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他日辞别繁华去,寂寒随梦踏风来。怀揣着儿时的梦想,从筑梦的地方启航,背起行囊,告别妻儿父母匆匆出发。追梦中年,愿四十岁的启航为时不晚,愿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我愿终身献教育,只待他朝李满园。
</h3><p style="text-align: left;"><b>
</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b>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校长”也许是他最终的梦想。从教二十一年来,先后走过三个学校。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从杨中走的那一天,天在下雨,有很多兄弟送我。记得我是被十一辆车送到安中的,那一刻除了不舍还有眼泪。因为我在那所学校整整奋斗了十七年,那所学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每草每木都有我的汗珠。留恋那里,不仅仅因为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亲人,还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那里有我童年和少年的印痕。1998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十九岁,当第一次面对比我小一两岁的学生时,我除了胆怯就是羞涩;庆幸的是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届学生,也是人生中最优秀的一届学生,他们积极勤奋、阳光开朗,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他们永不服输、敢打敢拼,他们团结一致、力争上游......从他们眼里我能看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不竭动力。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设施虽然简陋,他们用坚持换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很多学生脱离农村,走入中国的一线城市,彻底地改头换面、光宗耀祖,不仅自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让父母脱离苦海,安度晚年。我将这种不竭的动力称之为——“寒门精神”。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去的第二所学校是洛川县安民中学,目前一所“如日中天”的学校。当年前去只有学生六百余人,那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县各乡镇小学,在那些学生身上我看到的是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是对“幸福指数”的追求。从那些学生眼中我看到了想要“出人头地,不甘落后”,不服输的斗志,看到了不甘平庸,不向命运低头的抗争。三年里,目送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进入各类高级中学,我在想,未来的多年以后,他们也将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上走的风生水起、绚丽多彩。我将这种斗志称之为——“鱼跃龙门”。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工作的第三所学校,是我为之倾注全部心血的学校—土基中学。我不去评论硬件与其他兄弟学校之间的差距,就我校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来说,无论我对未来多么的豪气冲天、信心百倍,我必须接受“从一开始”的现实。虽然说学生人数从开学的37人到目前的55人,数量上增加了不少,老师上课的劲头足了,热情高了,但却无法改变学生的认知,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家庭不健全,不是单亲,就是双无,不是重组家庭就是精准扶贫户。这些学生从小就缺少爱的支撑和对人生的长期规划,目光呆滞、沉默寡言、胸无大志。我为之深感痛心,竟然在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该如何去实施教育。我痛心的是这一类社会人群,这一个弱势群体,为什么会被遗忘在角落里。看着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深感责任之重大,未来之艰辛!也第一次感觉到个人力量的单薄。我深爱这里的每一个孩子,深爱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办学62载的这片热土。如何去改变它成为我校长路上第一个课题。我将这种艰辛称之为——土中课题。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从“寒门精神”到“鱼跃龙门”再到“土中课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愿倾尽毕生学,披荆斩棘铸未来。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落差中寻找幸福的感觉</b>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上任半学期以来,慢慢的适应了这种平凡而光荣的工作,适应了这种贫寒而又伟大的生活。还记得第一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时的情景,面对着老中青三十余人的教师队伍,我一下子懵了。与第二所学校分管处室老师的人数相比还差了很多,而且还有五六位老师将近六十,这种落差让我一下子感觉到城乡差距之大,如何带领这样一群人去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成为我的第一个难题。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努力地提醒自己:这就是现实,你必须适应,沉着、冷静;还记得第一次升国旗仪式,身为校长的我要第一次站在师生面前做国旗下演讲。我用心地准备演讲稿,精心地准备服装,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的师生,想要用自己的形象去帮助全体师生树立绝对的自信,想要用自己精彩的演讲吹响师生奋斗的号角,想要用自己的精气神去引领师生走向未来。可当我走上舞台的那一刻,手拿几乎无法正常传音的话筒,面对台下六十余人的师生队伍,所有的美好,所有的憧憬,所有的希望瞬间崩塌;无法接受从1200余人到60余人的转变。这所学校的师生总和没有原来学校一个班级的人数多,我该如何去解开这个结?这是我面对的第二个难题。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还记得第一次和老师交流得知我们上初三的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姓什么时,我惊讶的表情;还记得得知全校所有学生几乎全部是单亲家庭、双无家庭、重组家庭、隔代抚养、留守儿童、贫困学生时,我绝望的表情;还记得第一次面对蛮不讲理,因为贫穷到学校无理取闹家长的无奈;还记得第一次走进老师办公室,老师开玩笑地说:郭校长,我们这个房子可凉快了,夏天不用开窗户,南北通透,我能看到条件的艰苦,这也预示着冬天关着门也同样很冷的含义,看着破烂不堪的窗户,几乎一寸宽的缝隙,我无法接话;还记得第一次去教室听课,我被教室地面坑洼不平的地面差点绊倒的尴尬;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部室,看到普九时配备的落后设施,第一次听课教室的班班通三次死机启动,体音美室空有门牌,没有配套设施的伤心欲绝。城乡差距之大,尤其是农村初中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让我心痛。那一刻我真心懂得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真正内涵。我用一周的时间对自己进行了调适,告诫自己我要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我要尽快适应这种落差,并能从中找出一条出路。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静下心来不难发现,学校处处是春天。我感动九名特岗教师,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敢于担当、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我感动身患疾病一直带病上岗的中年教师;我感动三十几年如一日坚守阵地的老年同志;我感动不计得失、起早摸黑、团结一致的中层班子;我感动不惧贫穷、努力奋斗,想要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在极大地反差中,我找到了幸福的感觉!这种感觉带着我朝着目标踏出了坚定的第一步。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筑梦2019</b>
</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常言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这个舞台上我刚刚走出第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改变生活质量,狠抓养成教育,提升个人素养,注重素质教育,加大文化宣传,修订规章制度,爱生敬师勤业,总结反馈提高,宣传报道奖励,提出向我看齐。学生人数从学初的37人攀升至55人,我们齐心协力,用半学期时间使学生人数向上猛窜。316教育督导、教学大视导、老局长重返母校、苹果文化进校园研修,我们敢做敢为、一马当先;青年教师开拓创新、中年教师示范引领、老年教师老当益壮;学生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老师的心中充满无限的希望、教师教学技艺节节攀升、家长的满意度迅速提高、社会影响力突飞猛进。我们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我们比学赶帮、相互学习;我们踏实做人、用心做事。设施的落后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生源的质量击不碎我们办学的决心、资金的极度短缺压不垮我们发展的信念。筑梦2019!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希望,朝着希望出发。</h3>