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共读】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六(3)班邀你共读《苏东坡传》

李艳芳

<h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旷达乐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刻骨思念;“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高自诩、蔑视流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文人苏轼的真性情。通过“课前一吟”,我们六(3)班背诵了许多苏轼诗词,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近了他。渐渐地,大家对这位大文学家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中国历代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这位令人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人,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h3> <h3>课前一吟:《念奴娇·赤壁怀古》</h3> <h3>课前一吟:《定风波》</h3> <h3>  为解开疑惑,我们这次的“班级共读”书目就定为国学大师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作者在原序中写道:“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多姿多彩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还不足以勾画出苏东坡的全貌。”《苏东坡传》共四卷:一、童年与青年;二、壮年;三、老练;四、流放岁月。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妙笔生花将苏东坡穷达多变、坎坷多舛的一生娓娓道来,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忧国爱民、可敬可亲的旷古奇才乐天派!简单的介绍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h3> <h3>  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人手一本《苏东坡传》。阅读课的铃声一响,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虽然书中有些古文,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一定看得懂,但那并不构成障碍。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看到他们在书上圈点批注,看到有些孩子双眉紧锁,有些露出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他们已经学会了“跳读”,已经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已经和主人公同喜乐、共忧愁。</h3> <h3>  回到家,孩子们一做完作业就捧起《苏东坡传》,继续陪诗人尽享西湖的诗情画意,陪他流放到黄州、颖州、惠州、儋州,看他做东坡肉、酿酒、采药、制墨,看他主持修筑苏堤、建公立医院,看他大旱求雨、汛期赈灾、稳定谷价,看他如何把老百姓从王安石新政的恶果中救出来,看他闭门静坐焚香,看他炼丹问道,看他和默默无闻的读书人、匹夫匹妇相往还······</h3> <h3>  为期两周的<b><font color="#ed2308">自由阅读</font></b>之后,我们开始了第三周的<b><font color="#ed2308">阅读活动</font></b>,以活动驱动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关注他们曾经忽略的某个主题或某个方向。</h3> <h3><b><font color="#ed2308">活动一:为你读书</font></b></h3><h3><b> </b> 孩子们从《苏东坡传》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读,由家长协助录成音频,发至班级微信群。为了在“班级电台”得到最好的展示,孩子们不断揣摩、反复练习,有家长剧透:“我家孩子练了十多遍呢!”从周一至周五,我吃过晚饭就等着听孩子们的“为你读书”。听着他们声请并茂的朗读,我感觉自己看书的时候好像错过了很多故事与片段,不是我看得不认真,而是他们读得太精彩!家长们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时给孩子们点赞,有家长甚至夸赞某些孩子有电台的专业播音水平了!衷心感谢我们热情的家长给孩子的帮助与鼓励!</h3> <h3><b><font color="#ed2308">活动二:提交阅读成果</font></b></h3> <h3>  阅读成果的创作过程是阅读深化的过程,是将阅读的内容进行梳理、化为己有的过程。阅读成果的创作对某些孩子来说,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我们有些老师也认为:让孩子读书做摘抄,写感受是增加孩子的负担,会削减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认为应该因书而异,消遣性的书可以不作要求,而对于一些给人以重要影响的书,就得为“成果”而“回头看”,所以,这次我又让孩子用一周的时间准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阅读成果的展示。孩子们分享着自己独立完成的读后感,看着和同学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诗词集和手抄报,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h3> <h3>读后感</h3> <h3><b><font color="#ed2308">活动三:读书交流会</font></b></h3><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font color="#010101"> 为促进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加深对主人公的认识,感受读书的乐趣,我们于本周五举行了题为“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的《苏东坡传》读书交流会。交流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我会背苏轼诗词”“我会讲苏东坡的故事”“我看到的不一样的苏东坡”“我要学习苏东坡的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孩子们积极参与,其精彩展示使现场气氛异常活跃,笑声和掌声汇成了一曲动听的东坡之歌!</font></h3> <h3>  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不禁欣喜:相信他们在东坡的影响下将变得更加强大,会过得更加快乐;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的孩子们能像东坡那样:</h3><h3> <b>遇到挫折,保持韧性;身处低谷,旷达乐观;熬过逆境,豁然开朗,大声而不失潇洒地吟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b></h3> <h3>供稿:李艳芳</h3><h3>审稿:朱红英</h3>

苏东坡

孩子

阅读

读书

家长

课前

一吟

我们

成果

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