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前三分之一人生,都在匆匆吃饭,舌尖舌根嘴唇胃都用了,可是不带记忆,也鲜少用心。人家都觉得我应该能够推荐很多美食,感觉不争气的我辜负了大家很多年,从去了西安以后,我决定要做一个不高产但是用心吃饭的人,这是我给自己设立的第三个阶段目标,前两个不能说。惰性是一位老友,但好在意志力也同行,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得在路上,不辜负时光,认真地吃喝玩乐工作学习交朋友,一点点扩大舒适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等微不足道的理想。<br></h3><h3> 最近因为项目来了几次德阳,我热爱这个工作的原因之一,也是可以到处走走,街头巷尾逛逛,看看别处的趣味人生。借着补拍照片的机会,我跟pg出发了,第一站,广汉,我之前给pg提过一个要求,让他要带我吃不一样的东西,因为在吃饭这件事情上,需要外力才能克服我的庸庸碌碌。</h3> 广汉的毛肚火锅 <h3>伞下的时光-“向阳唐毛肚”</h3> <h3> 听说这家因为从屠宰场直接供货,菜品很新鲜,虽然听着有点残忍。想要成为一个吃货的基本修养,就要放弃自己通常爱吃的,吃特色。油碟底料加了黄豆、芹菜、香菜、榨菜,自己选择加香辣酱和蒜,最后添一勺特、中、微辣的火锅油,红味火锅的料加香辣酱,我觉得不太常见,因为酱会破坏火锅本身的味道,我向老板寻求一碗油碟,老板扯着大嗓门,“什么?牛筋?”“油…碟…”老板蔑了我一眼,嘴里嘟嘟囔囔,在我碗里倒了些香油。成都人兴的规矩是七上八下,但至于烫什么七上八下各有说法,于是,对我来说,毛肚就变成慢一点的七上八下,鸭肠是快一点的七上八下,这个快慢的把握就全看自己了。我最喜欢的菜是牛舌以及我烫得刚刚好的、脆崩崩那几片鸭舌和毛肚,蛋炒饭粒粒金黄、裹着油而颗颗分明,适合pg这种老派成都人。</h3> 德阳的小吃 <h3>德阳pancake</h3> <h3>德阳片粉</h3> <h3>甜豆花</h3> <h3>王氏伤心春卷</h3> <h3> 德阳著名的干锅我吃过,我觉得没什么特色,跟很多地方差不多,是一款像商场连锁店般的产品。反而是因为看了一篇推文,这次吃了很多小吃,一些是推荐的,另一些就是走在路上遇到的。</h3><h3> 米糕,暮然回首恰相逢。糕分两种,一种是珍珠米做的糕,里面加了芝麻和葡萄干,另一种是梗米做糕加糖和芝麻或者盐和葱,又分两种口味。我更喜欢第一种,因为糕糯弹牙,有一股淡淡的桂花味道,又有葡萄干果酸的层次,甜度与香味刚刚配合;梗米更沙,口感像窝头,我个人认为葱香的更匹配它的口感 。</h3><h3> 片粉,寻他千里难相认。它并不是我在照片里看到的绿色,老板解释说,看着特别绿的有些是加了色素,现在少了。片粉下锅加热起锅加料,夹起一片裹着料送入嘴中,第一层感受是滋味,酸辣麻带一点点甜,第二层感受是食材的质感,胶着不可分的粉身因为加热又变得柔软,我喜欢有筋的食物,和牙齿之间发生一场热恋。</h3><h3> 伤心春卷,对饮三日难相守。真是让我吃得不停流泪,突破了我的高限,味觉久久不能从刺激中恢复过来。王氏春卷好像很有名,排着长队,坐下来吃的时候,还听同桌的德阳人说,上次卖来只剩四个了,她本来准备全买,排他后面是一对广元的情侣,肯请她让出两个,说他们是专程跑那么远来吃这个的,她让出以后,看到女生一边吃一边哭。春卷裹生的白萝卜丝、红萝卜丝、炸花生米、豆腐干、榨菜丝,本来白萝卜丝就辣口,料里又加辣椒油、芥末,各种刺激攻击你的感官系统,得咬着牙坚持到最后,比起这种折磨,似乎乐山的薄饼来得更可人一些。</h3><h3> 古法桃片,粉黛蛾眉惊为人。一家在文庙步行街上的店,店本身就有一种古法的味道,桃片同通常古镇上卖的观感很不同,身黄体软,老板说是传统方法蒸出来的,已经很饱的我尝了一片,果然入口不散,桃香满鼻。</h3><h3> 别的也就不介绍了,小吃太多,也没法一一品尝。