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过年。原因很简单;一是有平时吃不到的美食,二是有平时玩不到的花炮,还有平时看不到的龙灯花鼓、舞狮等等的热闹场面。更有人们的祖宗早已立下的规矩,在年来到的这段时间,孩子们纵是讲错了话,做错了事,大人们也要微笑地宽容,不能怒颜指责,更不能出手打人。 </h3><h3><br></h3><h3> 为这,孩子们对年的到来犹显高兴与喜悦,在父母面前撒娇,再睡个温馨舒适的懒觉。母亲喊,不理,父亲喊,装睡,直到听到猪叫,知道要杀年猪了,才心急火燎地掀开被子,哦嘶哦嗬穿衣起床去看热闹。每逢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杀发财猪,做丰收糍粑,这是必不可少的过年工序:“二十四、打糯糍。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卤猪头。二十七、买新衣。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熬米酒。到了三十样样有。”唱着年谣,年的味道也逐渐浓厚起来,好像唇齿之间都飘着香味,有点意犹未尽。 </h3><h3><br></h3><h3> 杀发财猪时,屠夫师傅一刀下去,那鲜红的猪血呈梅花状飞溅满地,那散发着热气的猪血,红得像熊熊地火焰,驱赶着季节的寒冷,温暖着人们的心。那一阵阵尖利的猪叫声,早已抖落人们一年的辛苦和疲劳,呈现的是丰收后一张张憨憨地笑脸。猪叫声与鞭炮声和着人们的欢笑声,一起进入到下一个希望的年代。然后,主东家摆上香案,请列祖列宗先人们、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喝血酒,祈望来年的财喜来得更火,更旺。 </h3><h3><br></h3><h3> 最出彩的要数打糍粑,男女老幼齐上阵,一下子就把个年的气氛拉近了许多。谁家的糍粑做得越多越圆,就预示哪家人勤快,收获了当年丰硕的希望与喜悦。糍粑既能生吃,也可煎、炸、烤、煮等方法食用,味道醇香,易饱耐饥,携带方便,亦可做亲朋好友迎来送往的礼品。打糍粑是一种消耗体力的粗重活,同时,也是一门讲究手法的技艺工,从古至今都是纯手工制作。前后多达十多道工序,一般家庭难以独立完成,需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帮衬合作,共同参与来完成。因为这样不仅加深邻里亲朋的情谊,也增添了不少过年的喜庆与热闹气氛。 </h3><h3><br></h3><h3> 糍粑用料都是当年秋收的优质糯米,掺上少许粘米,也有以高梁,小米为主,糯米为辅的。打糍粑的前一天,把米淘净,放在大水缸,大木桶里面浸泡,直到米粒发涨酥软,揉捏既碎即可。第二天,把米粒倒进特制的大饭甑里,然后放在直冒白气的大铁锅内架好,开蒸。往饭甑里倒米粒时最有讲究,需小心进行,否则导致米粒撒进大铁锅的水里,蒸饭时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影响米粒蒸熟与糍粑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乡亲们把这看着不祥征兆,预示着来年家人或邻里之间不断发生争吵。 </h3><h3><br></h3><h3> 米饭蒸熟后,由两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连饭甑一起抬到石舀前,把蒸熟后的米饭倒进石舀里。四个或六个男劳力各执一根结实的搅棒站在石舀的四周,甩开膀子,一先一后地捣起来,嘴里有节奏地发出“嗨哟,嗨哟”的口号声。捣的动作先慢后快,由轻到重,为的是防止米饭从石舀中撒落出来。蒸好的米饭特别粘,越捣越稠越吃力,米饭的热气和着男人们额头浸出的汗水直往下淌,但男人们毫不言累,脸上始终挂满喜庆的笑容。 </h3><h3><br></h3><h3> 女人们也在一旁忙碌开来,挽起衣袖,摆开洗净的桌子,门板,然后在上面仔细地涂抹热锅后的‘熟油’,以便在摆糍粑时不粘连。男人们把捣碎如泥的饭团摆上桌,女人们麻利地用一根剐棒绳箍住木棒使劲一拉,木棒就从饭团中扯了出来。继而大家动手,把饭团擀成直径5——6cm大小的长条,再用手掌搓起小孩拳头般大小的饭坨坨,轻轻一按,力道均匀,恰到好处,一个个光洁圆润,宛如满月的糍粑就做好了。 </h3><h3><br></h3><h3> 那时候,最高兴莫过于小孩子们,时而灶膛里添柴加薪,时而在家里家外追打嬉闹,时而模仿大人们做糍粑的样子,引来大人们的阵阵取笑。孩子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刚刚做好的糍粑,沾点白糖,芝麻或辣酱,大口地吃着,至今也难忘那热乎乎,滑溜溜,甜腻腻,香喷喷的滋味。做好的糍粑等到定型晾干后,便用净水浸泡在大水缸里,再每隔一段时间清洗并换水,就是储藏到炎热的夏天,其色香味也一如当初。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小孩上学还是大人们外出劳作,几乎每个人都要带上一个或多个糍粑,饥饿时张口便吃,方便又实惠。 </h3><h3><br></h3><h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工业化的兴起,故乡面貌逐年日新月异,农家打糍粑的老手艺也日渐被电动机所取代,每逢过年,已经少有人打糍粑了,需要只是在集市上买几个尝尝鲜,解解馋,哄哄小孩。如今,每次回家,看到那躺在屋檐下盛满雨水的石舀,心里不由泛起一阵伤感,鼻子也顿生一份酸意。打糍粑的老手艺恐怕要失传了哟!梦里回回,俺似乎又回到儿时那些打糍粑、杀年猪的场景,开心地吃着那鲜香可口的猪肉炖白菜,还有热乎乎,滑溜溜,甜腻腻,香喷喷的糍粑。</h3><h3><br></h3><h3>(注:以下图片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