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这里汇集————发生在伊川县社会福利中心里的故事

无价

<h3>  荒野中,总有一些襁褓中的孩子,本应该受到父母千百般呵护,却被遗弃在的寒冷空旷的田野里……</h3><h3> 半夜里,看到大街上被遗弃的哇哇啼哭的孩子,您是否有切齿痛恨的感觉?</h3><h3> 寒冬里,看到蜷缩在大桥下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您会扼腕叹息吗?</h3><h3> 如果有,感谢你的爱心!但请您不要担心。</h3> <h3>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这样一群人、这样一个集体,他们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所有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h3><h3>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发生在伊川县社会福利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下称福利中心)里的故事......</h3> <h3>  伊川县福利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经县政府批准的民政局二级机构,股级事业单位。下辖伊川县儿童福利院、伊川县救助站、伊川县社会福利院和伊川县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四位一体,合署办公。</h3><h3> 现入住孤残儿童27名(其中男17名,女10名,在校读书6名,最大的18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绝大部分都患有各种疾病)。工作人员(包括护工、保洁、厨师、康复师、特教老师、门卫等)19名,管理人员9名。</h3> <h3>  伊川县儿童福利院——用心筑起爱的港湾</h3><h3> 福利院!可能大家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说的孩子们都很聪明,因为家庭变故,无人照料,所以送到福利院在那里长大。然后孩子们因为成长环境而发愤图强,最后成为栋梁之才。</h3><h3> 可这只是剧本和故事,现实是另一种情况:</h3><h3>福利院里绝大部分孩子都患有先天性难以治愈的疾病才被家人遗弃,而福利院把他们抚养长大,尽管他们肢体残疾,尽管他们智力残缺,尽管他们有满身的疾病......</h3><h3> 福利院的孩子们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伊川县儿童福利院也一样。院内共有27个孤儿,其中有12个孩子离不开轮椅,不能下地自由活动。福利院每班安排4名护理员照顾这些孩子。因为护理人员少,病残孤儿多,特别是照顾重病残孤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体力 ,因此,这些护工们的辛苦可想而知。</h3><h3> </h3> <h3><br></h3> <h3>  给孩子洗澡可是件力气活,一般情况下,她们每周最低都要安排两次给孩子们洗澡和更换清洗被褥,哪怕是冬天。喂孩子们吃饭,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但在这里一点儿都不轻松。因为一些孩子们是躺在床上,要喂他们吃饭,不仅得半弯着身子,身子还得往前倾一点,几口饭喂下来,就感到腰也酸了,背也痛了。护理员们由于长年累月从事这个工作,普遍都是病痛缠身。她们为了这些孩子,失去了自己健康的身体,失去了照顾家人的时间,失去了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但她们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爱,得到了事业成功的快乐。 </h3> <h3>  福利院不仅照顾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吃饱穿暖,还得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治病、康复和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2018年,通过民政部的“明天计划”,有两个孩子在郑州市人民医院做了矫形手术,效果非常好,二人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这两个人孩子治疗费用先后花费40余万元。</h3><h3> 党子育今年3岁,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2015年7月6日,在党子育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因为手脚严重畸形,被父母遗弃在伊川县鸦岭乡下沟村,好心人发现后报警,由鸦岭乡派出所送入伊川县福利院。</h3><h3> 党子育是伊川县福利院成立以来接收的第一名弃婴,刚到院里大家都想着给他起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最后大家考虑,因为是党收留并且抚育他,所以就起名党子育。后经长时间多次寻找其家人无果后,福利院为其办理了户口登记手续。</h3><h3> 党子育被送到伊川县福利院后,工作人员很快就将其送往当地医院进行全方位健康体检。检查的结果是手脚严重畸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就一辈子残疾,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基本能够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但在当地医院做这种手术的技术尚不成熟。于是,伊川县福利院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陪护其到郑州、北京等地做康复治疗,两次共计花费十几万元。</h3><h3> </h3> <h3>  2016年7月,伊川县福利院把党子育从北京接回院内抚养,由于他的手脚畸形比较严重,虽经福利院两年的精心护理,未能达到大家预期的效果。