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手足口病每年都会出来肆虐一番,今年卫健委又有数据说是高峰年(流行年),搞得家长们是人心惶惶。</h3><h3> 既然手足口病这么狂,那么今天,咱们就撕开它的防御,好好剖析一下它。让家长们看完后,既不惧怕,也不轻视,就把它当成一个病,给它说一句,小样,我看透你了,我能治你,我还能防你。</h3> <h3>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h3><h3>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h3> <h3> 好发季节: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目前进入5月,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峰期,北方病历逐渐开始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h3> <h3> 怎样积极预防</h3><h3> 饭前便后洗手</h3><h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给孩子洗手。家长也可能是携带病毒的载体(只不过成人没发病而已),所以,在家长也应该勤洗手。</h3> <h3> 玩具、学具用品消毒</h3><h3>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并避免孩子将玩具放入口中咬弄。学具也应该注意卫生,保持干净,禁止放入嘴里。</h3> <h3> 饮食干净</h3><h3> 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肠胃“疲劳”。</h3> <h3> 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h3><h3>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h3> <h3> 保持室内通风。</h3><h3> 居室要保持通风。玩具、门把手等要消毒,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h3><h3><br></h3> <h3> 手口足病症状:</h3> <h3> 1、大多数患儿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度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br></h3><h3> 2、患儿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可在他们的口腔粘膜、唇内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常表现出烦燥、哭闹、流口水,不吃饭等不适。</h3><h3><br></h3><h3></h3> <h3> 3、口腔疱疹后1-2天可在患儿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肤斑丘疹,以脚心部最多,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较硬并内有混浊液体疹子周围绕以红晕。</h3><h3> 4、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h3><h3><br></h3><h3></h3> <h3> 5、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情较轻的自愈性疾病,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但这种可能很小。</h3><h3> 6、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h3> <h3> 下面把重症手足口的原因和病理简单说说:</h3><h3> 大约1%-1.6%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并且会有0.03-0.05%死亡率。在我国,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2017年一项基于全国手足口病监测点的数据分析得出,在1212名重症手足口患者中,642名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占了52.8%,柯萨奇A16型占了3%,其他肠道病毒占了21.5%。</h3><h3> 病毒侵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导致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头痛、呕吐等表现),继发性的引起心率、血压升高,并且引发肺水肿和心衰,严重导致死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