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造化境/匠心独行/徐匡艺术展

成都桦妆影视造型

<h3><b>师造化境,匠心独行--徐匡艺术展</b></h3><h3><b>主 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画院</b></h3><h3><b>承 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四川美术出版社</b></h3><h3><b>时 间: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2日</b></h3><h3><b>地 点:四川美术馆 </b></h3><h3><b>(图片来自展览,文字来自四川美术馆官微)</b></h3> <h3>徐匡16岁毕业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20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他放弃报考大学的机会,调到四川美协工作。不久就创作出了版画《海员》《山城展望》《待渡》。</h3> <h3>1959年莱比锡举办“世界版画比赛会”,中国选送10幅作品参展,《待渡》位列其中,这在当时美术界是一件大事,各大报刊都有报道,时年徐匡21岁。</h3><h3>《待渡》构图很美,在水光粼粼的渡口,四位青年建设者静静地等待出发,其中三位女青年有的在阅读,有的在遐想。在大江的亮部一位男青年意气风发遥望远方,表现出在那个激情的年代青年人献身祖国的豪情。</h3> <h3>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10年是徐匡版画创作的高峰期。这期间他曾去欧洲访问,又到日本办展,眼界开阔,创作旺盛,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版画样式,有以单线为主的《大渡河畔》,有以套色为主的《大江之源》,有以速写为主的《小尼娜和她的父亲》,影响最大的是巨幅黑白人物版画,如《草地诗篇》《主人》《高原的阳光》等。</h3> <h3>《草地诗篇》是1米以上的大幅木刻,作者创造了一个动人的细节,即马背写诗。广阔的天空浮动着白云,辽阔的草地百花争艳,昔日红军走过的草地而今已是一派生机盎然,可以说《草地诗篇》本身就是一首美丽的诗。1975年“四人帮”还没倒台,人民处于审美饥渴之中,《草地诗篇》一经展出就引起轰动,长久不衰。30多年过去了,它的生命力犹存,原因是这幅作品能够唤起观众对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成为时代的象征。</h3> <h3>《主人》与《草地诗篇》有很大不同,它没有情节,没有背景,它以极其概括的手法表现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重大主题。手执镐头的藏族男子,铜像般地站在观众面前,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微笑中透着威武和力度。《主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达到高度统一,在1979年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获得一等奖。</h3> <h3>《高原的阳光》与《主人》不同,它没有明确的政治主题,塑造了一位自然状态下的西藏中年人,面部有些沧桑,阳光下黑黝黝的肌肤,质感很强,宽大的皮衣概括出人物的正面影像。细腻的刀法构成丰富的色调,流露出一种自然、真实的美,这种美只有在高原上由风雪阳光才能塑造出来。真实可信的画面是个“引子”,它引导读者对高原、高原人、高原生活的自由想象。《高原的阳光》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质奖。</h3> <h3>2005年《走过草地》,这是一幅描写牧民转移牧场的情景,生活气息很浓,具有原生态的真实美,刻得十分精到,该画在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中获金奖。</h3> <h3>2017,奶奶。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背着现代的孙儿向前走,这个画面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徐匡用他那特有的细腻刀法刻出了老人陈旧的藏袍、草帽、紊乱的花鬓,与孙儿的新衣、新帽、稚气的表情形成对比,从平凡事物中看到了人生真谛,令人感动。《奶奶》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中获银奖(金奖空缺)。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赴韩国展出时,韩国为宣传这次美展特意将《奶奶》作成大海报,这说明韩国人也被这幅作品深深打动。</h3> <h3>徐匡木刻人物局部</h3> <h3>徐匡木刻人物局部</h3> <h3>徐匡木刻人物局部</h3> <h3>2018,回到拉萨</h3> <h3>2017,若尔盖母女</h3> <h3>2013,苹果。</h3> <h3>2000,草原雄鹰。</h3> <h3>2006,青藏高原。</h3> <h3>2014,扎西和他的女儿。</h3> <h3>1988,花朵。</h3> <h3>牧牛</h3> <h3>2000,喜马拉雅。</h3> <h3>2008,西藏老人</h3> <h3>新衣</h3> <h3>2002,彝族妇女</h3> <h3>2007,小强巴和他家的牛。</h3> <h3>1988,守望</h3> <h3>2000,大白马</h3> <h3>主人与藏獒</h3> <h3>2009,望</h3> <h3>2009,静静的九寨。</h3> <h3>布拖姐妹。</h3> <h3>2008,3个藏族老人。</h3> <h3>2009,天地吉祥</h3> <h3>2009,远方来客</h3> <h3>2000,阿爸和他的藏獒。</h3> <h3>2013,牧民的女儿。</h3> <h3>2010,郊外。</h3> <h3>2016,归来。</h3> <h3>小伙伴</h3> <h3>看斗牛的孩子们</h3> <h3>2008,牧归</h3> <h3>嘉陵江畔</h3> <h3>2010,小黑马</h3> <h3>西藏老人</h3> <h3>2009,山寨依然美丽。</h3> <h3>2017,小伙伴。<br></h3> <h3>茶马古道</h3> <h3>2018,西藏人。</h3> <h3>2008,格桑和他的朋友。</h3> <h3>2000,红衣少女。</h3> <h3>2013,织花裙。</h3> <h3>2013,牧场。</h3> <h3>2014,牧羊姑娘。</h3> <h3>2018,珠峰山下。</h3> <h3>徐匡《藏族妇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