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辛中学作业育人经验喜登中国教师报 !

凭海临风

<h3>  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我们对学生的各科作业展开了一次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抄写的作业量大,单一重复机械性劳动多,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孩子们建议老师减少作业总体量,精选典型题目,增加作业的兴趣性。</h3><h3></h3><h3>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巩固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作业"迷失了应有的价值取向,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变成了试题的重复与固化。究其根本,在于我们对作业性质的定位出了问题,仅仅把作业当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没有明确作业的过程、方法和目标,也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进而导致学生作业负担重、厌烦作业等问题的出现。</h3> <h3>  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我校在孔校长的带领下,启动"作业育人“改革实践模式,提出了以巩固知识、体验过程和激发求知的作业育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作业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作业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业育人就是要寻求突破作业单一功能限制,以教学三维目标为导向,实施多样化的作业设置策略,拓展作业内容与形式设计,丰富学生作业的过程、方法的习得以及情感的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育人功能。</h3> <h3>英语特色作业</h3> <h3>生物特色作业</h3> <h3>特殊节日作业</h3> <h3>人文与社会作业</h3> <h3>经典阅读作业</h3> <h3>书法作业</h3> <h3>研究性作业</h3> <h3>  一系列的探索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这一成果喜登中国教师报! ! ! 实践告诉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一是要跳出知识、技能的局限,使学生在做题、解题过程中总结、体会思考问题、解決问题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要在强调知识性目标的同时,注重作业的过程体验和思维方法的习得,进而树立态度、情感目标,深入挖掘作业价值。三是要改变单作业模式,不断拓展和丰富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增加作业设计的灵活性、趣味性、生活性、实践性,从而让作业的过程富有意义。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投入精力高质量完成作业,有滋有味地感悟作业的妙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