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看到电视节目里介绍在港湾桥有老物件儿公益性展出,便迫不急待地前去一饱眼福。</b></h1><h1><b></b></h1> <h1><b> 我们的生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期,这些百余件百年老物件儿,勾起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记忆,藏在其中的这些宝贵的记忆,正见证着历史的辉煌,越发的闪亮耀眼。</b></h1> <h1><b>唱机————共鸣时光,留声岁月</b></h1><h1><b>如今留声机,在一处小角落里看浮华人世,故人们耳边似有似无地飘过久远的旋律,渗透在他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你不能说那颗粒感的旋律有多美,但是它足够令你回味。</b></h1> <h1><b> 拿起摇把给唱机上紧了发条,把机头轻轻放在唱盘上,优美的饱含颗粒感的旋律顿时流淌出来,渗透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绝对令人回味。</b></h1> <h1><b> 街牌————真实反映的社会变迁。</b></h1><h1><b> 虽经斗转星移,沧桑岁月,面貌不断变着,但“东关街”、“大龙街”、“海平巷”、“中华巷”等等这些老路名,周边的一些阡陌小巷残留的青砖红瓦老房子,还能告诉着我们许多过去发生过的故事。</b></h1> <h1><b>百张百年大连相片————从未公布,从未面世。因版权原因,这些照片谢绝参观者拍照。</b></h1> <h1><b>老电影机、老相机</b></h1> <h1><b>胶片相机独有的颗粒感、胶片味,是当今数码相机无法与之媲美的成像感和层次感。</b></h1> <h1><b>照片修补、翻新、着色</b></h1> <h3>半个多世纪的手艺————庄乾滨是国内“人工照片修补”和“人工照片色”的大师,已经78岁的他通过技艺被大家称为“修补破碎记忆”的神来之手。</h3> <h1><b> 城市在发展,离不开岁月的沉淀与积攒。今天所见的,亦或是他日难舍的风景。对于老物件我们一直抱有对过去岁月的敬畏,对陈旧时光的追忆,对传统情谊的表达,那些稍许带有灰尘的事物,传递如今是给予人们以精神寄托的力量。是一份智者的传承,是一个历史的见证。</b></h1><h1><b> 通过老物件儿,回味过去,在岁月的流逝中体味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变化。</b></h1><h1><b> 每一件藏品,都是时空隧道的呼唤。既有“那年”时光的定格,也有“风月”的符号密码。让人伫立凝望,流连忘返。</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