这是我们姊妹三人阔别四十五年第二次回到故乡,这里有我的叔爷,兄弟,长辈。他们大都在这块土地生活了几十年。而曾经儿时的伙伴以及他(她)们的子孙大都离开了这块生他养他的故土。</h3> <h3>这是从杨岭通往董井村的一条水泥路,从前的泥巴路已经不见了。</h3> <h3>这就是如今的村委会,过去的董井大队。</h3> <h3>过去的泥巴村公所,如今是崭新的砖瓦房屋了。</h3> <h3>看到村委会座落的位置,不仅让我想起当时的董井小学就在此地。那泥巴草房,破木窗子。还有那泥巴搭的课桌。那是一个贫穷难忘的时代。</h3> <h3>村委会对面是一大片麦穗。那里有曾经和妈妈一起挖的菜园子。当年只有十一岁的我时常提个小桶给菜浇水。和妈妈一起度过的童年温馨快乐!</h3> <h3>那年妈妈三十八岁从三合供销调到董井小学教书,做回她当老师的本行。只是她选择了爸爸的出生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来任教。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其中也包含了妈妈对爸爸的深情!</h3> <h3>看如今村委会外面也是水泥路面。</h3> <h3>就连这所公厕也是相当的高级了。可以和市级城市公厕媲美了。</h3> <h3>从村委会门前向左拐就是通往蔡家垱的一条碳渣路。比过去还是要宽敞多了。这条我曾经走过一年多的小路,在我的记忆中不知莹回了多少次。</h3> <h3>从村委会到蔡家垱只需n分钟就到湾门口了。还是那个熟悉的路口,依稀记得童年追逐玩乐的和场。三婆的家就在湾的最北边。</h3> <h3>二位老奶奶热情地和我们打招乎。我不认识她们,但知道她们的儿女。她们的年纪应该和爸爸妈妈差不多吧。</h3> <h3>这个曾经被日本鬼子扫荡的村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如此深刻。如今蔡家垱冰冷的一角。</h3> <h3>湾里房屋格局大都是坐西朝东,过去热热闹闹的村庄,现如今是这般模样。</h3> <h3>那个红瓦小屋是民祥么爷的住所,这个屋还是政府出资修建的。如今国家对孤寡老人的政策真是不错。他.每月可领取政府补贴九百元生活费。这个精准扶贫还真到位。</h3> <h3>这块杂木重生的地应该是我家的祖屋地址了。从我记事到这个老家来的第一次可能只有四五岁吧。那个时候我也沒见到过我的祖屋。爸爸是在那个屋里出生的。</h3> <h3>这个古老的房子我猜测是五松的家。五松好象有五弟兄,和我同过一年学,早年因病去世了。</h3> <h3>这个倒塌的土屋是特华爹的房子。一个曾经收留了我们母子三人的壁风港口。往事不堪回首。</h3> <h3>这个房屋的地基是我大祥叔的,如今面貌全非变成了一个外地老乡的住所。</h3> <h3>从这条路往南走就是董家湾了。那里也有我很多的亲戚同学。</h3> <h3>这是蔡家南面的一个垱口。好熟悉的那个洗衣洗菜的地。在梦里我也曾梦到过。</h3> <h3>这个垱口,姐姐说曾经来洗过衣服的。</h3> <h3>这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蔡家垱的那个荡。它四弯八曲,将整个湾的西面包裹着。中间还隔着几户人家形成一个小村落。垱的南面叫何家台统称蔡家垱。</h3> <h3>这个河的对面就是何家台。</h3> <h3>如今河里水源早沒过去那么充盈,但里面还是养着鱼虾种着藕。等到来年荷花盛开的时候,一定也很美!</h3> <h3>透过稀疏的树木可以看到垱里的水还是很清凉的。仿佛回到童年坐着那个大圆木盆摘菱角的情景。</h3> <h3>今天我们姊妹三人重拾儿时的快乐。哥哥亲自穿上防水衣下到塘里和弟弟兵涛摸鱼挖藕。</h3> <h3>这就是我的叔伯弟弟蔡兵涛。一个朴实,能干吃苦耐劳的庄稼汉。他如今是董井村的村主任。这一片河垱都是他承包的。还有占湾里百分之三十的田地也是他和民祥么爷一起耕种的。真是了不起呀!</h3> <h3>哥哥穿上防水衣要下塘摸鱼了。来一个白鹤亮翅。</h3> <h3>热情的老乡还摘了三个大萝卜送给我们。</h3> <h3>今天嫂子也来了,她聚精会神的钓了几个小时的鱼,收获还真不小呢。</h3> <h3>看看,这就是她的作品。</h3> <h3>哥哥今天辛苦了!摸鱼洗藕忙碌了一下午。</h3> <h3>做起农活还真像个农民伯伯。哈哈……</h3> <h3>累了吧?还有这些藕没洗呢!</h3> <h3>看着哥哥手提一桶藕,脚踩一身泥。不禁感慨,他的身上还是透着劳动人民勤劳的本质。</h3> <h3>回了一趟蔡家垱,心中还是放不下金家大湾奶奶的娘家,也就是爸爸的外婆家。这也是我小吋候经常去的地方。老外婆的家。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这里也承载了我童年的快乐。</h3> <h3>在金家我看到二婊叔了,他热情的迎我去他家。我们谈了很多家常。表叔很健谈。</h3> <h3>这是二婊婶,她做了鸡蛋瘦肉粉丝汤招待我。</h3> <h3>这是蔡家留守的一个奶奶</h3> <h3>他叫蔡爱强住在蔡家最南头,摩托车上载着他自己种的粮食和藕正要送去杨岭儿子那里。这就是中国老人的真实写照。</h3> <h3>一个上百人的小村庄,如今只剩仅有的八个老弱孤寡。他们是我的老家亲人。他们可以脫口喊出我们的名字。这是我在这个小村庄生活过一年多结下的亲情。照过合影留个永恒的纪念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