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风光一隅:故黄河

Tangyp

<h3><b>故黄河从1855年改道北徙山东之前,在徐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600余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她在市区段全长20.7公里,是市区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b></h3><h3><b>如今黄河依然以一种奔流不息的姿态,给古城不断增添几许粗犷、豪迈;还有几许妩媚和秀丽,也为这座不断增高、变美的城市平添无尽的魅力。</b></h3> <h3><b>故黄河风景观光带(故黄河公园),北起合群桥,南至鸡嘴坝,横贯市区庆云、济众、和平等9座大桥和中山、淮海、建国等市区7条主干道,全长6313米,宽20米,古黄河公园突出"开放、文脉、生态"的理念,以现代造园为手法,以公共艺术品为亮点,以历史文化为内容,营造古黄河公园亲水、透水、造水,沐绿、透绿、造绿的景观效果。昔日的黄河故道,而今如绿色玉带,沿碧水清波绕系城区腰间,是徐州市重要的风景旅游带。</b></h3> <h3><b>故黄河上赛龙舟。</b></h3> <h3><b>观景桥。</b></h3> <h3><b>汉桥</b></h3> <h3><b>显红岛</b></h3> <h3><b>沿故黄河观光带路可直达吕梁风景区。</b></h3> <h3><b>观光带路上烧烤垂钓休闲的人们。</b></h3> <h3><b>沿故黄河畔的历史</b>。</h3> <h3><b>“汴泗交汇”一景:在坝子街大桥北岸,矗立的一座碑阙合成式仿古建筑。碑石四面镌刻精美,前后两侧都是“汴泗交汇” 四个大字,左右两侧分别为汴泗古河图和古城图。伫立河岸,察看古图标志的方位,可以想象大河变迁的情景。12世纪以前,汴泗两河交汇于徐州城外。汴水,源出河南荥阳,流经开封,至徐州汇合泗水。泗水源出山东蒙山,南流经徐州与汴水汇流注入淮河,继续南流注入长江。在“汴泗交汇”碑阙一带,就是古代两条河流的汇合口。</b></h3> <h3><b>慈济庵,又名五毒庙。位于徐州市故黄河东岸,鼓楼区大坝头地藏里。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后因黄河水泛滥被淹没。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现存大殿三间,砖木结构,抱柱擎廊,小瓦覆顶,清水脊。殿内有《重建慈济庵碑记》三方,碑文记载:慈济庵者,前明霍夫人之香火院也,因岁久风雨摧残兼之黄河水之淤没,仅有一阁巍然独存。庵主兆瑞持疏募化。有刘门张氏等同心乐助,以次增修矣。落款为清乾隆二十七年菊月(九月)。</b></h3> <h3><b>坝子街桥的河堤上立着一个“禁碑”石碑,碑文记载。清朝雍正年间这里曾经是一个渡口,因有“强悍棍徒”私立船只、对过往客商肆意勒索,搞得民众怨声载道,所以官府就下达了一道禁令,立碑在此。</b></h3> <h3><b>张良墓道碑是1983年4月23日被发现的,当时是工人在清理黄河故道时在河道地下8米处发现的。出土的地点,应该与“禁碑”所在的位置不远,即坝子街桥南。</b></h3> <h3><b>故黄河公园至庆云桥有三处徐州人民治水纪念物,即牌楼、黄楼和镇水铁牛。</b></h3><h3><b>1、牌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1818年),1987年11月重建,为三开间牌坊式结构,耸立于庆云桥东侧,牌楼雕梁画栋,四角飞檐,上覆绿釉筒瓦,横额两面题书,一为"大河前横",一为"五省通衢"。</b></h3><h3><br></h3> <h3><b>2、黄楼为彭城五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建筑规模宏大,面临大河,气势雄伟,外涂黄土,名曰"黄楼",取"以土胜水"之意。黄楼因有苏轼率全市军民抗洪、建楼镇水之说,历代文人登临怀古,题咏歌颂者颇多。</b></h3> <h3><b>3、镇水铁牛。在牌楼附近的墙基上,原铸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亦是徐州人民希冀根治水患和饱受水患的见证。铁牛"文革"中被毁。1985年重铸,仍置旧址。1987年园林部门又在黄河迎春桥头竖起一尊8吨重的铜牛,其形象雄姿勃勃,昂首高吼,象征着历代徐州人民战胜故黄河,拓荒进去时代精神。</b></h3> <h3><b>名人馆</b></h3><h3><b>张云生艺术馆位于黄河北路千禧龙花园附近,是以徐州籍画家张云生本人命名的艺术展览馆.张云生自幼习画,成年后拜徐州书画家姜舟为师,专攻中国写意花鸟画,后蒙著名画家张立辰先生面授。他功力深厚,技艺精湛,泼墨花鸟尤为出众。</b></h3> <h3><b>新修建的徐淮盐铁路。</b></h3> <h3><b>一个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景点相连、景色宜人的开放式带状公园呈现在市民面前。</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