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是个镇》2018.12.12

何以为峰

<h3>【自说自画:余所在单位,达州市邮政管理局,与市里其他四个单位,共同承担对该镇高伦村(贫困村)、柑子村(非贫困村)的扶贫帮扶任务,三年多了,数十次前来,感情至深。此组图片拍摄于2018年12月12、13号】<br></h3><h3><br></h3><h3>●樊哙镇位于宣汉县东部,前河上游,距县城95公里,是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巴山大峡谷的门户,相传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派大将樊哙出征巴郡在此屯兵而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山环水绕,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风光葱绿秀丽。</h3><h3><br></h3><h3>樊哙镇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辖镇。清乾隆建场,1949年设樊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高伦、高台、花梨、土溪、古凤、铁心、锁口、金花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04年,原成虎乡并入樊哙镇,镇政府驻樊哙。2010年,调整海螺、峡江社区管辖范围:海螺社区辖樊哙场镇的山螺街、樊侯路、关庙街、柏岩街,下设6个居民小组;峡江社区辖原成虎乡街道、撤销该乡角岭村第1村民小组,并入峡江社区,下设3个居民小组。</h3><h3><br></h3><h3>樊哙镇在今宣汉县东北、距城130公里之遥,龙泉土家族自治乡离樊哙还有近20公里。樊哙地山势雄伟,道路崎岖,易守难攻,是古代用兵之地,樊哙场因汉初猛将樊哙曾在此地屯兵戍边而得名。现在樊哙场的将军坪,南坝场的鹿子山、小城寨,七里峡的峨城山,十字溪(今石铁乡)的铁矿山等地均是樊哙将军曾经屯兵的地方。樊哙曾在这些地方招兵买马,积草囤粮,操练步兵、骑兵,军威大振,一时遐迩闻名。</h3><h3><br></h3><h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揭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陈胜、吴广后来虽然失败了,但新的反秦浪朝又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其中力量最强大的便是刘邦和项羽领导的两支队伍。</h3><h3>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娶妻吕雉。樊哙与刘邦同乡,其妻是吕雉的妹妹,刘邦和樊哙是襟兄弟。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樊哙也随其襟兄南征北战,屡建战功。</h3><h3>公元前206年,项羽设鸿门宴欲杀刘邦未成,后封刘邦为汉中王。刘邦和项羽相比,力量太悬殊,只好忍屈受封,退居汉中,领属汉中、巴、蜀3郡31县。刘邦实行韬晦之计,养精蓄锐,逐渐集聚人力、物力,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待时机出兵中原。他首先派遣骁勇善战的将军樊哙接管宣汉一带的秦地,樊哙接管宣汉后,立即废除秦王朝的酷刑苛法,招抚流亡,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他虽然性格刚烈,但爱民如子,与农民同甘共苦。他严格约束部队,不准侵害百姓利益,因此他的部队纪律严明,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h3><h3>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他带领部队开荒种地,养猪牧羊,深受老百姓拥戴。他大力募兵集粮,老百姓纷纷参加义军和积极纳捐,樊哙的部队很快发展到了几万人。</h3><h3>后来,刘邦进军中原与项羽争夺天下,樊哙也就率部出川,转战东西,所向披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封樊哙为左丞相、舞阳侯。</h3><h3>宣汉人民为了纪念樊哙,便把山雄地险、河水悠悠的樊哙驻地称为将军坪,坪前修建樊哙殿,易地名为樊哙场(乡),并在七里峡的峨城山顶修建峨城寺,塑樊哙肖像于其内,众称峨城爷,长期祭祀。</h3><h3>又及,樊哙,是巴山大峡谷门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