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地:湖北省博物馆一瞥

葡萄

<h3>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h3><h3>东湖以前来游览过,这次是专程来看湖北省博物馆的。</h3> <h3>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汉东湖风景区,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h3> <h3>1978年的2月,某空军部队在随州擂鼓墩附近修建厂房,炸山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座疑似战国古墓。后经文物专家现场考察发现盗洞,最终全面开展发掘性保护。在逐渐展开的发掘过程中,这座大型的战国早期的古墓全部展现在人们眼前。</h3><h3></h3><h3>在这座大型战国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器,举世瞩目!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编钟,后来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墓葬标准,考古学家最终得出墓主人是一位姓曾名乙的诸侯,而在对陪葬文物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位名叫“乙”的诸侯,身份并不简单!</h3><h3>在这座大型战国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器,举世瞩目!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编钟,后来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墓葬标准,考古学家最终得出墓主人是一位姓曾名乙的诸侯,而在对陪葬文物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位名叫“乙”的诸侯,身份并不简单!</h3><h3>在这座大型战国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器,举世瞩目!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编钟,后来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墓葬标准,考古学家最终得出墓主人是一位姓曾名乙的诸侯,而在对陪葬文物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位名叫“乙”的诸侯,身份并不简单!</h3><h3>在这座大型战国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漆器,举世瞩目!其中包括一套完整的编钟,后来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如此大规模的墓葬标准,考古学家最终得出墓主人是一位姓曾名乙的诸侯,而在对陪葬文物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位名叫“乙”的诸侯,身份并不简单!</h3><h3>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包括一套“九鼎八簋(guǐ)”青铜器、尊盘、铜甗(yǎn)、蟠螭纹铜鉴缶、东周铜建鼓座等等,还包括其他陪葬品如各种漆器类等,无疑展示出曾侯乙身份非同凡可,经专家进一步考察得出结论,曾侯乙系曾(随)诸侯国王(一国两名)。</h3><h3>在考古领域曾出土过不少皇帝的陵墓,想比战国早期的一个小小诸侯王来说,曾侯乙的身份不过如此,但是在他的墓中发掘出来如此精湛的陪葬品,除了一些特定的器皿展示他的诸侯王身份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曾侯乙的品味极高!</h3><h3>在发掘出来的曾侯乙的陪葬品中发现了有206个刻有“曾侯乙自持”字样,想必这些陪葬品都是曾侯乙生前使用和十分喜爱的,从曾侯乙的编钟来说吧,是迄今数量最大、音律最全的编钟,要知道有些东西,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得到的。</h3><h3>曾侯乙作为一个在战乱纷争时代的诸侯王,能在闲暇之余为了自己爱好,不惜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不凡的创造力,实属不易,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呀。在参观湖北省博时,在曾侯乙展厅前,向这位诸侯王致敬吧。</h3> <h3>战国的青铜尊盘,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h3> <h3>镇馆之宝——编钟。战国时期。</h3><h3>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h3> <h3>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h3> <h3>穿越2400年、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编钟出土至今,三次演奏(1978年、1984年、1997年),音色纯正,富于变化,令众人为之沉醉。</h3> <h3>“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展厅部分展品</h3> <h3>《土与火的艺术》 展览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以出土瓷器为主,介绍元代以前湖北地区的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脉络;第二专题以馆藏传世瓷器为重点,展示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面貌。其中多数文物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公众展示。</h3> <h3>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h3><h3></h3><h3>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元青花”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更为罕见。</h3><h3><h3>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h3></h3> <h3>埃及艺术展部分展品</h3> <h3>鳄鱼木乃伊</h3> <h3>猫木乃伊</h3> <h3>木乃伊棺</h3> <h3>木乃伊</h3> <h3>打开了包装的木乃伊</h3> <h3>儿童木乃伊</h3> <h3>裹尸布</h3> <h3>梁庄王墓展厅部分展品</h3> <h3>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文物工作者于2001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5300件。<br></h3> <h3>郧县人展厅部分展品</h3> <h3>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h3> <h3>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h3><h3>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1989年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出土,颅长26厘米,颅宽19厘米,颅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h3> <h3>屈家岭展厅部分展品</h3> <h3>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岭》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h3> <h3>盘龙城展厅部分展品</h3> <h3>1954年发现的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约1500BC)一致。《盘龙城》展示了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h3> <h3>楚文物精品展部分展品</h3> <h3>近代以来,荆山楚水英杰辈出。其中,有指点江山的国家元首,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有领兵杀敌的军旅名将,还有建功立业的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荆楚百年英杰》展示了董必武等100余位代表人物。以200余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图片,通过祖国腹地湖北这一侧面,展示了中华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百余年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