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非洲猪瘟又称非洲猪瘟疫、疣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致死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临床症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特征是死亡率高,皮肤有变红的区城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h3> <h3> 流行史: 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被发现,现在非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流行,俄罗斯有许多洲也发生了本病。<br></h3> <h3></h3><h3></h3><h3></h3><h3></h3><h3>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源。带毒钝缘软蜱也是传染源之一。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或采食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传染;短距高可经空气传播;也可经钝缘软蜱叮咬传播。散养生猪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容易造成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非法猎捕野猪,也可造成非洲猪瘟病毒传播。</h3><h3>
易感动物:家猪、野猪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5天。
发病率和病死率:家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季节性: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可常年发病。<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防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
加强疫源疫病监控和检疫工作,严防本病传入,一旦发现可疑病猪,应立即封锁,迅速诊断。确诊后全群扑杀、销毁,彻底消灭本病。<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野猪或家猪出现异常死亡,或出现非洲猪瘟临床症状的,严禁移动病猪,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r></h3> <h3> 全民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加强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共创和谐生态家园! </h3><h3> </h3><h3><br></h3><h3> 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h3><h3> 2018年12月1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