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初冬时节,记者特意赶到芜湖县文物所,想要拜访一位久闻其名、而未见其形的神秘宝贝。在戒备森严的文物库房里,记者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它——北宋陶楼。通体泛着青釉色的陶楼,闪烁着一丝让人捉摸不定的光亮。</h3><h3></h3><h3> 身份证</h3><h3> 高:十六点三厘米</h3><h3> 面阔:九厘米</h3><h3> 檐高:八厘米</h3><h3> 质地:陶器</h3><h3> 体重:二点三千克</h3><h3> 荣誉勋章:二级文物</h3><h3><br></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陶非彼陶,我可不一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芜湖县文物馆藏宋代陶楼,1989年11月湾沚镇百花行政村苏村自然村出土。单层两进四合院,表面施青釉。陶楼整体建筑呈皖南民居风格。四水归堂式天井的建筑样式,就是最典型的特征。陶楼歇山顶、正脊两端翘起,正立面中间有五级楼上至仓门,其余三面墙壁上无门窗。四方外墙均有刻画均匀的鱼鳞式网纹图案和不规则块状纹,似用块石码砌。中部天井可用作通风和晾晒谷物。陶屋顶部有四条平脊和四条戗脊组成,铺盖鸳鸯瓦,正立面的平脊两端饰龙头状脊吻,后进用筒瓦杀脊,两侧平背上有一对鱼尾鸱。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过久,陶楼部分地方的青釉略有脱落,但整体保存依然十分完好。此陶楼的出土,对研究宋代芜湖县,乃至江南吴越地区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h3><h3> 谈及这座陶楼,原芜湖县文物所的老所长谢小成告诉记者,这件文物根据其型制、规格,以及诸多因素,基本可以判定是芜湖县东门渡窑出品。东门渡窑位于芜湖东门渡村小镇,1985年经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渡窑址分布范围包括蛤蟆地、康王山、营盘山、小山、窑头山、竹园等6处,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烧瓷始于唐,五代,终于北宋。产品釉色以青黄、酱黄、酱黑主,少量青灰、青绿、酱褐色。当地瓷土含铁量较高,又掺和大量赭红色黏土。胎质为灰黑、铁灰等色,露胎处呈铁红或褐色。器物有碗、钵、灯各类俑建筑饰件,壶、罐、碟等为主。有专家认为,从窑址标本考察,东门渡窑应该始于盛唐,盛于晚唐、五代,终于北宋。如果此观点成立,则眼前这尊宋代陶楼就属于东门渡窑的谢幕之作。如此身世,也就可以傲视群“陶”了。</h3><h3> 既然是官窑,所出产的瓷器都应该是精美绝伦的,而眼前这件陶楼,无论如何也很难跟传统意义上的官窑画上等号。谢小成也承认,这不仅是像我等门外汉难以理解的,即使考古界、文物界对此也难以解释。但不论怎么说,这座陶楼还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谢小成说,陶楼其实说白了就相当于现在我们人所说的灵屋,它寄托了家人对逝者的一种怀念和祝福之情。</h3><h3> 这件陶楼产于宋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特别是芜湖县民居的一个大概样式。这种样式的陶楼,不仅是芜湖县特有的,即使放眼安徽全省也是绝无仅有的。谢小成说,除了芜湖县,周边地区尽管也有零星类似陶楼出土,但也只是个别现象,不像芜湖县这样,同样构造的陶楼大面积、密集型出土,仅芜湖县文物所就收藏这种样式的陶楼几十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意识还未普及的时候,出土的陶楼甚至用人力板车拖运出去,而且基本都属于同一个时代——宋代。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考古价值。芜湖县出土的陶楼,不仅有单层的,还有两层的,样式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看都属于同一种窑的产品。</h3><h3> 谈及为何芜湖县会有如此多的陶楼出土,谢小成总结原因有两点:其一,由于芜湖县今天相当多的区域是属于宣州,当时同属宣州东门渡就能大量生产各种陶器,包括这种陶楼。它为民间陪葬所需大量陶楼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其二,包括芜湖县在内的江南诸多地方,一直有陶楼随葬的习俗,而且芜湖县经济在北宋时期非常发达,这为陶楼陪葬奠定了相应的经济基础。在今天芜湖县范围内,每一座宋代墓穴中几乎都有陶楼出土,只是规格大小不同而已。宋代芜湖县所在的江南路以及邻近的两浙路,是当时全国最为富裕的地区,经济水平全国一流。当时宣州三大名镇,除了城关镇、水阳镇,再有一个就是东门渡。当时的东门渡不仅是一处瓷器生产重地,同时也是整个宣州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东门渡于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上交商税、盐税的数额,其总税额近1900贯,相当于当时一个小县城上交之数,此地在北宋时商贸的繁荣程度,可见一斑。</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人当年造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就是想过过庄主的瘾</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这件陶楼保存比较完整,只陶楼屋脊上一对鱼尾鸱,有一只的一角被折断。谢小成道出其中的缘由:这是人为敲掉的。他说,囿于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人们对生老病死的认识处于比较蒙昧的状态。会故意将陪葬的陶楼敲掉鱼尾鸱的一只角,暗喻一种“破”的意思。谢小成说,不仅这座陶楼的鱼尾鸱被敲掉一只,芜湖县文物所收藏的所有陶楼,无一例外都被敲掉鱼尾鸱的一角。这种风俗至今在江南一些偏远地区仍然保存着。这是一种鲜见于历史典籍却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风。</h3><h3> 陶楼真实体现了北宋时期芜湖县在民居建筑方面的某种特点,它也是早期徽派建筑的一个雏形。这座陶楼还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整幢陶楼有两进,楼内建有两座谷仓,建造过程比较复杂。相比其它普通陶楼,这座陶楼可以算是一件“豪宅”了。这也是这座北宋陶楼能评上二级文物的一个重要依据。</h3><h3> 除此之外,芜湖县文物所藏北宋陶楼,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体现。陶楼的建筑样式,已是比较成熟的四合院样式。与之对应的,就是当时经济富裕之人已经开始在农村广置别业,并发展庄园经济。此陶楼的出土,表明北宋时期,芜湖县已经开始出现庄园经济的萌芽。宋一代,有不同于之前汉唐的经济形态、模式和特色。表现于城市,就是市井;表现于农村,则是庄园。这座陶楼就是庄园这种新的经济形式的一种真实写照。</h3></h3> <h3> 北宋陶楼从出土至今,一直被芜湖县文物所精心保存着,关于它的故事也一直在流传,而附着在它身上的诸多未解之谜,还有待方家的进一步挖掘。 郭青 文/梅韬 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