</h3><h3>  2018年4月,伊川县福利院为党子育申请了“明天计划”,将他送往河南省民政厅定点治疗医院进行二次手术。在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准治疗和精心护理了四个月后,党子育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出院了!工作人员欢天喜地的迎接党子育“回家”。现在只是治疗结束,接下来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护理和康复。</h3> <h3>  手脚畸形的刘恩三,今年上小学5年级,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是手脚畸形严重影响他的写字和生活。在经过和恩三的多次沟通后,福利院将他和党子育一起送到郑州市人民医院做矫形手术。历经230多天的手术和康复治疗,花费近30余万元,他的手脚畸形已经有很大改善,过完春节以后就可以正常上学了,这将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和未来。</h3> <h3>  伊川县救助站——让爱回家,温暖每一个流浪者</h3><h3> 伊川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简称“伊川县救助站”),至今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病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1550余人次。其中省外人员430余人次,省内人员1120余人次。</h3><h3> 截止2018年12月6日,伊川县救助站全年共救助137人次,其中省内人员118人次,省外人员16人次,地址不详3人。</h3><h3> 2018年以来,共计护送流浪乞讨人员151人次,跨省护送5人,分别是往返2400公里的贵州六盘水的苏德轩、往返1000公里的湖北天门市的肖珍平、往返3000公里的内蒙赤峰市的刘芳,往返6500公里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张文虎和往返1300公里的陕西安康市紫阳县的庞喜胜。</h3><h3>&nbsp; </h3> <h3>  2018年8月13日,河南电视台和《洛阳晚报》先后报道了河南省伊川县救助站,护送在外流浪20多年的内蒙古籍男子刘芳回家一事。</h3><h3> 刘芳是伊川救助站2017年“寒冬送温暖”活动中,在寒冷的伊河桥下发现的。刘芳患有精神疾病,经过送医治疗与康复,6个多月后,经百般周折与多方查询,最终帮助他找到了家,为确保他能够安全回家,伊川救助站一行四人,驱车来回3000余公里,将其护送回远在内蒙古的老家。</h3> <h3>  2018年1月24日,伊川县救助站工作人员提起这一天都记忆犹新。那天,一名男性疑是精神病患者,在走失7个月后终于和家人团聚。</h3><h3> 2018年1月18日,伊川县公安局鸦岭乡派出所送入救助站一名精神异常人员,听着是外地口音。到达救助站后,值班人员给其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并给其换上崭新的棉衣、棉鞋,陪其聊天,并询问有关他的身份信息,但由于此人精神异常,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无奈就将其安排在站内休养。</h3><h3> </h3> <h3>  但是绝对没有想到,此人还有暴力倾向,当天晚上,他将室内的床、天花板、灯具等全部捣毁,造成站内损失3000余元。因为站内没有医疗设施,所以第二天救助站将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治疗。</h3><h3>  经过精心治疗和康复,该人精神逐渐恢复正常,并说出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原来,此人叫苏德轩,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罗盘镇果布嘎村人。几个月前,他跟随村里的包工头到汝州市打工,由于突然犯病(间歇性精神异常)后不知去向,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到的救助站。</h3><h3> 经过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六盘水市救助站联系,信息确认无误后,刘志强站长很快将该人情况向伊川县民政局领导做了汇报。因为苏德轩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局领导安排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开车护送其回家。</h3><h3> 救助站工作人员经过五天五夜的舟车劳顿,驱车3000多公里,将其安全护送回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罗盘镇果布嘎村原籍。</h3><h3> 当时正值数九寒天,贵州普降大雪,数条高速公路封闭,在返回途中救助站工作人员只能多次绕道行驶。由于气温低下,路面结冰,再加上山路崎岖路况不熟悉,几次遇到险情,好在有惊无险,大家安全返程。</h3> <h3>  2018年10月17日还驱车将流浪在伊川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脑血栓和高血压等病的张文虎护送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老家。</h3><h3> 张文虎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在2018年10月12日在我县某酒店门口发现并接回我站的。经过多次沟通,救助站得知他非常想回新疆老家。但是,鉴于张文虎患有多重疾病,不能在救助站待太久,也不适宜坐火车护送,救助站及时就该人情况向伊川县民政局领导认真汇报,最后决定由救助站工作人员开车护送张文虎返乡。</h3><h3> </h3> <h3>  由于当时天气迅速降温与变化,再加上大家没有经验,低估了护送途中的困难和危险程度。在刚进入新疆境内,由于天气情况恶劣,出现4次交通管制,3次沙尘暴。最严重的一次在星星峡地段,能见度不超过3米。