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文学作品主题的多义性和多层次性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精神的条件。我在教学高中语文第三册《祝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把能力培养目标定位在这一点上。</h3> <h3> 传统的评论,包括教参,大都把《祝福》主题的主要方面定位在“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这点上,我认为这大大地降低了这篇小说的深刻性。鲁四固然是地主,但他的阶级含义就绝对没有黄世仁的鲜明;他的“摧残”就更比不上黄世仁有典型意义。如果单从“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这点来说,《白毛女》的意义就绝对在《祝福》之上。我想,既然我可以有这样的“认为”,那么学生也可以有他们的“认为”。于是,在教学《祝福》主题时,我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去探讨他们的“认为”。</h3> <h3> 我试图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处理教材:出示教参对小说主题的归纳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小说中寻找赞成或否定的依据。整个过程分三步,设三个议题引导学生思辩。我把引导学生思考的切入点定在“祥林嫂和鲁四家”这样的议题上。</h3> <h3> 祥林嫂和鲁四家的故事,从鲁四方面,学生寻找到的是他的两次“皱眉”和四嫂的三声“祥林嫂,你放着罢!”,我们并没有看到作为地主阶级代表的鲁四是怎样的对劳动妇女祥林嫂进行血淋淋的阶级压迫的外在事实,祥林嫂并没有受到鲁四家肉体上的折磨,相反的是,因做奴隶的勤快而似乎颇受鲁四家的器重和“掂挂”。从祥林嫂方面,我们看到的先是她因能“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和后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崩溃。祥林嫂是在一种特定的“平和”到几乎无事的环境中被吞食的。由这样的故事而推断出“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似乎缺乏说服力。也就是说,就鲁四的角度,无法推断出“摧残与迫害”,鲁迅的着眼点不在阶级压迫上。思考的结果,学生不服权威。</h3> <h3> 那么,鲁迅关注的焦点在哪里?第二步,我引导学生将眼光放宽,对与祥林嫂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人和事作考察,分析这种种人事中对祥林嫂命运有决定影响的要素及其表意功能,透视祥林嫂的命运所蕴涵的社会意义。学生概括出如下内容:</h3><h3> 要素一:卫婆子把祥林嫂贩到鲁四老爷家,又合伙把她“倒”回婆家。</h3><h3> 要素二:婆家为了小叔子的聘礼,把她“卖”到山里。</h3><h3> ——卖祥林嫂,就婆婆而言也许是出于贫穷,就卫婆子则是生财之道,不管怎样,这里面昭示着一种意义:女人是商品。</h3><h3> 要素三:丧夫失子后,又被大伯赶出家门。</h3><h3> ——不管是在婆婆或是在大伯眼中,媳妇永远是外人,她来到这个家中是为了伺候丈夫、抚养小孩的,在丈夫或儿子死去以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句话:寡妇不是家的成员。</h3><h3> 要素四:鲁四讨厌祥林嫂是寡妇;再守寡后,四婶更不准她动祭祀的东西。</h3><h3> 要素五:再嫁守寡后,镇上的人对她冷淡尖刻鄙视。</h3><h3> 要素六:柳妈说寡妇再嫁,到了阴间会被锯开来。</h3><h3> ——在封建卫道士眼里,寡妇已是另类,寡妇再嫁则不用说卫道士将她看作“谬种”,就是在一般人眼中也“倒落了一件大罪名”。祥林嫂重回鲁镇,是在人们的轻蔑的目光中回来的,包围着她的不仅有鲁四老爷的厌恶,更有群众的嘲笑与冷漠。鲁四不用说,“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评语,无疑已将祥林嫂打入不合礼法的另类;“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这卫道士的训诫,把她排除出社会精神生活的范围之外。就一般群众而言,“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变味的称呼、阴冷的音调,反映的是人们对她再嫁身份的否定。“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道理连没文化的柳妈都是那样的稔熟。“从一而终”的思想已成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即使是她的家人,婆婆将她再嫁,想来也知道这不合礼法,所以要至于用强;大伯赶走她,也许就不仅仅是为了家产,心底里想来也会认定她是不干不净。封建思想文化正通过极其广泛的社会群众组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强大的社会思想体系去实施对祥林嫂残酷的精神摧残。在这里,鲁四老爷,说他是阶级统治的代表,还不如说他是封建理学观念的化身(他书房的摆设实质上就是封建理学观念的物化)。他和柳妈、和其他群众一样,是封建思想意识在不同阶级、阶层实施影响的代表。封建主义用它的黑暗的触须将一切社会关系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人裹住,使人无可逃避地一步一步走向死亡。</h3> <h3> 鲁迅的着眼点是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他关注的是缠在她身上的黑暗的网,他要将这张黑暗的网揭开,让人们认识,将其撕破。先生的呐喊,与其说是着眼于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毋宁说是致力于改革整个社会思想。</h3><h3> 这一步,依据对作品具体形象的研读,学生思辩得出自己的“认为”。</h3> <h3> 关于主题的教学,我们习惯的是更多的关注被统治者人生的痛苦,但对于鲁迅的小说的理解,这显然是不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先生的态度应是我们理解的参照。在《祝福》中,“争”与“不争”的理解是小说主题理解的关键之一,于是第三步,我引导学生对祥林嫂的“争”作一番探究。</h3> <h3> 祥林嫂的“争”主要是三个地方:出走,抗嫁,捐门槛。出走是不想被婆婆卖掉,抗嫁是希望保住“祥林嫂”的名分,她“争”的内核其实只有一个:不能再嫁。因为她知道“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是社会的道德准则,改嫁将面对整个社会的歧视。所以被迫改嫁被作为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寡妇改嫁的罪恶感成为她无法解脱的精神重负。她捐门槛,只是想对自己违犯了封建道德作补救。她的抗争,其实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认同、一种维护,以求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不对导致自身痛苦的真正原因进行个性主义的反抗,而是把将她致于死地的封建礼教看作是天经地义的道德信条,她的“争”缺乏自我意识。正像闰土的迷信、孔乙己的惰性、华老栓的愚昧,祥林嫂的负罪感所反映出的是封建主义统治下人们令人触目惊心的麻木。</h3> <h3> 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麻木并不仅仅是存在于某个个体,先生作品中在表现个体的同时,一再的关注群体的表现。在先生的作品中所刻划的群体形象里,我们一再读到这样的内容:一方面是盲目卑驯于被压迫、被蹂躏的地位,成为别人的玩物;一方面又将别人的被蹂躏作为鉴赏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痛心于祥林嫂的麻木的同时,一样不能忽视她周围的人对她悲惨人生的“鄙薄”、“咀嚼”和“嘲笑”;同样,我们批判孔乙己的惰性,更要关注文中所表现出的对孔乙己的凉薄与取笑;我们关注华老栓的愚昧,一样不要忘了那伸长脖子鉴赏杀人的场面,不要忘了那班茶客所表现出的卑驯和无知。群体的麻木更反映出社会的令人窒息。</h3><h3> 先生呼唤整个社会的觉醒。这是学生思辩后听到的呐喊。</h3> <h3> “黑网笼罩下的鲁镇呼唤觉醒。”这是学生思辩后对《祝福》主题的把握。但我想重要的不是把握,而是学生思辩的过程。三思三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从挑战权威开始,到肯定自我,这过程培养了能力,也将养成积极思辩的品格。我想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应是这样来的。</h3> <h3>(插图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