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礼器赏析(二)商兽面饕餮纹鬲

南柯一梦

商兽面饕餮纹鬲 鬲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汉书.郊祀志》谓鬲就是空足鼎..青铜鬲最早出现的年代是商代早期..以笔者此件青铜鬲为例,器型为大口袋状腹,下有三个短锥形足.袋型足的设计也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加快食物的制作时间,但在商代晚期以后,袋腹以逐渐蜕化,以不宜火烤,成为盛粥器...笔者这件青铜鬲侈口束颈,颈肩腹呈曲线,袋足饱满,下有三短柱足.上有双耳,与鼎之造型有所相似,所以也称鬲鼎. 青铜鬲颈部一周简化兽面纹,除双目和鼻准线突出外,其余尽在同一平面...图为兽面纹特写. 铜鬲上绿绣上出现的红斑特写. 青铜鬲上的皮壳有掉落的现象,露出胎处的粉末状铜质..这是南方坑口铜器常出现的现象... 青铜鬲的耳部特写 范线合拼处..明显的合范工艺制作痕迹.. 青铜鬲内部..在商代时,里面盛的可能是满满的一碗米粥😸 2015年西冷印社拍卖过的西周早期.䋤鬲. 最终以90余万成交..塞克勒家族旧藏. 同时期商晚兽面饕餮纹鬲 馆藏商晚兽面饕餮纹鬲 馆藏西周夔龙纹青铜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