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 书香一一记忆中的八里罕

乔林

<h3>  八里罕是我梦魂萦绕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高中三年美好的时光。</h3> <h3>  八里罕由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堂里的七仙女为王母娘娘筹办蟠桃盛会,飘到这儿的上空,俯视人间美景,羡慕之极,不小心把酒坛打破,御酒从空中飘洒下来,化作一条闪闪熠熠的小溪,那就是八里罕河。溪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酒香,这里的蒙古人称此溪水为圣水,蒙古语圣水发音八里罕。</h3> <h3>  八里罕在距宁城县城约六十公里的西部山区,毗邻疗养胜地热水温泉,遥望闻名遐迩的辽代古建筑一一大明塔。</h3> <h3>  这里山青水秀,遍布矿泉。久负盛名的隆胜泉、景泰泉和天巨泉是诸泉中的佼佼者。经化验,水中含有丰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微量元素。</h3> <h3>  八里罕小镇被绿树环绕,群山环抱。著名的红山文化母亲河一一老哈河的支流八里罕河,顺山势匆匆而下,蜿蜒曲折,岸边很早飘起过孔姓酒家的酒旗。</h3> <h3>  公元1007年,辽代在这里兴建过专事酿造宫庭御酒的作坊。从当地出土造型精美的春秋时代的青铜酒器及著名的辽三彩酒器来看,足以说明历来就使用三泉之水酿酒。</h3> <h3>  从五十年代起,营建的国营宁城县八里罕酒厂,远非过去的孔姓家酒及御酒作坊所能比的。后来建立的宁城老窖集团公司是国家大型企业,曾跻身全国轻工行业二百强之列。其酿造生产的宁城老窖,是国家名牌产品,被誉为“塞外茅台”。</h3> <p class="ql-block"> 八里罕小镇中的八里罕中学,建校于195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农村完全中学。学校共有十八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十二个(同行班四个),高中部六个(同行班二个)。校舍由孔家大院略加改造而成,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远离城市喧哗,清静整洁。学校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为生活区,东院为教学区。</p> <h3>  八里罕中学和八里罕酒厂相距不足千米,清晨推开窗户,沁人心肺的是宁城老窖酒香。特别是酒厂酒糟出锅的日子,整个校园被酒香填满,酒香袭人。</h3> <h3>  同学们便在这酒香中开始一天紧张的学习,酒厂与校园熔在一起,酒香与书香共存,真是完美结合。都说八里罕中学的老师和毕业的学生特别能喝酒,成年累月呼吸着酒气,酒量大是自然的了。</h3> <h3>  仔细想来,书与酒的确与我们有着不解之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比较着书和酒给人的影响。清代的梁同书说,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千百年来,人们对书与酒褒贬不一。可是书与酒,却以自己非凡的生命力和穿透力,穿过历史,走过岁月,如形似影,始终伴随在人的左右。说到书与酒,就应当说一下王书田老师,文革结束后,王老师担任八里罕中学语文组组长,后来任县教育局局长,再后来任宁城老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管教书的人又去管造酒,这便是酒文化! 这真是: 书中自有甘泉饮 ,酒香漫烂满行间。</h3> <p class="ql-block">  恢复高考当年八里罕中学语文组三位老师: 徐长命 马连启 王书田</p> <h3>  当时八里中学的老师,大部分来自全国名校大学毕业生。有的是夫妻双双来到这里,如: 马振国 王良菊;马连启 江欣文;罗光辉 沈金仙。有的在这里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他们在这里教书育人,把青春献给了塞外小镇。当年我们在充满叛逆、充满冲动又涉世不深懵懂无知的岁月里,多亏了这些老师知识上的辛勤浇灌和行为上的正确引导,才让我们的羽翼逐渐丰满飞出校园,才使我们的人生沿着正确的大道顺利前行。这些老师知识渊博,文革后大部分调到大学教学去了。被称为南方姑爷的老师,也基本上调回了原籍,想和这些恩师见一面不容易了。</h3> <p class="ql-block">  我读高中时入学时间是1965年9月,那一届全县共招生94人,两个班。我们上一届1964年9月招生95人,再上一届1963年9月招生96人,都是两个班。这期间经过文化大革命,这6个班的高中生,虽然不是同一年入学,却是同一年毕业,都是1968年11月,全国这个时期的三届毕业生,后来被统称为“老三届”。</p> <h3>  同窗情怀常相伴,别梦依稀青春不老。从一帧泛黄的照片里,我辩认出青涩记忆中青涩的你。</h3> <h3>  高五、一班毕业照 班主任: 李振德 </h3><h3>照片提供: 张成玉</h3> <h3>  岁月可以过去,记忆却无法抹去。青涩的你秀出清瘦的脸儿,清澈的眼神写着纯纯的笑意。</h3> <p class="ql-block">  高五、二班毕业照 班主任: 杨庆镇 默德</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 李爱华</p> <h3>  依稀仿佛的日夜晨昏酿了一壶陈年的酒,慢慢品。我记忆中那个青涩的你,是闪耀在绿树叶上的阳光,暖洋洋。</h3> <p class="ql-block">  高四、一班毕业照 班主任: 唐永生 罗振义</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 韩会友</p> <h3>  同桌的笑声记忆犹新,老师的教诲至今难忘。沧桑如梦,霎那间铸就了永恒。你清翠欲滴的眼眸,鼓荡起一袖飘逸的清香。</h3> <h3>  高四、二班毕业照 班主任: 王彤云</h3><h3>照片提供: 王秀廷</h3> <p class="ql-block">  在你朴素的外表里面,是白玉一般洁白无瑕的心地。即使我的记忆归零,你以一朵素莲的模样娇羞地站在我必经的路上。</p> <h3>  高三、一班毕业照 班主任: 贾树森</h3><h3>照片提供: 侯云昌</h3>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演绎了我们七彩人生。青春燃烧的年华,是那么明媚灿烂。你那清晰的模样,牢牢的在我记忆里深藏。</p> <h3>  高三、二班毕业照 班主任: 江俊邦</h3> <h3>  难忘高中三年,那时的我们在生活中相互帮助。你从家里带回的炒面,他从家里带回的豆包还有咸菜疙瘩,都会相互分享。那时的我们在学习中相互鼓励。我不懂问你,你不懂问他,毫无保留。那时的我们心灵上相互沟通。彼此间单纯的没有水分,不沾染一点儿灰尘。同学之间堪同兄弟姐妹,整天嘻嘻哈哈,无拘无束。</h3> <h3>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识互打招呼时的脸红心跳吗? 还记得我们到八里罕河边游玩的欢乐时光吗? 还记得我们到酒厂买原浆再买点儿豆片偷偷喝酒吗? 还记得我们的伙食吗? 国家每人每月供应小米三十斤,白面五斤,豆油二两。所需各种蔬菜,由全体师生在学校的菜园里共同劳动生产,一个月的伙食费主食加副食才六元五角钱。还记得言传身教老师的容貌吗? 还记得我们最后分别的仪式吗? 没有聚餐,没有晚会`,仅有的只是一张黑白的毕业照。哦,五十年了,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了。</h3> <h3>  八里罕小镇浸在酒香中,这小镇由于宁城老窖而闻名全国,八里罕小镇浸在书香中,这小镇由于八里罕中学而桃李天下。俱往矣,如今充满灵气的八里罕河不见踪迹,宁城老窖集团公司已易其名,八里罕中学的四合院荡然无存,学校己搬迁到县城。记忆中的八里罕,只留下浓浓的酒香,朗朗的书声,涩涩的青春,久久的怀念!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