</h3> 德阳的城 <h3> 之前只去过德阳新区,没去老城看看,这次去发现城市建设得超乎我的预期。</h3><h3> 我们直奔文庙,可是因为停车比较远,走回来的路上看了看老商业中心。德阳的长江路特别像人民南路,连玉兰灯都只是换了柱色小了一号,这条路正对钟鼓楼,夜登可览全景,德阳比成都,胜之不武的就在这里,成都一马平川,无高地,因而只能平行穿梭不能站高望远。</h3><h3> 我听说德阳城市的人口在逐渐流出,可是在天气好的日子上街,真的很难感受到这一点,有一种万人空巷的排场,你会惊叹于这座城市密密麻麻的活力,在每一个犄角旮旯都不放松。</h3><h3> 文庙与中心广场、文庙与商业街,是我见到的城市里,历史与当下的市井生活最融洽的地方,这里的孔圣人也许最难以体会寂寞。庙正在维护,进不去。于是我们逛了旁边的商业街,空间竟然感受到了奈良的轮廓,那些细部的精致,闹与静的对比,人与景的交错,红墙外嚣闹墨影,你抬头望见露出的檐角,出墙的枝头,它们好像也在看这隔墙的热闹,竟然有一种闭耳入佛堂,万籁静悄悄的感受。街面的建筑即使是简易房也算是精致的,因为用了黑和红的主色,品格雅致。业态差了一点,空间乱了一点,环境管理稍微差了一点,可是中国的大多地方,格调与人气都是分置两端,难以统一。走到商业街的尾端,有一处空间,满池残荷空印月,风吟柳拂低头香。人们在文庙后的荷塘,凭栏而站,对着一池凋零的荷叶,窃窃私语,品着盘中美味,这是我见过最动人的餐台,人们的创造力真可叹。</h3><h3> 从文庙出来已经六点了,而我的补拍照片还没有,我们沿着长江路往绵远河边走,天色渐黑,路上看到了一个老式的新华文轩,一下把我拉回到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书店的年代,小城市是一本相册,让那些铺了灰的时光一一浮现,你走着走着就走回了童年,好像流动的时间结了冰,于是,不用再随波逐流。</h3><h3> 走到河边天已经黑透了,好像是德阳为我们准备好的一场旅行,要把最美的都展现。河边是灯光的盛宴,你能在其中看清它的财力雄厚,沿河路窄车缓,给你一种感觉,德阳人比成都人还多,所以堵在路上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绵远河的滨水景观是做得很好的,空间类型丰富、视线通透、灯光设计尤其好,河两岸灯火通明,另外,在所有可能的地面都铺上了塑胶,好像也是一种身家不菲的宣言,让我这种走惯了水泥路面的人脚底发软。可能因为只走了一段,我所见的沿河底商招商也不错,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问题。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跨江大桥和匝道所围合的角落空间,大多地方都会把这种空间做不会有人去的绿地,可是这里做成了小朋友的游乐空间,有质感的塑胶地,晚上的夜景灯光给它另一个维度的温暖。还有别的有趣空间藏在绵远河两侧大大小小的不期而遇里,可是有一个东西我真的很不喜欢,就是满街密集的话筒般的路灯,仿佛时时提醒你,这还是一座接地气的城市,当然,像pg这种县级口味还是蛮喜欢的。</h3><h3>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钟鼓楼,虽然是假古阁,可是在我看来,为城市创造真实价值的都是好东西,这是德阳拥抱奈良的又一面,趁着夜色登塔,绣着红光的塔身远远矗立在长江路的终点,长长的步行道、楼梯,你不断从平看到仰望,好像路途在为你诠释每一个角度,德阳的精致真的在不经意间,登塔要穿过高速路,高架桥墩上刻画了古蜀图腾,桥下有大爷推剑练气,我站在望景台上看到了什么,我不想告诉你了,这也是我的秘密。</h3> <h3> 人间千里,皆非梦里卷,眼前百态,才乃俗世画。</h3><h3> 德阳这座城市有你意想不到的精致,有你没见过的荒诞,有你措手不及的车马喧哗,我相信它的下一次转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