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一起悦·读|【回顾】大童组读书会《经典品读——背影》</b></h3> <h3><h3>《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艰难爬上攀下时的背影。</h3><h3>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h3><h3><br></h3><h3>名家点评</h3><h3>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生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也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h3><h3></h3><h3>叶圣陶《文章例话》:“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h3><h3></h3><h3>吴晗《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了”。</h3><h3><br></h3><h3>真情是本文最打动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康妈的带领下,一起领略真情的力量。</h3><h3></h3></h3> <h3>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可以真实的体现人物的情感。</h3> <h3>一、热身表演</h3> <h3>我是奥特曼</h3> <h3>我是小兔子</h3> <h3>小猪佩奇</h3> <h3>我是魏璎珞</h3> <h3>群雕</h3> <h3>二、倾听朗读</h3> <h3>三、齐声朗读<h3><br></h3></h3> <h3>四、分组模仿父亲过月台买橘子<h3><br></h3></h3> <h3>第一组</h3> <h3>“父子”深情相拥</h3> <h3>第二组</h3> <h3>第三组</h3> <h3>买橘子</h3> <h3>在模仿表演中,体会父亲攀爬月台的不易。接着,康妈通过作者对背影的刻画、作者的几次流泪及父亲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沉浸在父亲对儿子的真情及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之中。</h3> <h3>五、我与父亲<h3>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们介绍和父亲之间的难忘的事</h3></h3> <h3>“有爸爸的关心很幸福”</h3> <h3>“爸爸平时很少陪我玩,这张照片是爸爸带我去开县玩”</h3> <h3>“和爸爸一起拍艺术照。觉得爸爸很伟大”</h3> <h3>“爸爸责任心强”</h3> <h3>“爸爸很幽默,喜欢笑”</h3> <h3>“我和爸爸的背影,不知何时照的,妈妈偷拍的”</h3> <h3>“爸爸以前天天接我放学,送我去画画。现在没时间接送了”</h3> <h3>“这张照片是我2岁多时照的,爸爸那时头发很黑,喜欢穿迷彩服,给我和妹妹都穿。现在可以自己观察。在我6个月到2岁这段时间里,我白天睡,晚上闹,开始是要爸爸抱着睡,接着要抱着并站着,后来要抱着并走着......有一天,爸爸实在无法忍受,把我扔在床上,任我哭闹就是没管我。爸爸说现在很愧疚,当时我是小孩,他是大人,不应这样对我。我感到爸爸对我很深很深的爱”</h3> <h3>最后在孩子们与父母的深情相拥中结束了本次经典品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