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既不能旅游摄影,又没有多少思想感悟,登高作赋,更是所有望于群公。唯独日白粉经还在行,既四川人讲的摆龙门阵,北京人讲的侃大山。<h3><br></h3> 我伯外公是本县谢家坪一带比较出名的读书人,既教私塾又做道士。古文水平略高于现在的高中生,周围的人,一般不认识的字都来问他。小时候,没有什么娛乐活动最爱听他讲故事。<h3><br></h3> <h3>1963年暑假,我去看他,那时物资仍然紧张,仅拿一斤白糖。他接过糖后,瓮声瓮气地说:你空手来看我一下就行了,何必拿些东西,现在农村的经济憔悴得狠啦!用憔悴形容经济,我拿到学校一粉,同学们都开怀大笑,觉得很有水平。</h3> 有一次,他讲了一个故事。过去都穷,某日一先生请同行吃钣,弄的肉汤多肉少。坐齐后,一人把筷子一举,说,吃内吃内!旁观说,这明明是肉,怎么是内了?答曰:原来是肉哇,是肉就应该比这还多两点嘛!<h3><br></h3> 又一个故事。某人开药店,开张请客。此人平常就有点瞧不起人,有人就送一副对联都用药名组成。上曰:熟地车前来藁本<div><h3>下曰:炙芪白芍老干姜。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熟地方车(借)几个钱来做本钱,你的药是卖不出的,只有自吃(炙芪与自吃同音)。。</h3><h3><br></h3></div> 这个故事针对特定的人和事,不具普遍意义。但太绝了舍不得丢。某人名大连,那天既中秀才,又道士度职,所谓度职,就是出师拿毕业证,以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真可谓双喜临门。恰巧她母亲有两个情人,一个叫张友祥,另一个叫曾守宜。别人就送一副对子:张天师有降魔之术神通广大,曾夫子守一贯之传募道多年。你看,张天师是道家的祖师,曾夫子(参)是孔子之徒孟子之师,是儒家的祖宗。多合时宜,且下面横看又有大年二字。<h3><br></h3> 他虽然古文懂得多,但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等于零。有一次他问我:,有人问他氕、氘丶氚三字,我考书考遍,连康熙字典都考了,始终没有考到,你认不认得?我马上答道,这是科学上新造的字,康熙字典上是没有的。这三个字分别念Pⅰe`Dα0、Chuan,并作了粗略的解释一一这叫氢的同位素,是制造氢弹的原料。<h3><br></h3> 故事讲到这里,我仿佛对我伯外公这样的私塾先生肃然起敬。他们不是肉食者,有时只能吃点内。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能夠薪火相传,舍他们其谁也?难道不值得怀念他们吗?<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