本已疲惫不堪的护送人员,惊恐万状,心都已经提到嗓子眼,瞪大眼睛望着四周。护送人员长年生活在中原,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恶劣天气,不知如何是好?是停在沙尘暴的附近等?还是开车通过?各位意见不一。最后经过网上反复查询和讨论,得到的结论是“过”。在慢速行使数公里后,有惊无险,顺利通过了沙尘暴区域。</h3><h3>  在吐鲁番地区,遭遇8级大风,车辆只能保持在20公里左右的速度下,在大风中左右摇摆。</h3> <h3>  距巴州还有200多公里的甘沟地区是山区,公路一边高山,一边悬崖,环山路长约50公里左右。刚进山不久,天就开始下起了暴雪,短短时间内地面上的积雪已达6公分左右。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和山顶零星坠落的石块,以及地上越来越厚的积雪,大家睡意全无,惊恐的瞪大双眼望着车外,那种忐忑的心情无法形容。大家甚至怀疑为了一个流浪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不远万里护送,这种付出到底值得吗?</h3><h3> 由于山路崎岖且雪大路滑,不久后就开始堵车,一堵就是1个多小时。大家又急又怕,不停的询问周围车辆的司机,对这条路是否熟悉?这样的情况以前是否遇到过?大概多久能过去雪山?为什么堵车?把附近的司机问了个遍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h3><h3> 在等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前面的车辆开始缓缓前行。由于山陡路滑前方出现交通事故,车辆在前行1公里左右又停下了。此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地面开始结冰,再加上是下山,路边好多的车都停在原地不敢前行。在万般无奈下,我们小心翼翼的跟着前面的大车缓缓前行。几次遇到侧滑,但都好在有惊无险。经过3个多小时的惊心动魄之后,顺利通过了雪山。</h3><h3> 虽然安全翻过了雪山,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连续几个加油站因改造封闭无法加油,且在雪山上待的时间太长,燃油消耗过大,油量表上显示燃油不足,只能行使30公里左右。但距前方加油站仍有80公里。怎么办?情急之下大家只能向当地的110寻求帮助。110的接线同志告诉大家,距离他们前方10公里左右,有一个公安安全检查站。让大家去那里求助。</h3><h3> 到达公安检查站,经过和公安执勤同志的沟通,他们看到救助人员不远万里来护送流浪人员返乡时也深感敬佩,并决定开上警车去30多公里外的镇上给他们打油,结果发现,当地镇上的加油站晚上是不营业的,最后,经过公安方面的沟通,才给他们买了一桶油,添加到护送人员的车里,足够他们跑到能够加油的服务区。</h3><h3> 在经过3天2夜的舟车劳顿后,救助人员终于将张文虎安全的护送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救助站。尽管已是晚上10点多钟,但巴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依然等候在那里,并热情接待了河南的一行4人。</h3><h3> 在办理完交接手续大家将要离开时,张文虎双眼饱含感激的泪水,伸出颤抖的双手拉住护送人员,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h3><h3> 这一刻,所有护送人员感觉到,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的送“虎”归乡,值了!</h3><h3> 每当看到流浪人员与家人团聚时,每当他们家人拿着钱或物硬要塞给他们时,每当流浪的家人们送来锦旗时,每当他们家人含着眼泪不停的说着感激的话语时,救助站工作人员总是委婉的说“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应该做的”。</h3> <h3>  每当寒冷冬季的深夜,会有穿着“伊川救助”的一群人在废弃建筑物旁、在大桥下的涵洞里、在繁华的街道上,寻找着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发现以后带回安置在救助站里,让他们有衣穿,有热腾腾的饭菜吃,有暖和的房间睡。在炎热的夏季,他们也会展开“夏季送清凉活动”,给需要的人送去夏日的一份清凉。</h3> <h3>  爱的答案</h3><h3> 曾经有人问过一个护理员几个问题,她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找到她无怨无悔多少年如一日做着护理孤残儿童工作的答案:&nbsp;</h3><h3>&nbsp; &nbsp;问:干这个工作苦吗?&nbsp;</h3><h3>&nbsp; &nbsp;答:苦,但我喜欢!</h3><h3>&nbsp; &nbsp;问:后悔选择这个工作吗?&nbsp;</h3><h3>&nbsp; &nbsp; 答:曾经有过,时间长了就再也没有了!当我看到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康复了,会笑了,自己再苦再累都值了!&nbsp;</h3><h3>&nbsp;&nbsp; 问:最高兴的事是什么?&nbsp;</h3><h3>&nbsp; &nbsp;答:其实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高兴的,当然最高兴的就是听到孩子们叫我“妈妈”!&nbsp;</h3><h3>&nbsp;&nbsp; 问:最难受的事是什么?&nbsp;</h3><h3>&nbsp;&nbsp; 答:孩子们没有亲人,当他们生病,我代替他们的父母在孩子的病危通知书上签字时……&nbsp;</h3><h3>&nbsp; 问:最害怕的事是什么?&nbsp;</h3><h3>&nbsp;&nbsp; 答:半夜里突然接到单位电话,说某个孩子病了。&nbsp;</h3><h3>&nbsp; &nbsp; 问:最内疚的事是什么?&nbsp;</h3><h3>&nbsp;&nbsp; 答:对自己家庭、父母、爱人、小孩照顾太少。</h3><h3> 问:最大的愿望是什么?&nbsp;</h3><h3>&nbsp; &nbsp; 答:当一名称职的护理员,全心全意做护理工作,帮助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